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33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08-07 01:18:34

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33例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了解缺血性卒中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方法 对33例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33例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以迟发型癫痫为主,癫痫发作类型以部分性发作为主,病灶部位多累及皮层。 结论 对早期发作者积极治疗原发病,发作1次者不予抗癫痫药物治疗,发作次数≥2 次者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对迟发性发作均予抗癫痫药物长期治疗,大部分治疗效果满意,控制良好。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临床分析;发作类型;病灶部位

[中图分类号] R742.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4(c)-0190-02

缺血性脑卒中是导致老年人癫痫发作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生率国内报道为3.9%~15.6%[1]。为了解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提高对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的认识,笔者对本院神经内科2005年12月~2010年1月收治的33例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组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共33例,缺血性脑卒中诊断符合2001年第5次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部CT或脑MRI 证实。33例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4例;年龄46~79岁,平均67.8岁;其中,动脉硬化性脑梗死22例,腔隙性脑梗死6例,心源性脑栓塞5例。卒中后癫痫发作的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为痫性发作;(2)既往无癫痫发作病史及家族史,并排除其他原因如颅内感染、代谢性脑病、脑肿瘤等所致的癫痫发作。根据癫痫的发生时间,首次发作在卒中后7 d内为早期发作,7 d以后为迟发型发作。

1.2 方法

对33例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2 结果

2.1 癫痫发作类型

根据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和脑电图特征,33例患者中单纯部分性发作16例(48.5%),复杂部分性发作6例(18.2%),全面性强制阵挛发作11例(33.3%);其中癫痫持续状态2例(6.06%),发作类型主要为部分性发作。

2.2 首次癫痫发作时间

早期癫痫发作8例(24.2%),迟发型癫痫发作25例(75.8%),迟发型癫痫首次发作在8 d~6个月以内16例,>6个月以上9例。主要为迟发型癫痫,并且大多在卒中后半年以内发作。

2.3 病灶部位

33例患者中,有24例(72.7%)病变累及皮质,9例(27.3%)病变在皮质下,其中5例(15.2%)在基底节,4例(12.1%)在皮质下白质。病灶部位主要以皮质为主。

2.4 治疗及转归

对早期发作者积极治疗原发病,发作1次者观察,不予抗癫痫药物治疗,发作次数≥2次者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对迟发性发作均予抗癫痫药物长期治疗。本组33例患者中有6例早发型患者因入院后仅发作1次,其后未再有癫痫发作,故未给予抗癫痫治疗;2例发作次数≥2次的早发型患者及25例迟发型患者共27例接受抗癫痫治疗,根据发作类型及脑电图表现,分别应用托吡酯、卡马西平、丙戊酸钠、奥卡西平等药物,2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应用地西泮静脉注射治疗控制后继续予以抗癫痫药物维持。27例接受抗癫痫治疗的患者中23例(85.2%)控制良好,未见复发,4例(14.8%)应用抗癫痫药物后仍有间断发作而需联合用药控制。

3 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后继发癫痫因发作时期不同其发病机制有异。脑组织缺血、缺氧及代谢紊乱等因素为卒中后早期癫痫发作的主要原因,而胶质细胞增生、瘢痕形成、中风囊的机械刺激是迟发癫痫的主要原因。卒中后癫痫发作可发生于卒中任何时期。大多数学者认为,出血性脑卒中多为早期癫痫发作,而缺血性脑卒中多为迟发性癫痫发作[2]。本组33例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其中早期癫痫8例,迟发癫痫25例,以迟发癫痫为主,并大多在卒中后半年以内发作。但近年来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的脑梗死国内学者亦有报道[3]。

癫痫发作与卒中的部位密切相关,多项研究均证实病灶位于皮质是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独立危险因素。本组33例患者中有24例(72.7%)累及皮层,9例(27.3%)病变在皮质下,与文献报道的卒中病灶位于皮质者癫痫发生率远高于累及皮质下部位者的结果一致。而皮质下病灶尤其是基底节区病灶导致癫痫发作的原因,国内学者认为[4],虽然病灶在皮质下,但皮层亦受累发生缺血,因缺血程度较轻,未能在CT或MRI上表现出来;同时基底节区杏仁核可以成为癫痫发作电活动的发起点,引起癫痫发作。

缺血性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治疗与卒中后发生癫痫的时期有关,通过积极治疗原发病,早期癫痫发作可随着脑组织缺血缺氧及全身状态的改善而得到有效控制,有的亦可自动缓解,一般不需要长期抗癫痫药物治疗。而迟发型癫痫由于中风囊和胶质瘢痕组织长期存在,难以消除,应坚持长期正规抗癫痫治疗[5-6]。本组结果表明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大多数预后良好,8例早期发作患者经积极治疗原发病,6例患者只发作1次未再复发而未予治疗,仅有2例因反复发作需用药控制,对迟发性发作均予抗癫痫药物长期治疗。接受抗癫痫治疗的27例患者中,其中23例患者得到了良好的控制,仅有4例患者应用抗癫痫药物后仍有反复发作,需在单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用药控制。

[参考文献]

[1]吴逊. 神经病学[M]. 13卷.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235-236.

[2]李凤銮,张青娜. 卒中后癫痫的研究进展[J]. 临床荟萃,2009,24(19):1736-1739.

[3]赵文新,徐格林,朱武生,等. 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的老年急性脑梗死63例分析[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18):1825-1827.

[4]张美林,黄斌,陈阳美. 缺血性卒中后癫痫发作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0,35(4):608-612.

[5]黄斌,陈阳美. 卒中后癫痫发作和癫痫的研究进展[J].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08,17(1):44-46.

[6]梁志春,范立明. 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32例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导刊,2008,10(5):790.

(收稿日期:2012-03-07本文编辑:赵丽萍)

上一篇:准妈妈们的必修课 下一篇:中医治疗骨盆腔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