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JIKURA全程体验

时间:2022-08-07 11:58:09

“有一百位高尔夫爱好者,就应该有一百种与之相匹配的杆身。”正是Fujikura这一独特的开发理念,支撑着该公司产品的高品质和世界第一的市场占有率。

FUJIKURA的三个子品牌的特性是:

ZCOM――如同自动挡的汽车,有些驾驶技术的人训练后,均可驾驭。如果你爱轻松。

SPEEDER――如同F1赛车,除了技术外还需要些冒险精神。如果你爱速度。

ROMBAX――如同手动车,冷静地保持绝佳控制。如果你爱控制。

Fujikura Speeder为什么从2001年至今都是PGA巡回赛1号木杆身使用率最高的杆身。让我们一起到日本福岛原町县的杆身工厂做个全程体验。

原町工厂在那须县的藤仓工业株式会社,这是一家综合性的橡胶产品生产公司,其产品覆盖电子器材、工业部件和体育用品等多个领域。在原町厂区,Fujikura杆身工厂只占很小一部分。据负责人介绍,碳素杆身的生产过程其实大同小异,Fujikura Speeder杆身之所以备受青睐,主要基于两个原因:回弹速度极快的专利材料三轴织物,以及针对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量身定做和精心剪裁。

碳布生产与布料纺织非常相似,只不过用的不是棉毛丝线,而是碳素丝。三轴织物与普通碳布最大的差别在于,它不是采用普通的网状织法,而是将碳丝按三轴原理织成六边形。因此,在同样的弯曲程度下,三轴织物杆身回弹速度更快,能爆发出惊人的能量,稳定性也更好。

通常,一根杆身需要由12至15块碳布卷成,碳布厚度大约0.2至0.3毫米。根据产品不同,每根杆身使用的三轴织物数量、形状和裁剪方式均不相同。剪裁后的工作是卷芯。每名工人负责卷一张碳布,十几层碳布绕在一根不锈钢芯上卷好后,进入高温炉加热定型。出炉后,毛坯杆身将经历称重、弹性、硬度等多个检测程序,合格的杆身才能进入打磨、上色、喷印以及最后的包装流程。包装车间里摆着两类不同的成品。委托加工品成捆摆放,有TaylorMade、Ping等品牌的杆身。几乎全球所有大品牌球杆公司都向Fujikura订货,原町工厂年产量多达上千万根。

从原町工厂出发,开车10分钟即到达Fujikura杆身测试中心。这里的灵魂人物,除了Fujikura顾问、日巡赛职业球员白浜敏司外,还有一台“Fujikura挥杆机器人”。机器人完全模仿人体设计,拥有胯、肩、腕三个活动关节。最惊人的是,它挥杆时的杆头精确度达到0.1毫米,因此能使用从1号木到特殊铁杆在内的所有球杆,并拥有惊人的控制杆头能力。

白浜顾问的工作则更复杂,除了测试杆身样品外,他还须将试打体会写成报告反馈到研发部门。除了白浜这个固定测试员外,世界各地的职业球员还会不定期地来到这里,试用Fujikura新品。而无论是机器人还是职业球员,每一次击球后,测试中心的数十台各类激光测量仪会将他们的击球数据记录下来,汇入这里的计算机程序,作为杆身研发的依据。Speeder诞生至今已有数十个系列,而每个系列都是经过无数次测试的产物。

为了方便球手量身定做,Fujikura在东京和大阪设立了三个“相谈室”。东京Kiba地区的“相谈室”位于一座大型写字楼里。当笔者摩拳擦掌准备走上打位测试杆身数据时,负责诊断的先生递上一张“诊断表”,表格上从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到开球距离等等,数据繁多。其中一项是:“你希望打出怎样的弹道。”服务人员解释说:为顾客定做球杆时,除了测量数据外,了解他们的打球习惯同样重要,而这一点也是Fujikura量身定做与其他品牌最大的不同。

测试过程中,每打一两个球,都要更换一支球杆。据了解,这间相谈室共备有150多支不同型号、不同规格的杆身,以满足各类球手的需要。10分钟后,服务人员为笔者开据了一份简单的杆身诊断书,并介绍说,根据球手水平不同,他们的诊断规模也不同。高水平球手对杆身要求高,对球杆的感觉也更敏锐,因此诊断时间更长,步骤更复杂。杆身诊断出来后,除了凭借多年的经验,他们还会运用Fujikura最新开发的SIAS(Swing Analysis Computer System)挥杆分析系统对球手的挥杆进行分析,才会做出最终的诊断结果。

从研发到生产再到服务,每个环节都严谨而细致,每个环节都充分为球手考虑,加上领先世界的橡胶技术,这就是Fujikura的秘密。

上一篇:夏日能量石 下一篇:地产黄金十年 北京十大豪宅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