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锁定主导产业实施精准培育

时间:2022-08-07 07:55:24

承德市:锁定主导产业实施精准培育

承德市作为2014、2015连续两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市推进示范市,紧紧围绕区域优势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全程实施精准培育,让有限培育资源创造出更高的边际效益,为整市推进培育工作趟出了一条新路子。

一、精准对接主导产业

承德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复杂,农业资源丰富,发展后劲十足。宽城板栗、兴隆山楂、隆化有机大米、平泉食用菌、围场马铃薯、承德县国光苹果、丰宁牛奶、滦平道地药材等八项农副产品已经形成知名产地品牌;设施农业、林果业、中药材、畜牧业和休闲观光构成本区域五大特色优势主导产业。

在由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跨越的关键节点,农广校作为培育工程的实施主体,牢牢抓住承担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整市推进示范市的难得机遇,把有限的培育资源用在了产业发展需求最迫切、具有农业项目支撑、农民素质提升空间最大的群体。2014年,选择了农业主导产业相对发达的53个乡镇、102个村的8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3个产业园区、45家农民合作社、26家农业龙头企业的2324名生产经营型农民作为首批培育对象,集中优势培训资源,精准发力。经过一年多的持续培育,培育对象中951人从事设施农业食用菌露地蔬菜等种植业生产、445人开办了果园、255人加入专业养殖大军;有1958人加入了农民合作社(占总数的84.4%),其中有41人成为合作社的负责人;有293人申请注册和正在申办家庭农场,有效推动了优势主导产业的转型升级。

二、精准遴选培育对象

根据培育资金等培育资源的有限性和农民培训需求的分散性特点,在经过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承德市精心选择有从事农业主导产业创业计划、扩大农业主导产业规模愿望、求知欲和参加培育欲望强烈的25091名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创业人员作为培育对象,分类排序,分期分批滚动培训。在2014年2324名生产经营型培育对象中,家庭农(牧)场主166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135人、种养大户1503人。形成了以农业主导产业为阵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骨干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三、精准对接培训环节

在实施教育培训上,紧密围绕现代农业发展需求,遵循农民职业教育规律和特点,精准施教。

一是师资队伍与培训需要精准对接。本着既接“天线”,又接“地气”的原则,组建了由知名农业高校、科研院所专家教授、市县农林牧系统专业技术人员、专职教师和乡土专家组成的高端引领、专业技术培训、实践操作指导、技能绝活传授等四个层次专兼职相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二是培训教材与培训规范精准对接。组织编写了《北方特色农业高效种植新技术》、《冀北地区农业新技术集锦》等融入本市农业主导产业、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课教材,学习内容更加有针对性,学习效果更为明显。

三是培训形式与农业生产规律精准对接。针对农业生产经营的实战型和季节性特点,在产业园区、合作社建立教学实训基地179个,按照农事季节分段施教,全面推行课堂授课与基地现场讲解相结合、教师授课与学员互动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员动手操作体验相结合、“学校课堂+实训基地”、“农民点菜,专家下厨”、培育对象与专家结对子的教育培训模式,学员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良好的学习氛围已经形成。

四、精准扶持跟踪服务

在培育过程中,坚持认定标准与培育对象产业发展规模、考试考核、综合文化素质等要素精准对接,专家考核评估、领导小组审核确定,过程公开,结果公示,力求精准公正。2014年从2324名生产经营型培训对象中认定新型职业农民1727人,占培训人数的74.3%。

坚持培育对象与产业技术项目精准对接,将农业重大技术推广项目、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示范县建设项目、农业产业园区建设项目以及产业扶贫开发项目等向新型职业农民集中倾斜,先行先试先受益。

坚持培育对象与扶持政策精准对接,对认定后的新型职业农民建档立卡,作为享受申报项目、贴息贷款、农业担保、跟踪服务的依据,以此扶持培育对象不断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五、精准培育初见成效

精准培训模式的实施,实现了农民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利用的集约化,更重要的是为区域特色优势农业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和智力支撑。2014年培育对象中,已有1651人(占总数的71.1%)在全市的41个现代农业园区流入了土地专心从事现代农业生产,吸引了866名大中专毕业生、1560名农民工、112名复转军人返乡回乡创业。承德县农民闫海涛被农业部评为“风鹏行动”百名新型职业农民,平泉县新型职业农民金继民获得团中央、农业部“全国青年致富带头人”称号。承德农业可望后继有人。

河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承德市分校 刘宝龙

上一篇:新课改地理新课导入方法探索 下一篇:国内馆藏出土元青花瓷瓶珍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