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题格式式教学的弊端

时间:2022-08-06 05:00:39

答题格式式教学的弊端

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的语言品析题是中考常有的题型,它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辨析、感悟和审美能力。“课标”也要求学生“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因为这类题型难度较大,学生不易把握,于是一系列简化学生思维的标准答题格式应运而生。这种看似减轻了学生负担的答题格式,严重误导了品味语言这一内涵丰富的重要语文学习内容。加上悬在教师、学生头上的尚方宝剑――中考的干涉,答题格式式语文教学竟主导了语文课堂的半壁江山。

尤其是毕业年级这种主导行为更是明显,教师常常会减少语文阅读欣赏,把阅读欣赏变成字、句的简析,采用考什么就教什么地做法,根据考点反复练习,成了许多教师的选择。“这句话运用了……的手法,写出了……”的答题格式,填满了学生的作业、试卷。这种答题格式式教学,助长了教育教学中的功利性,让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彻底变成了套用“公式”的低级行为。

如果教师一开始就抱着应对考试的态度,只要学生会答题格式即可,这种定位错误,必然导致教学的单调、乏味。对语文学习来说,这不仅浪费了时间,还抹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这种答题格式式阅读欣赏,严重扼杀了学生的真情实感,将他们与文学作品的激情碰撞化为乌有。被电视剧、漫画、手机包围的严严实实的学生,最缺乏的就是从文学作品中读出自己的感悟。他们头脑中充斥着大量虚拟的情感快餐,身为教师的我们知道,这种情感快餐只会如流星一般转瞬即逝,给他们提供不了什么“营养”。他们是多么需要从与文学作品的接触中,找回自己真实的情感经历啊。也只有他们自己亲历过的情感,才是他们成长的精神支柱。披情入文,神游其中,他们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相互交融,获得精神上的陶冶和感染,这才是文学欣赏的魅力。

已近不惑之年的我,读到教育类的文章时,常常会想起我的父亲。严格说起来,我父亲应该是一个文盲,因为他就进过几天扫盲班。但父亲教育我的一个事例,对我的影响却是越来越清晰了。那是我工作后的一件事。已经身为教师的我,一天中午一边扔着一块一元的硬币玩,一边走路上班,一不小心,硬币掉到路边的臭水沟里,我停留了一下,就直接上班去了。心理想,才一块钱,算了吧。我父亲当时正坐在路边与朋友聊天,他也看到了这一切,他什么也没说。下班后,我看到父亲正弯着腰在挖那臭水沟,沟边堆了一堆又黑又臭的泥巴。我问父亲干啥哪,父亲说:“一个小工挖一天沙也才一块钱。”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就因为是我亲身经历的事,但它对我的影响却是终身的。它和父亲在我的生活里,在我读的书中,一直不断地给予我养分,帮助着我的成长。所以我想说:放弃答题格式式的语文课堂,让学生真正从文学作品中感悟自我,还文学欣赏应有的内容!

上一篇:危机视角下中小学生体能发展的构建 下一篇:我的教学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