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长安”整合工作仍继续推进

时间:2022-08-06 04:11:17

“大长安”整合工作仍继续推进

在中国汽车企业兼并重组的浪潮下,徐留平和长安集团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也许远不止几家企业的整合这么简单,它的成败与得失对于整个中国汽车产业的示范意义或许更大。

年前,由昌河汽车轿车生产资质转移引发的停工风波闹得沸沸扬扬,对此长安在2月2日给出了官方解释,其核心内容是继续维持昌河汽车目前格局与未来发展不变,并同时加大对昌河汽车的投资。

2012年原本应该是长安完成对昌河、哈飞的整合之年,却在此时上演这一插曲,再次被推到舆论风口浪尖上的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留平对此次风波进行了回应,并对“大长安”整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战略进行了详细解读。在他看来,此次风波是企业在融合过程中所经历的不可避免的阵痛,但是“大长安”在整合之路上并不会被一颗石子绊倒。

长安与铃木的长期合作战略不会受到影响,同时长安福特马自达的分立重组也仍然会坚定不移地向前推进。“在中国汽车企业兼并重组的浪潮下,徐留平和长安集团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也许远不止几家企业的整合这么简单,它的成败与得失对于整个中国汽车产业的示范性意义或许更大。对此徐留平也坦言,”相对于资产、渠道采购等硬性整合的部分,兼并重组的难点在于软整合,即企业文化和管理体系的整合。

而这一切的核心,还是加快企业的发展,坚定不移地改革创新。

发展好昌河长安与铃木长期战略合作不受影响

Q:这次昌河铃木事件,您认为会不会对长安和铃木之间的关系产生一些影响?未来在战略上会不会更加倚重长安铃木,而对于昌河铃木的侧重有所调整?

A:长安和铃木的合作从1993年就开始了,长安铃木汽车公司1993年成立,1994年正式获批,到现在两家的合作已经有18年了。这么多年的合作,我觉得两家的关系总体上是很不错的,双方对于未来的合作方向都已经是确定的了,而这一个小的波澜对于长期的合作发展我觉得不会产生什么影响。第一,长安确定“两条腿走路”的战略,一个是自主,一个是合资合作,这一点是坚定的,我们和铃木的合作也是坚定不移的,第二,铃木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也是空前的,所以我认为对于长安和铃木之间长期战略的合作是不会有什么影响的,至于短期内有没有一些协调我觉得都很正常,但是总体上大的方面不会有什么影响。

关于昌河铃木,既然出现了这些意见,那么之前相关的一些工作我们就停止了,中国长安也做出了承诺,继续维持昌河汽车目前格局与未来发展不变,并同时加大对昌河汽车的投资。我们现在就是要进一步把昌河发展好,这是当前最重要的一个工作,把昌河发展好了,很多问题也就解决好了。我想这也是地方政府和员工们所关心的,也是中国长安和社会媒体所关心的。因为发展是硬道理,把这个企业做好了,才是核心。所以我们现在的着力点都是围绕这个主题展开。

Q:那么这件事情也涉及到了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修复,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长安也遇到了地方政府的GDP利益和企业的大方向发展之间的一些矛盾,接下来该如何去修复后续的关系?

A:其实原来的战略调整,理论上对地方的就业地方的GDP贡献,地方的税收是不会产生影响的。尤其是从昌河近几年的发展来看,从2009年的亏损7个多亿,到2010年2个多亿亏损,再到2011年实现了盈利,应该说是一直很好地向前发展的。当然在这中间有一些误解和信息的不对称,我个人认为:第一,中国长安有这个胸怀,不会对昌河的发展产生不好的影响;第二对于地方政府来讲,昌河发展不好了对他也没好处,我相信地方政府也会通过和长安的沟通,来支持长安把昌河做好。只有昌河发展好了,才有多方多赢的可能性。从最近长安和地方政府的沟通来看也是比较密切

比较好的。

Q:那新任的总经理将由昌河内部选举产生,未来长安对他的管理上会有什么创新的模式么?

A:昌河汽车作为长安旗下的子公司,中国长安对昌河汽车行使的管理是由法律所规定的,不是任何人可以随意更改的。所以长安对昌河无论是资产的管理,人事的管理、投资的管理,重大决策的管理,都是按照法律的规定、按照内部的管理模式来进行的,不会独创出一种模式,这是不可能也不会出现的。

Q:那么昌河的这件事对啥飞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或者说负面的示范?

