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武术动作与形态

时间:2022-08-06 02:28:08

浅析武术动作与形态

摘要: 作为在中华大地上生发出来的璀璨明珠――武术,以其自身独特的套路运动的特点深受古今人们的喜爱。武术套路在其演变过程中,具有深刻的民族文化积淀和广泛的社会发展基础,本文剖析武术套路的特征,以进一步地认识武术,从而使武术套路发扬光大。

关键词: 姿势 劲力 节奏 传神 结构 造型

前言

众所周知,武术是健身性、技击性和表演性三位一体并存发展的综合实体,就武术的表演艺术而言,它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极其广泛而深刻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基础,当从武术史学的角度去研究和探讨武术的产生与发展问题时,就会发现,武术在早期的发展过程中,很大程度上与中国舞蹈、杂技、戏曲等其它人体艺术形式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

先秦至两汉,是中国武术的萌芽时期。尤其在春秋战国这个思想活跃、百家争鸣的时代旋涡里,许多学者发表了丰富多彩的武术思想,从各自的哲学观点出发,提出了一系列范畴和命题,为整个中国古典美学奠定了哲学基础,也为中国古代武术特征的形成提供了成熟的条件。诸子百家,当推儒家美学和道家美学对武术的影响最大。儒家“仁者爱人”的古代人道主义思想,给武术之美罩上了一层伦理道德的光环,使武术的美与善紧密结合,最终形成了传统“武德”。而道家美学提出的一系列范畴直接渗入武术,使武术内涵深奥哲理,外显神意、气质。可以说,外儒内道,儒道互补,熔铸出武术的特征。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文化活动和技艺,它是在民族文化的不断积累丰富和繁荣发展中产生的,是随着社会的稳定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以及教育的发展而发展的。武术的表演艺术特性和观赏娱乐作用,在中国社会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得到了有效的发挥和提炼,遍及中国,吸引了世界。

武术的套路按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对应统一规律编排而成。其动作的特征,是以内在的精神气质为基础,主要表现内外合一,形神兼备;威武勇猛,节奏鲜明;起伏转折,快速敏捷;连贯协调,舒展大方。尤其讲究身体点、线、面的对比均衡和动作美的多样化统一。好的套路,讲究结构布局好,有一定难度动作,还要做到手、眼、身、步的协调配合,这是衡量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各种武术项目各有其独特的特点。长拳姿势舒展,轻快潇洒;南拳步稳势猛,刚劲有力;少林拳古朴紧凑,矫捷刚健;八卦掌身灵步活,姿态连绵;通臂拳发力透达,放长击远;形意拳简练质朴,短促有力;太极拳舒缓柔和,轻灵圆活,连绵不断如行云流水,紧而不僵,松而不懈。各种拳术的形神统一栩栩如生,都具有一定的艺术鉴赏价值。特别是场面开阔的集体项目,威武雄壮,加上节奏鲜明清晰的民族音乐和服饰的陪衬,更能给人以优雅舒畅的享受。

一、武术套路除了遵循技术形式的一般法则外,还用姿势、劲力、节奏、传神、结构、造型等要素来显示自己独立的特征。

1.武术劲力

武术是以武技吸引众多的练拳者,武术中的劲法和力度均以发劲和招势着眼。如长拳中讲“劲力顺达”,富有“寸劲”而出于含蓄,要求“起于腿,发于腰,顺于肩,摧于肘,达于手”,协调顺畅,力点清晰。许多拳种讲究发劲刚猛而纯透,有力而不僵,例如南拳特点是步稳势猛,套路中多短拳,擅标手,上肢功夫尤为突出,动作刚劲有力,很能表现出力量素质,富有“阳刚之气”。

2.武术动作

动作即架势和姿态。武术是很讲究姿势的,除了要体现攻防技术的含义外,还要讲究动作的骨法,动作要求规格,姿势优美。拳谱中讲,“五体称”四肢与躯干五条线充满骨力,这五条线就象写字一样结构要匀称、工整、撑拢张展,或勾扣翘绷,无一处松软,呈现一幅健美之势。

