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谈文色变”到“妙笔生花”

时间:2022-08-06 06:54:5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最让老师头疼的莫过于作文。但最发愁作文的,却是小学生。怎样才能让写作变成学生的乐事呢?老师指导好了,学生才能落笔。学生会写了,慢慢才能掌握写作技巧,写出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真情实感。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认为老师的指导是最关键的。

一、加强指导课内外阅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培根也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巧意,数学使人精微,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可见这 “万卷书”是要包罗万象的。

通过阅读,能积累大量词汇和第二手作文材料,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活跃思维,再不会为 “无米之炊”而苦恼。而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动笔墨不读书,所以读书时一定要随时记录好词佳句、优美片段等,并时常翻阅。时间久了,这些好东西就会被内化吸收,成为“下笔如有神”的不竭源泉。

二、指导观察思考

叶圣陶先生说:“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可见,作文教学中,激发写作兴趣,乐写愿写是关键。如,学校要开运动会,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当运动员、拉拉队、志愿者,课间也挤在一起谈论。教师灵活运用这件事,对学生进行引导:运动员的同学心情怎样?赛场上准备怎么做?面对竞争者心里想什么?获胜了或失败了,你又会有什么想法?其他同学呢?看到英姿飒爽的运动员入场,自己的同伴在奋力拼搏,操场上到处是激烈的比赛场面,你怎样想?怎样做?孩子们一下来了精神,讨论起来。此时,教师进一步要求他们把自己观察、体会、想象到的,介绍得更详细具体些。在充分说的基础上,再认真观察赛事,把看到、听到、想到的写下来,一篇《我们的运动会》便能顺利完成。写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并启迪创新,学生的作文才能内容充实,言之有物。

三、指导写作技巧

小学作文大多是写人、记事、描景、状物的。写人的,要抓住人的个性特点。写人离不开事,而人的所作所为也正体现自己的个性特点。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容貌、品行、做事方法。先通过外貌描写勾勒出人物大概形象,再选取几件典型的事例,有详有略地记叙他的所作所为,加以动作、语言、心理描写,就能把人物写得有血有肉。初学写作,我们一般要求学生写真人真事,写自己熟悉的人,这就框住了孩子的思维,因为孩子的阅历毕竟有限,往往越是熟悉的人越觉得无从下笔,所以教师要教会孩子虚构,可以把甲的容貌安到乙身上,把乙说的话放到丙的嘴里,把丁做的事放到甲那儿,如此就能洋洋洒洒,下笔千言,而不至于刚开头就卡壳,更别说写出好文章了。写人离不开事,同样,写事也离不开人。记事的文章,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干了什么,怎么干的,干完后有什么感想,得到了什么启示等。记事的过程也要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把事情记叙得条理清晰,详略得当。对于写景的作文,首先是观察景物特点,再按一定的顺序描写。当然,几类文章都不是孤立的,只要学会了观察思考想象,积累了大量语言、知识,再加上一些修辞方法的恰当运用,真情实感也会适时流露,无论什么类型的作文,都会言之有物。

四、加强批改评价

学生的作文,无论好坏优劣,都是他们的劳动成果,老师要尊重每个学生,不要只批阅评价好的,对其余的不屑一顾。每一篇都要认真批改,写上鼓励的语言,哪怕一丁点进步,也要放大,让孩子尝到成功的喜悦,也许,就是你不吝啬的鼓励语言便激发了学生更大的写作兴趣。有条件的,最好面批。对于缺点多的作文,也要范读(当然是不指名,保护学生自尊心),让孩子有自己的评判:原来这样写不合适!起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作用。如教学生写一篇《我的同桌》,部分学生写到了拾金不昧,有一篇写同桌拾到一大麻袋的钱,刚说到这儿,很多学生就哈哈大笑,问其原因,说这是瞎编的,谁会有那么多钱?还不存银行会丢到大路上?太不可信了。就是在范读讲评的过程中,孩子们明辨是非,什么真情什么虚假,什么能写什么不能写,心目中都有了明确的区分。如每次作文都能进行一两节课的讲评,讲评后进行二次作文,那么,学生的写作水平就会扶摇直上。

总之,只要激发起写作的兴趣,教师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不间断指导,就会掌握写作技巧,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由“谈文色变”到“妙笔生花”,写出别出心裁、妙趣横生、脍炙人口的佳作。

参考文献:

陈华琴.浅谈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J].小学教学参考,2011(3).

上一篇:精彩区域,智慧游戏 下一篇: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及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