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眼科学教学思考与实践

时间:2022-08-07 01:44:35

留学生眼科学教学思考与实践

1留学生教学特点的认识

我校的留学生多数来自亚洲,但是也有少数来自美洲等地。他们大多具有思维活跃、善于思考的特点,学习方法和习惯也不尽相同,他们常常勇于质疑和提问,有时甚至直接打断教师的讲解,可以说,容易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性。但是,由于文化背景不同,有些留学生基础水平差异大,对知识的理解和领悟能力不同,缺乏自我约束能力,甚至上课迟到,课堂纪律散漫,这些不利因素有可能会影响课堂教学氛围和学习效果[3],因此,作为授课老师,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提前进入课堂,主动和留学生交流,表达自己的授课希望,以期获得留学生们的配合。

2留学生教学模式的认识

目前,课堂授课仍然是眼科学理论教学的常用方法之一,这种传统教学方法(lecturebasedlearning,LBL)的优点是集中学习,信息量大、进度明确,系统全面[4]。近年来,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逐渐在医学教学中得到推崇,这种方法以问题为先导,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学生在老师参与下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相关的知识。与传统教学方式LBL相比,PBL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5,6]。对于留学生教学,传统教学方法并不过时,但是在课时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适当运用PBL教学法,有助于发挥因材施教的作用,比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更容易取得好的学习效果[7]。

3留学生教学方法的探讨

3.1加强课件准备工作,提高语言交流能力

与母语教学不同,英语授课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授课准备,有统计这种备课与授课的时间比为20∶1[8]。用英语进行眼科教学,要求教师既具有合格的专业知识又具有良好的英语口语水平,才能准确和恰当地传授教学内容,从而保证留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有些留学生的地域口音较重,授课老师应加强英语听力练习,这样在课堂上才更有利于获得留学生信任和关注。对于平时较少应用或陌生的专业英文词汇用,在授课前,教师要书写流利,发音正确,并进行准确、规范地解释。

3.2增加图片和图解应用,加深专业知识的理解

眼科疾病的重要特点是大多数具有可视性,从眼睛表面的结膜和角膜,直到眼底的视网膜和视神经,都具有鲜明的可视性;尤其是视网膜的血管系统,更是全身唯一可以直观的血管,出血和渗出等血管相关的病变可以清晰地直观描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大量地采用图片进行疾病的展示,非常有助于留学生对眼科知识的认识。

3.3注重启发式教学和提问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引导留学生的思维,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传授知识,充分调动留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这种教学法可以使留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得到提高,参与意识和主动性大大增强,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9]。例如,在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疾病的教学过程中,向留学生提出“黄斑为什么变成樱桃红点了”的问题,让学生从视网膜正常色泽的原因、黄斑中心凹血供环境等方面进行思考,从而实现解剖与疾病密切联系的教学效果。

3.4强调眼科基本病变的认识

视网膜病的一个基本特征是血管相关的改变,包括血管本身病变和血-视网膜屏障的破坏,这在诸多不同视网膜病因中有着极大的共性。因此,在视网膜病教学中,在讲授血管和血-视网膜屏障的基础上,着重讲授视网膜出血、水肿和渗出等基本病理改变,在此基础上,学生就很容易认识各种视网膜疾病的特性和共性,提高学习效果。

3.5密切联系临床实践,增强对疾病的理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用具体的案例给留学生讲述病变的特点,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和记忆[10]。例如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教学中,可以首先向学生介绍1例青年患者视物变形的发病过程,通过紧张、熬夜、多虑等病史因素的展示,让学生形象生动地理解了该病在诊断治疗方面的主要特征。又如,在讲授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因的过程中,介绍1例近视眼学生打乒乓球运动中突发下方视物遮挡的症状,将玻璃体视网膜粘连、玻璃体后脱离、视网膜裂孔脱离等病理过程有机地联系了起来,让学生准确而具体地掌握了该病的发病机理。

总之,对留学生的眼科教学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师首先要在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决不能等同于母语教学;从留学生教学特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三方面进行思考,重点强调了课前课件和语言的准备、增加图片和图解应用、注重启发式教学、强调眼科基本病变的认识和密切联系临床实践等五个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今后,还应当不断探讨新的教学法,例如采用“演讲式”教学法进行授课[11],以期进一步提升激发留学生课堂兴趣,提升教学质量。

作者:刘武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上一篇:养生生态景观设计探索 下一篇: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