A:这个不会,昌河的事件是极其特殊的情况下出现的,只要我们在这一过程中把方方面面的利益处理好、沟通好,不会对哈飞造成什么影响。企业的发展还是一切的核心,没有昌河的发展没有哈飞的发展,地方政府能得到什么?长安又能得到什么?对于员工来讲,他们关心的也是工作能不能得到保障,工资能不能增长,这才是最核心的。所以对于中国长安来说,他的着眼点还是提升经营、提升管理、加强投资,这才是核心。

“大长安”战略不变合资、自主、高端齐头并进

Q:那么经历了这些事件之后,尤其是在整个中国车市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之下,“大长安”的战略会有怎样的调整么?

A:整个企业的大战略,积极地进行自主和合资合作,这些都不会有变化,只会不断地加强,让它做得更好。

Q:在合资合作方面,长安这几年的动作很大,包括长安PSA的成立,还有“长福马”的各自发展虽然目前受到点影响,但是总的前景都很乐观,还有长安和铃木之间这么多年的合作也一直是非常好的。那么关于合资自主这一部分进展如何?关于自主这一部分长安曾说今年有15款车推出,那么相应的营销体系、配套体系建设方面怎样?

A:对于合资和自主我们也是一直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也是基于对市场的判断,中国的老百姓有对不同产品的需求,企业也应该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在合资方面,我们和福特的合作也在深度和广度方面不断加强;和PSA的合作也是基于近年来中国消费者对豪华车的需求不断上涨,长安PSA的豪华产品明年就会面世;铃木是以小型车见长,我们看到派喜的市场反响也很不错:和马自达的合作也在加强,包括新马自达3的投放,还有马自达后面一系列产品投放也都在加快当中。所以关于合资这一块,长安也是在不断加强加深与合作伙伴的合作层次。

关于合资自主,我们也是在不断地磋商,很快就能看到新的产品出来。关于合资自主我是倡导的,但是我认为必须以新的技术,新的产品为基础,不能新瓶装旧酒。具体的产品我不便透露,但是今年肯定就会看到一些成果出来。

关于自主,长安这几年在研发上也是下了很多功夫,在研发的步骤和布局上,我们坚持“先能力、后产品”,必须先有了研发能力,再考虑产品,如果只是一味地模仿别人,也许会有短平快的效果,但是长期来看还是有问题。所以长安注重能力的建设,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我们的投入最重要体现在产品上。长安这些年也是立志打造一批经典的产品来,应该说前期的一些产品有成功的,也有不太成功的,但是总体来看,无论是奔奔mini还是悦翔,这两款主力产品在细分市场上都是进入了前三名。同时在中级车市场上,我们今年有非常优秀的产品上市,C201这款车在去年法兰克福车展的亮相也受到了广泛好评,我们的经销商对它的评价也非常高。

我们引进的很多专家人才,再把我们自主的产品和国际上的产品进行对标之后得出的结论,我们的产品无论从性能,可靠性还是安全性能方面的评价都非常高。2010年我们就提出来。所有开发的车型不论是性能还是可靠性指标都是要和全球范围的优秀产品进行对比,这些产品在今年也都会呈现出来。今年长安汽车会在中级车,中高级车、SUV和跨界车领域当中都会推出一系列新产品,并且这些产品的动力总成也都是全新的,这也就是长安这么多年来在自主研发方面投入的成功的展示。

在营销领域,我认为我们的调整还是比较大的,一个是调整渠道,吸引优秀的经销商,包括对他们的关心指导也在不断加强,和经销商来分享我们的发展。第二个从渠道网点的布局来看,逐步在加强三四线城市和乡村的下沉,我们的自主品牌在这些地区具有更太的竞争优势。第三就是加强服务,我们也看到了国家层面三包政策出来了,这对生产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一块的工作量也是非常太的。还有就是服务层面,从服务网点要服务质量还有服务工程师的培训,去年我们微车加轿车大概有6―7万的工程师的培养。包括远程诊断系统也建立起来了。所以说服务方面的提升也是很太的一项工作。

Q:“大长安”去年的高端战略,今年会有什么进展么?

A:要把高端的品牌做好需要非常长时间的积累,简单武断匆忙地来做都不科学。长安汽车立志于这个战略已经有三十年了,作为一个企业一定要厚积而薄发,我们在准备工作上一定要充分,在这一系列重大步骤上,一定要慎重、扎实,少一些波澜。虽然我们的团队早就建立了,但我还是一直在强调,一定要扎实,扎实,再扎实。从长安来讲,第一我们很积极也很自信,第二就是要踏实,不能光靠嘴皮子功夫,这一过程中你的研发投入,人才投入,管理投入,都需要下笨功夫。

上一篇:由规模暴增营销加强结构变化进口车市场逼近质... 下一篇:解读欧意德背后的中国汽车零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