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青稞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08-07 12:41:01

甘孜州青稞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要 青稞作为甘孜州的特需主粮,青稞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阐述了甘孜州青稞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比较优势与市场竞争优势,并提出甘孜州青稞产业发展对策。

关键词 青稞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优势;对策;四川甘孜州

中图分类号 S512.3;F32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9-0329-02

青稞是大麦的一种特殊类型,青稞秸秆柔软香嫩,营养含量高,适口性好,是高原家畜的优质饲料。青稞籽粒品质优异,脂肪含量较低,蛋白质含量适中,并含有较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矿质元素等。大力发展青稞产业,对甘孜州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发展现状

1.1 生产条件情况

甘孜州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东南缘,幅员面积15.3万km2,辖17个县1个市325个乡镇,2014年户籍总人口约113万人,其中藏族人口约占82%。全州共有耕地面积9.08万hm2。属大陆性高原山地型季风气候区,复杂多样,地域差异明显。区域整体经济发展滞后,自我投入不足,农田基本建设严重滞后。青稞在甘孜州除泸定县外,其余17个县(市)均有分布。甘孜州种植青稞的垂直分布在海拔1 900~4 000 m之间,一般种植地区在3 000~3 800 m范围内。青稞种植品种以康青系列青稞品种为主,本地品种为辅。

1.2 面积和产量情况

近年粮食作物播面约7.33万hm2,其中青稞种植面积一直都为3万hm2左右,总产9万t左右,目前青稞平均产量为3 000 kg/hm2左右。

1.3 消费及产业化开况

目前青稞的主要利用方式还限于传统食品,深度综合利用研究、产业化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最普遍的青稞食品品种是糌粑和青稞酒(藏酒)、“炒青稞”。产业化程度极低,青稞的消费量很少,农牧民缺乏青稞生产的供求信息。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消费理念的变化,青稞外向消费开始形成。

2 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生态环境脆弱

甘孜州属于青藏高原裸大麦主产地区,低温、霜冻、雹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州内大部分地区土地贫瘠,农业基础设施及农业扩大再生产的能力仍十分脆弱,设施农业和农田装备仍十分落后,生产基本还处于“靠天吃饭”的状况。

2.2 科研基础薄弱,良种推广速度慢,综合技术覆盖率低

科研基础相对薄弱;生产品种更换周期长,新品种推广慢,老品种混杂退化严重;没有完备的种子繁育加工体系,统一供种率低,全州良种化率低;现代植保技术措施未得到全面应用,在青稞生产管理中不防病、不治虫、不除草、不施肥的情况依然存在。

2.3 服务流通体系不健全,种青稞比较效益低

自给性生产观念、自然与交通条件阻隔和青稞自身的区域性消费特征使整个区域的青稞流通贸易处于一种原始无序状态,导致生产积压与需求短缺并存、贸易流通不畅。市场体系不健全,流通渠道不畅,单产与价格低,经济效益差,种青稞比较效益低,挫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2.4 良种与良法不配套

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等因素的制约,青稞生产耕作粗放,栽培技术水平相对很低,管理粗放,投入较少,先进的栽培技术难于推广,使其生产水平不高,产出率低。即使有了良种,良法也不易配套,从而限制了新品种产量潜力的正常发挥。

2.5 加工技术落后

糌粑、青稞酒等青稞传统食品主要通过分散的手工作坊生产,很难批量走向区外市场,更谈不上产业化经营。青稞加工总体现状是新产品档次低、老产品不对路,有产能无原料,有原料没产能,而以加工促外消难度较大,导致比较效益低。

3 比较优势

3.1 独特的资源优势

与其他禾谷类作物生态区相比,青稞具有更强的适应不良环境与抗逆生存能力。同时,因为长期在不同区域种植,各区域都形成了大量适应本产区生态条件的青稞品种和资源类型,发展潜力和选择范围都很大。青稞是典型的高蛋白质、低脂肪、多纤维、多维生素、多矿质元素作物,青稞不仅是传统食疗作物,也是补充维生素与膳食纤维的极好来源和理想的保健粮食作物。

3.2 突出的生产优势

一是自然气候条件适宜,增产潜力大。二是技术进步、良种储备充足。以现代科技为主导的青稞生产技术体系基本形成,核心农区良种化率高达80%以上。不同时期的康青系列新品种在生产上应用,青稞产量增产显著。三是政策鼓励支持,周边形势有利。

