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赴哪门子约

时间:2022-08-07 12:59:51

王梆*作家,导演。曾出版有电影文集《映城志》,轻小说《或有爱藏不爱藏》等,并与多名漫画家跨国界合作绘本轻小说及漫画著作数本。

另拍摄有纪录片和故事片。现旅居伦敦,继续从事多媒体跨界艺术创作。

西人的约会名目之繁多,想不表错情,赴错约,就得看仔细了。如果粗分,约会大致分两种,一种是Settle Down(认真)型的,找人一起过日子办家家,求的是稳定,安全,老有所依。

但凡有此需求的单身男性一般都在36岁以上,力比多终于在永无止境的Party中消耗殆尽,小脑逐渐被大脑所控制,看女生终于学会从上往下看,再回到胸腔内两肺之间;也开始考虑起实际的问题,比如这个女生有没有稳定工作,能否一起付房贷,祖上有没有留下嫁妆,如果分文没有,那么无财便是德;能否把购置路易威登的钱省下来买减价的吞拿鱼等等……好莱坞爱情电影里面那些“浪漫的西方男人”不是没有,而是随着经济大萧条时代的来临逐年减少。他当然也想带你去马尔代夫看落日,但是大部分男人在这个钟点不是在挤进地铁,就是在挤出地铁的路上。

“我是建筑师,拥有自己的建筑事务所,开宝马,在郊区还有一栋维多利亚的古堡。”如果你是灰姑娘,每天挤三趟公车再转一趟火车上下班,看到这样的广告词,还是不要无畏赴约吧!除非你自诩惊为天人,或者是建材商。这几天的报纸预计今明两年英国将有100万人失业,对认真约会的人来说真是喜兆,看这几个月Dating网站的数字记录不妨可以做这样的猜测:追求Settle Down的人将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多,因为没有什么比两个人的彻夜相拥更能够安抚失业恐慌,所以自身严重缺乏安全感的人,快快浑水摸鱼。

即使是认真型的,也分两种,一种是结婚狂,现在比较稀有了,大多都有宗教背景;另一种是认为“结不结婚无所谓,至少婚姻与爱情无关”――这类人又占了大多数。在约会说明书上,只写“Long Term Relationship(长期稳定关系)”的人,比结婚狂要多几倍――这也是法律制度比较健全的社会下才会出现的恋爱形态。在英国,只要你是孩子的亲爹,无论结婚与否,都要负担抚养费,这在儿童福利基金一度被裁减的情况下,对单亲妈妈是一个很大的保障。既然不婚的法律待遇基本和已婚等同,所以你会经常看到很多伴侣即使拖着一个打油瓶,还保持着非婚同居的关系,不足为奇。

另一种约会是“享乐型”的。细数下来有如下种种:NSA(No String Attach, 不负任何经济责任,没有任何未来承诺的交往),木子美的日记里写的很多约会故事,与此类似。这是西方青年在没有决定是否安定下来,普遍会经历的约会阶段。我们说的“搞定”,在NSA里面,很多时候只是指“搞上了床”而已。对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人来说,这种约会还是少赴为妙。因为几年NSA下来,你也许会对爱情完全失去信念,也容易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化为皮带和裤子的关系;接下来还有“One Night Stand()”,它的最大风险是:“与一生中最相配的人擦床而过”。想想看,当第二夜来临时,你在加勒比海岸望海而哭,他却已经在少林寺出家了。

“Forgot Dinner(吃什么晚饭呢?干脆直接上床吧!)”是一个在伦敦很流行的成人约会网站,它的目标人群基本是“性瘾者”。有趣的是,很多普通的羊羔,比如大学生,上班族,甚至已婚人士等,也披着小狼皮,在上面玩着“野性的第二人生” 。如果你想尝试各种,又认为自己可以永远做到保密,安全,那么也许亦未尝不可,毕竟西方社会承认“成人间的自由”是“某种程度上的政治正确”。但对于那些“性和爱分不开”的人,赴这样的约无疑是受刑,因为总是会在嘿咻之后,感觉自己禽兽不如道德沦丧,更有甚者,自我怀疑,人格分裂,最终患上“忧郁症”。

还有一种约会是“The Friends With Benefit(既是朋友,又是)”,这是我最鄙视的一种了。想想当年勃拉姆斯爱上舒曼的妻子克拉拉,偷偷地爱了一辈子。直到舒曼去世,都没有趁火打劫,高风亮节,所以才创作出那么感人的乐曲。那种连朋友(或者朋友之妻)的性便宜都要占的人,管他什么肤色人种,都是一群咸湿佬而已。

上一篇:带父母去旅行 下一篇:在珠三角做个度假隐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