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策略探究

时间:2022-08-07 11:26:09

小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策略探究

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拉开帷幕,随后颁布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2014年3月,教育部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学习能力作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之一,其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英语口语学习策略作为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学会用英语表达、发展学生英语口语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的必要性凸显。为此,本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的大背景,探讨小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策略的培养路径,力求通过多种途径全面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策略,进而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为小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可持续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为了体现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在吸收和借鉴国内外有关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现实需求,修订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待颁布)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归纳为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其中学习能力是指21世纪的公民所必须具备的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用学习能力取代学习策略,进一步突出了学会学习的重要性。为此,本文主要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策略的培养路径,为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能力找寻应对措施。

二、基于课堂教学的英语口语学习策略培养

基于课堂教学的小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策略的培养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将口语学习策略培养融入教学内容之中

这种方法要求教师仍以正常的教学任务为主线,在完成具体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向学生渗透相关的口语学习策略,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各个环节的学习任务。以人教版义务教育小学英语教材为例,无论是会话课还是词汇课,教师都可以进行相关策略知识的培养。如对口语社交策略的培养,教师可在Presentation阶段向学生呈现新句型时,鼓励学生对于未听懂或未听清的句子请求教师重复,进而培养学生的口语社交能力,养成独立提出问题的能力;又如,对口语认知策略和口语元认知策略的培养,教师可在Practice阶段练习课本中对话时,积极引导学生尽可能模仿教师的语音、语调进行操练,鼓励学生积极抓住课堂上练习的机会,引导学生对自己及他人的表现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带领学生独立找出自己在英语表达中的不足,进而培养学生的口语认知能力和口语元认知能力,养成恰当模仿和自我评价的能力;而对口语补偿策略的培养,教师可在Production阶段对教材中的对话进行改编或默背对话时,多鼓励学生借助肢体语言来辅助自己的表达,也可教给学生一些对话改编的方法,如利用以前学过的词汇、句子,或是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方式,采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改编,进而培养学生的口语补偿策略,养成化繁为简的能力,对口语记忆策略的培养,教师可在讲授单词时教给学生一些单词拼读的方法,教会学生如何根据不同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尝试独立拼读单词,保证学生每个单词发音清楚,这样,句子和对话的表达才能够准确无误;也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单词编成口诀或小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口语记忆能力,养成独立拼读的能力。通过以上各个教学环节对学生口语学习能力的培养,能够间接提高学生相应的学习技巧,促使学生在提高口语表达水平的基础上,学会口语学习的方法,掌握口语学习的能力,从而使学生逐渐达到核心素养中学习能力的基本要求。

(二)采用主题活动式的英语口语学习策略

这种方法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以不同的话题为导向,向学生渗透相关口语学习策略的技巧。话题的选取可以来自于教材中每一单元相关的主题,也可由教师自行创设话题,从而引导学生围绕某个特定话题进行口语学习方法的训练。可供教师选择的话题有个人情况、学校与日常生活、节假日、饮食、服装、季节与天气、动物等。如对口语认知策略的培养,在对话的拟定阶段教师要鼓励学生采用拟草稿、列提纲的形式,先用中文意思表达自己的想法,再用最简单的、自己学过的英文词语进行转换。引导学生在口语表达时不过度关注单词、句子的用法是否恰当,只要其他人能够领会说话人表达的含义即可,从而提高小学生口语认知策略的使用水平,养成与他人交谈时提前想好所要表达内容的能力。又如,对口语情感策略的培养,在对话的表演阶段,教师要鼓励小组的各个成员明确分工,给予每个人用英语表达的机会,克服学生的紧张感,从而提高小学生口语情感策略的使用水平,养成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而对口语元认知策略和补偿策略的培养,在对话的评价阶段,教师要组织学生将两个小组所表达的内容进行对比,找出其相似与异同之处,也可由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补充和评价,鼓励学生在对话表达时借助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的变化,从而提高小学生口语元认知策略和补偿策略的使用水平,养成反思和运用非言语行为的能力。需要关注的是,教师在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进行评价时,一定要注意纠错的方式,不要中途打断学生之间的对话,不要打消学生的积极性,也不要采用直接纠错的方式,可以在学生的对话表演之后采用间接纠错或重复错误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意识到在表达时的一些不当之处。通过以上主题活动式的口语学习策略训练,既可以让学生掌握不同主题的口语表达方式,也可以促使学生在主题表达的过程中提高口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水平,逐渐养成相应的口语学习能力。