3.武术结构

武术套路很讲究结构。结构的艺术性和编排意图常孕育着审美理想。中华武术精英在长期的实践和表演中,不断地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吸取素材,经过高度的概括和集中,创造了各式各样的套路,体现了武术的结构美。一种套路结构,首先要有完整性,如何起势,如何表现高潮,如何收势,都要精心构思,反复推敲,犹如一首完整激昂的乐曲,起伏跌宕。其次要符合技击规律,注重虚实、高低、轻重、开合等变化,以及布局上的往返穿插、迂回转折,都要符合攻防原理,武术套路无论是拳术、器械,还是对练、套路,都是从武术的实践,健身和审美的要求出发,按照自身的规律编排而成的,由于它的结构严谨,布局完整,内在逻辑性强,也充分体现了武术的美学特征。

4.武术神意

武术运动尤为重视精、气、神的作用,神意列为“八法”之内,讲求形神兼备,心动形随,意发神传,运用这一技术手段才能符合武术之规矩,还能使人看到这一艺术手段的美感,创造传神之美,并不知不觉地进入和谐的意境美中,武术动作所表现出的气势、神采,渗透出一种坚韧不拔、机智勇敢的精神美,使人忘我入境,能引起观众与表演者的心理上的沟通,产生内摹仿。正因为如此,神意是武术艺术中一条重要的美学规律。

二、武术的表现形式在武术技术动作中充分体现出以下特点。

1.刚柔相济

刚柔相济是指武术动作在力量和速度上的变化。这种变化在人们的视觉上造成了形象上的差异,即刚与柔的显现。然而这种变化不单表现在外部形态上,而且表现在人们内在情感在力度上的变化上。可以说内在情感变化是外部形态变化的基础。

武术的刚柔相济,贯穿在全部套路之中,形成了特有的层次分明、虚实相间、动静相合、紧凑连绵、起伏跌宕的风格。如翻子拳的动作勇猛激烈,密集灵活,其势如暴风骤雨,风卷残云,给人以雄浑、劲促、刚健的感觉,而八卦掌的步法灵活,身姿轻盈,其势如流水浮云,清风徐来,使人感到舒展、轻灵、柔美,明显地表现出武术的刚柔的特点。

2.虚实转化

武术动作中“虚”是指动作的变化过程,“实”是指变化的重点和结果。人们感情和力量蕴藏在这一变化的过程中。“实”是情感的高潮和飞跃,又是速度和力量的最高点“虚”是感情和力量的积累。没有虚也就无所谓实,没有实也就无所谓虚,一个动作的完成就是虚实互相转化的过程。武术的虚实是相辅相成的矛盾统一体。武术的虚实变化,不仅表现在外部形态的变化上,主要表现在意念和情感的变化上。这个过程瞬间万变,难以捕捉。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莫测,这就是武术动作的特点,构成武术特有的动作。

3.动静相间

“动迅静定”这是武术动作又一鲜明特点,武术的动是指情感和力量的外部运动;“静”是指情感和力量的内部运动,静是相对的,动是绝对的,静和动是相对和绝对的对立统一。

武术中的动,可表现为激烈的勇猛形式,也可表现为舒缓的柔慢形式,激烈勇猛如蛇龙入海,掀起连天波浪,舒缓柔慢则如莺飞蝶舞,流水潺潺,武术中心静,或如青松傲雪,或如春闺望月,或如洞底芙蓉,给人以恬静、舒适之美感。尽管武术流派众多,各种套路千姿百态,绚丽多彩,但对动静都有具体的形象要求。像查拳非常强调“行如风,站如鼎”,华拳十分讲究“动如奔獭,静如潜鱼”,形意拳要求“动静相间,节奏分明”,八卦掌注重“掌如穿梭,动静圆撑”。就连全套神速迅变一气呵成的翻子拳也有“行如风雷动似雨,坐似泰岳静如山”之说,而劈挂拳也是“动有法,静有形,以静如动则有法,以动如静则有形”。拳拳套套表现出武术动作的动静之势。

结束语

武术套路要发展,离不开武术科学理论的指导,这已是当代武术界的共识,我们需要武术科学化,需要在理论上对武术套路的发展作出应有的科学阐述和指向,为此,我们呼吁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加大武术套路的科研力度,使我国这项优秀的文化遗产更加科学、完善,以丰美的姿态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戚继光.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

[2]喻得桥.21世纪武术运动发展战略构想、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4.

[3]陈照奎(传授).马红――陈式太极拳拳法拳理[J].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1.

上一篇:在体育教学中提高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策... 下一篇:如何利用音乐来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