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伟明:提前一月进货应对节前暴涨

时间:2022-08-07 08:30:34

董伟明

国家高级烹调师,粤菜烹饪名师,现任北京渔公渔婆海鲜酒楼(亦庄店)行政总厨。

翻开董伟明的从业履历,成绩斐然,1980年15岁的他开始学习粤菜,1992年起他先后任深圳东海渔村、北京金海马大酒楼等名店的行政总厨。2002年至今他担任北京渔公渔婆海鲜酒楼行政总厨,并参与筹备了三家分店的开业。提起董伟明的一项业绩,行内无人不知,那就是他设计的菜式口味非常精准;他兑制的蒸鱼酱油味道更是特别,很多食客喜欢渔公渔婆的清蒸鱼,因为口味确实不一般……

临近新年,董伟明最忙的事惰是开列年夜饭菜单。目前,渔公渔婆1388元/席、2388元/席的年夜饭预定最火爆。而在所列菜品中,海鲜菜一方面上档次,另一方面食材初加工简单、加热时间短、出菜迅速,因此在年夜饭菜单上有特别的优势。董伟明说:“对于海鲜酒楼来讲,备战年夜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前进货,备足海鲜原料,因为各类海鲜在春节时往往会涨价,而且有很多品种会缺货。”

董伟明的做法是在新年前一个月就统计年夜饭宴会的预定情况,大体估算出年夜饭中冷冻虾仁、冰鲜鱼类、新鲜基围虾、龙虾、多宝鱼、桂鱼、鲈鱼、扇贝等的用量,然后提前进货、订货。其中冰鲜货可以提前购入,存在酒店冰库中。活海鲜则最好提前和供货商定好用量、价格,交付定金,防止他们在春节前涨价,使酒店措手不及。

除了提前进货,在除夕前2-3天,董伟明就要求厨房员工对各类海鲜进行解冻、腌制上浆等初加工工作,加工后要一份份盛入码斗封存。对于需要现场烹调的海鲜,比如蒸鱼、蒸扇贝等,董伟明使用的是快烹汁,只要水台将海鲜杀洗干净送过来,上什师傅就可以摆盘入笼蒸熟,取出浇料汁、冲热油即可上桌。快烹汁中蒸鱼酱油的用途最大,是董伟明的看家汁。

蒸鱼酱油的调制:

1、汤桶下18千克清水,下治净的小鲫鱼2.5千克、香芹1250克、大葱750克、姜500克、香菜500克、青、红尖椒各250克、蒸透的干贝75克、洋葱750克、干葱头500克、大蒜500克,大火烧开转微火慢煲1.5小时至配料出鲜味后停火,此时汤水还剩15千克,过滤取汁。

(注意:1、小鲫鱼事先不需要煎制,治净后直接入汤桶煲制即可,主要取其鲜味。2、煲鲫鱼汤时火要小,不能用大火滚汤。最后吊好的蔬菜干贝鲫鱼汤是清澈的,不是浓白色的。)

2、将过滤的鱼汤趁热倒入净锅中,加入生抽2千克、老抽1千克、鲜露1750克、一品鲜酱油1.5千克、鱼露1.5千克、家乐鸡粉750克、味精1千克、冰糖2千克烧开熬化,停火放凉,再下胡椒粉少许、香油100克调匀即可使用。

用法:将处理好的鱼摆盘入笼蒸熟,取出后撒葱丝,在盘边浇烧热的蒸鱼酱油,然后冲热花生油即可上桌。最好不要将蒸鱼酱油浇到鱼身上,这样卖相不美观。

味型:提香增鲜,回味悠长。

同行探讨

杨建华:添加鲫鱼熬制的蒸鱼酱油往往不容易保存,不知道董师傅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作者解答:如此熬好的蒸鱼酱油确实不能保存太久。在我店,此酱油还用于白灼菜,用量很大,所以我们是早上熬好当天用完。

秘制香煎排骨

原料:精肋排450克。

调料:蒜汁30克,盐3克,味精5克,家乐鲜露8克,辣鲜露5克,生抽4克,粉1克,生粉30克,南乳汁3克。

特点:肉质松软,口感浓香。

同行探讨

杨建华:此菜做法很好,但排骨煎6-7分钟真能煎熟吗?

作者解答:1、选嫩仔排,容易成熟。2、排骨要切小块。3、腌排骨时加了粉,有软化肉质的作用。

1、将肋排切成整齐的小方块,用流水冲洗5分钟,去掉肉腥味,捞出后吸干水分,纳入盆中,加入所有调料拌匀腌制30分钟。2、客人点菜后取不粘锅下底油,烧到五成热,下腌好的肉排小火慢煎,中途翻面继续煎熟,大约煎6-7分钟至排骨外金黄、焦熟后取出摆盘,点缀后即可上桌。

姜葱毛蟹

这是渔公渔婆销量最大的一款菜,以往的海鲜酒店很少用毛蟹这种原料做铁板菜。

原料:东北红毛蟹(并非河里生长的小毛蟹,而是生长在海中的红毛蟹,它壳薄肉多,细嫩鲜美,70元/斤,大型海鲜市场有售)400克,姜片20克,大葱段30克,洋葱丝100克。

调料:生抽3克,家乐蚝油2克,味精3克,盐1克,胡椒粉3克。

制作:1、毛蟹开壳、去内脏,斩成件,不需要腌制直接拍匀生粉,入四成热油快速过油至浅黄色,捞出控油。姜片入油锅快速过油,捞出备用。2、锅下底油烧热,下过油的姜片、葱段炒香,下蟹块、蟹壳及全部调料翻炒均匀,下高汤50克盖上锅盖略焖至八味。3、铁板烧热,垫上锡纸,撒上用黄油炒过的洋葱丝,盛上烧好的蟹块上桌即可。

特点:蟹壳薄脆,肉质鲜美。

制作关键:1、姜片过油后再做料头爆香能去原料腥味,并散发特殊香味,无生姜的辣味。2、炸蟹前一定要裹匀生粉,一则保护蟹肉不被炸过,二则蟹肉不会散碎。3、此菜咸口调得小一点,主要吃其鲜味。

上一篇:本店只卖位上菜 下一篇:物价上涨餐饮业急寻应对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