(三)充分利用英语课前5分钟时间

为了使学生在六年级毕业时能够学唱英语儿童歌曲和歌谣30首左右,教师可将该环节移至英语课前5分钟进行,为学生播放精心挑选的、简单的英语歌曲、歌谣,带领学生一边做动作,一边跟唱。歌曲、歌谣的主题选择可以和教材中每单元所讨论的话题相关,从而更好地辅助课堂内容的学习。如对口语情感策略和口语补偿策略的培养,在进行天气单元的学习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Rain,Rain,GoAway的歌曲,在教学生学唱时一定要充分借助身体动作的配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词所要表达的含义。一首英文儿歌的时间在1分钟左右,教师可以在5分钟的时间内先让学生对歌曲有大致的印象后,再利用每天英语课前的时间教学生逐句练习。该歌曲的第一句歌词为Rainraingoaway,教师可以借助手势,模仿下雨的动作,最后一个推开的动作模仿雨走了;第二句为Comeagainanotherday,教师可以通过双手往身体收回的方式,模仿改天雨又来了;第三句为LittleSallywantstoplay,教师可以借助双脚奔跑的方式,模仿小萨利想要去玩;后三句重复的歌词可以通过相同的形式,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从而培养小学生的口语情感策略和口语补偿策略,养成多种身体部位协调配合的能力。通过课前3~5分钟的歌曲演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英语学习的兴奋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内通过做中学、玩中学的方式,充分感受语言学习的乐趣,体会语言学习的快乐。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能够养成一定的英语语感,逐步形成学会口语学习的能力,进而间接提高学生的口语学习策略使用水平。

三、基于专题讲座的英语口语学习策略培养

基于专题讲座的小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策略的培养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开展口语学习策略相关知识的讲座

首先,要向学生开展口语学习策略的知识讲座,向学生传授学习策略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搜集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口语学习方法,并对学生尚未使用过且十分重要的学习策略进行相关介绍,给学生一个大体的认识,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策略的存在,并知道采用恰当的学习策略能够提高自己口语学习的能力。其次,教师要在讲座中进行简短的策略训练示范,利用较短的时间向学生介绍2~3种简单的口语学习策略,并在学生尝试后即刻进行验收。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使学生感受到运用学习策略给自己的口语学习带来的变化。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尝试总结每次讲座的重点内容,给予学生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激发学生想要深入了解口语学习策略的动机,从而提高学生的策略使用意识,为后续相关知识的讲座打下良好的基础。口语学习策略的知识讲座,能够提高小学生口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意识,逐渐养成口语学习的能力,达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

(二)针对不同口语学习策略进行针对性训练

教师可根据具体的英语口语学习策略分别进行训练,主要从口语认知策略、口语元认知策略、口语情感策略、口语补偿策略、口语社交策略、口语记忆策略六个方面,逐一向学生介绍在口语学习的过程中如何合理地运用这些策略,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训练,全面提高学生口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水平,最终达到学会口语学习的目的。首先,在进行口语记忆策略训练的专题讲座时,教师可向学生出示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如问候语、告别语、致谢语、道歉语等,引导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掌握更多的日常用语,这时就需要教师向学生渗透一些快速记忆口语的方法。可以采用情境模拟法,组织学生在真实的对话练习的过程中掌握常用的日常用语,通过多次操练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从而提高小学生口语记忆策略的使用水平,养成主动练习的能力。其次,在进行口语情感策略训练的专题讲座时,教师可以教给学生一些克服焦虑的方法,如系统脱敏法。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系统脱敏训练,依据学生对口语表达的焦虑水平从低到高排序,依次进行重复模拟口语训练,最终实现至真实口语情境的转换,通过现实口语对话的表达,促使学生摆脱口语焦虑的情绪;又如转移注意力法,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口语表达前适当听一听舒缓放松的音乐,到走廊里、操场上走动走动,从而摆脱口语表达的焦虑,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效果,间接提高小学生口语情感策略的使用水平,养成自我放松调节的能力。通过有针对性的口语学习策略的训练,学生能够有效提高相应口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水平,最终养成学会学习的能力。

(三)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分别进行策略培训

课堂上英语口语学习策略的培养是基于群体性的培养,无法完全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别培养,而专题讲座的形式则可以弥补群体培养的不足。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分别进行策略培训,从而达到有针对性的、更高效的策略培养成效。如针对听觉型的学生,教师可通过口述的形式创设更多戏剧化、新鲜化、生活化的情境,组织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相关策略的训练,增加听觉型学生对新鲜事物的联想与记忆能力;而对于视觉型学生,教师则可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利用图像、文字对小学生进行相关策略训练,将培训的不同环节、不同要点、不同内容用图像化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对不同颜色、不同符号、不同图画所表述的内容,理解掌握得更加清晰准确;对于动觉型学生,教师可采用游戏、活动的动态互动方式,引导学生在做笔记、动手操作、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掌握相应口语学习策略的使用要点。总之,只有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口语学习策略的培养,才能够显著提高策略培训的效果,最终促使不同类型的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养成学会学习的能力。

四、结语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利用多种途径,全面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策略,对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水平的学生要有针对性地实施策略培养,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养成英语口语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

[2]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5).

[3]王佳英.论英语口语学习策略[J].英语知识,2006(5).

[4]蔡明玉.英语口语学习策略的培养[J].海外英语,2010(10).

[5]齐聪.大学英语不善学者学习策略培训的实证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

作者:韩秋慧 齐聪 袁杰 单位:延边大学师范学院 延吉市北山小学

上一篇:大学英语口语课程模块化改革分析 下一篇:高中英语口语教学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