3.3 食品安全优势

一是长期的民族信教习惯,群众一直抵制农药、化肥及诸多工业生活品的使用,也使实际污染降低到了最低程度。二是区域客观上长期封闭,与其他地区交流较少,现代农业技术应用推广普及程度低,化肥、农膜、农药等用量少,造成污染的可能小。三是甘孜州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尚未进行大规模工业开发的地区之一,基本上没有大的工业污染。

3.4 区位优势

甘孜州东连四川阿坝州和雅安市,南接四川凉山州和云南迪庆州,西隔金沙江与昌都地区相望,北接青海玉树州、果洛州,甘孜州是我国第二大藏区康巴地区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3.5 广阔的市场优势

一是青稞食品主体消费群体会随消费需求变化而持续扩大。二是青稞营养丰富,具有很好的方便食品和保健食品开发价值;青稞中的一些提取成分,经临床医学研究证明具有良好的保健和医疗作用,标志着青稞有更大的产业化加工价值;青稞是发酵工业的主要原料,在加工青稞酒、青稞啤酒、青稞干红、燃料酒精等方面都是主要原料,这充分说明青稞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三是青稞生长在雪域高原,在这块净土上生产出的农产品可谓是无争议的“绿色食品”,这为青稞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4 对策

4.1 加快发展青稞生产的指导思想

紧紧抓住国家、省加快藏区发展的历史机遇,以增加农牧民收入、提高青稞市场竞争力、促使青稞由自给性生产向产业化经营转变为基本目标;以全面提高藏区青稞生产能力,实现藏区青稞供求的区域平衡和总量平衡为出发点;以推动青稞流通体制建设、农田基本生产条件、良种繁育体系、科研服务体系为突破口。因地制宜,优化结构,改善品质,提高产量,在保证自给的同时,逐步提高精深加工和外向型消费比重[1]。

4.2 强化基础理论研究,实现科学研究超前化

强化青稞基础理论研究,配置先进的基础研究设施,倡导国家投资筹建青藏高原青稞研究中心,从生物工程和遗传工程的高度对青稞种质资源进行深入研究,为育种工作的发展奠定良好理论基础[2]。

4.3 建立和加强基地建设

建立和加强青稞基地建设,加强横向联合,做到产量、质量和效益同步提高。建立青稞原种、良种、专用青稞及产、供、销服务体系完备的青稞生产基地,建立一个种子的科研、生产、加工、销售、管理等环节共同发展、有机联系的产业化体系[3]。

4.4 加速成果转化

加快青稞良种选育工作步伐,选育适合不同生态条件的优良品种。加强良种良法组装配套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加强青稞科研队伍和技术推广队伍建设,健全服务体系,形成推广网络。开展青稞综合加工利用的研究,扩大青稞综合加工利用领域。重视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4]。

4.5 重视青稞加工工艺

重视青稞加工工艺,开发保健食品、方便食品,如青稞饼干、青稞茶、青稞降脂胶囊等新产品,以提高青稞的经济价值[5]。

4.6 加强和完善市场体系建设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完善市场,疏通产销渠道,拓宽流通渠道,建立、健全青稞生产的农、工、贸市场体系,实行产、购、销、加工一体化服务。积极吸引资金和人才,围绕青稞产业开发,建设抓特色、创名牌的龙头企业;建立市场信息网络,加强市场体系建设,促进生产和销售[6]。

4.7 着眼长远,建立预警机制

甘孜州是农业生产灾多灾频的地区之一,建立青稞生产预警机制系统,以保证自然灾害发生时,充分利用已掌握的生产情况进行合理调度;建立生产预警机制还有利于青稞的生产、科研、产业化发展[7-9]。

5 参考文献

[1] 强小林,冯继林.中国青稞产业发展战略研究[EB/OL].(2008-10-17)[2016-03-30].http:///old/show.php?articleid=1765.

[2] 贾炜汉.甘孜州青稞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J].中国种业,2015(8):35-36.

[3] 梁珠英.试论藏区青稞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措施[J].青海农林科技,2014(3):41-45.

[4] 甘孜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甘孜州州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

[5] 冯继林,杨开俊.甘孜州青稞生产与育种成就[J].农业科技,2011(1):33-35.

[6] 贺风玲,刘梅金,卓玛草.甘南州青稞产业发展的优势及建议[J].甘肃农业科技,2009(2):35-37.

[7] 马生祥.青海省青稞加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 2013,41(10): 4620-4622.

[8] 夏晓梅.浅谈藏区青稞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 2010(10): 19-20.

[9] 许建业.塘格木地区发展青稞产业的优势与对策[J].青海农林科技, 2008(3): 45-47.

上一篇:利用Cult3D技术虚拟实现飞机增雨机载新设备的... 下一篇:启发式教学法在食品工程原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