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本的阅读过程与心理表征的构建

时间:2022-08-06 12:58:30

电子文本的阅读过程与心理表征的构建

[摘 要] 文章探讨了电子文本与纸质文本在阅读方式、阅读体验和心理表征的构建等方面的差异。与纸质文本相比,电子文本使阅读行为更积极主动、阅读更接近现实生活;电子文本可以为读者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沉浸”,也更有利于文章基础表征和情境模型的构建。电子文本给我们带来的是写作、阅读和思维方式的革命。

[关键词] 电子文本; 心理表征; 阅读方式; 现象学体验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郭淑斌(1971—),女,广东汕头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文本阅读的实证研究。E-mail:。

一、前 言

技术的进步不断改变着我们的阅读方式,印刷品正在逐渐被新出现的设备和技术平台所取代。然而,当我们手捧书籍的情景被手握PDA、iPad、移动电话,或其他设备的情景所代替的时候,被改变的可能不仅仅是文本的物质载体,还包括我们的阅读习惯、阅读体验、阅读模式,甚至可能还包括我们的认知方式。[1][2][3][4][5]这一切改变挑战现有的认知与学习理论的研究成果,也引发了新的阅读理论研究。

“电子文本”有时称为“数字化文本”,通常指的是基于计算机的非线性、可交互的文本,文本的组块或文本的段落通过链接相互联结,文本的媒体可以包括文本、图片、视频和声音。文本的链接有时是明确的,如选择键“上”、“下”或“下一页”等按钮;有时,链接是不明确的,只是以一个词语或短语呈现,如呈现在小说“爱尔兰咖啡”的窗口里,或位于“三国演义”故事中某个地图的上方。一般情况下,这些链接不会提供关于下文情节如何展开的指引,读者可以在阅读中自主地决策,自行选择链接。

数字化技术改变了线性时代对阅读和书籍的定义。在数字化时代,阅读的内容不仅包括文本,还包括图表、声音、动画及其他各种类型的符号,线性文本时代对阅读的定义已经不适用了,因此,“阅读”可以被定义为“阅读是一个给符号建构意义的过程”。相应的,“书籍”的概念也应该是“已出版的相关页面或屏幕” 。[6]这些改变要求读者发展新的解码技巧,或者发展新的阅读形式或“超阅读”能力。我们需要了解,基于纸质文本阅读研究的阅读心理表征理论是否可以解释电子文本的阅读过程。电子文本阅读的心理表征水平、心理表征建构过程、先前心理表征对当前阅读的影响等,都是未来值得研究的领域。本文将讨论电子文本的物质支持系统对阅读过程的改变,以及由此带来的阅读体验和心理表征构建的改变。

二、电子文本的阅读特征

(一)电子文本模糊了读者角色与作者角色,电子文本的阅读行为更积极

电子文本的出现,使读者的角色发生了质的改变。

第一,电子文本的技术优势使文本充满了未知的乐趣。强大的超链接功能不仅使作者的创作突破了线性空间的限制,也可以让读者在非线性的文本空间里自主选择阅读路径,自由地改变文本的内容,在阅读中同时享受创造的乐趣。以小说为例,在传统印刷小说中,以主角为核心展开的故事具有自身的逻辑。例如,一个以车祸开头的故事,我们自然而然会想知道当事人是否受伤、是否得到救治。但在超文本小说中,链接的节点可能会展开另外的线索,如出事现场正好有另外一个角色,有个节点是介绍这个人物的性格和经历,或者是这个角色的人物关系等;或者出事点旁边正好有家著名餐厅,链接可以找到与这家餐厅有关的故事。因此,我们阅读的文本是不稳定的,选择的链接不同,读到的故事就会大相径庭。如此一来,读者可以通过点击来决定故事的发展,决定文本的内容,而且可以在不同时间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文本。阅读变成了一个充满探险乐趣的过程,阅读行为变得更积极,阅读过程可以完成一些原本应该由作者完成的任务,阅读过程包括了写作过程,增加了更多的选择和决策。这种增加了的读者控制感改变了读者与作者的关系,改变了阅读的过程,最终也将会改变写作过程。

第二,电子文本的创作方式改变了作者的主体性地位。传统的纸质文本是在作者完成了整个作品之后,才有机会与读者见面。读者与作者在时间和空间上是相互分离的。所以纸质文本的作者与读者的交流是滞后的。电子文本可以在未完成的状态下通过网络与读者见面,邀请有兴趣者参与创作、参与评论,作者可以通过文本点击率和在线评论实时地了解读者的反馈。这种即时的互动交流不仅改变了文本创作过程,还改变了作者与读者的角色界限,读者不再被动地接受和阐释文本,而是可以主动地构建文本。

因此,电子文本的读者与纸质文本的读者相比,阅读行为更积极、更主动,其角色与作者的角色相互交错,阅读行为与创作行为同时进行。

(二)电子文本阅读路径更自由

电子文本的链接功能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大程度的自由。链接功能使文本具有非线性的特点,这种特点使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特定需要调整阅读顺序,收集更符合自己需要的信息。因此,电子文本可以为读者提供多样化的阅读路径,可以更好地满足读者不同的认知需要。

自由的阅读路径还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本。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会构建框架和调整框架。阅读开始时读者就会作出初始的假设和联想;当阅读到某个段落时,如果发现了新的信息或新的观点,读者就会思考文本的框架是否需要调整。当读者在思考文本框架的时候,可能需要文本本身内容以外的信息。这时,文本的链接可以提供补充的信息。电子文本的文本内容通常由两个部分组成:文本主体和补充信息。补充信息可能包括下定义、导语、相关图片,或者其他相关的网络资源。当读者需要新的信息的时候,常常可以通过超链接的帮助,搜索到相关的信息,便于读者检验原有的假设或对原有的框架进行调整。这种支持对于缺少背景知识的读者而言帮助更大。

(三)电子文本的阅读注意更持久

心理学家认为,当注意力减弱的时候,我们会想方设法重新激活(重燃)注意力。这是一种自然的心理倾向,我们天生就会通过各种办法来维持注意。在阅读纸质文本的时候,如果注意力下降,我们很可能放弃阅读,或者通过我们自己的意志努力使我们继续阅读行为,因为纸质文本的内容、物质支持和技术平台没有给我们提供可以选择的刺激,我们别无选择。而在阅读电子文本的时候,我们可以很方便地获得新的信息,比如按一下按钮,点击一下鼠标,或者触摸一下显示屏,屏幕上的内容立刻刷新,这种阅读完全不同于纸质文本的阅读。我们可以点击鼠标或触摸屏幕,轻易地转换阅读内容,因此可以不断给我们提供新的刺激。这种乐趣是一种正强化,鼓励我们不断继续阅读行为。由于电子文本技术上的优势,使我们在阅读电子文本的时候注意更持久。

在技术更新的历史中,每一次印刷技术的进步都会带来阅读方式的改变。在图书出版和传播技术落后的时代, 阅读对象仅限于少量图书,阅读的过程强调朗读、吟诵和精读。随着印刷术的发展, 图书急剧增多, 阅读从精读走向了泛读, 从朗读、诵读走向了默读、速读。现在,电子文本的读者更多的则是浏览和选择。阅读方式的改变势必会带来思维方式的改变。

三、电子文本阅读的现象学体验

(一)电子文本改变了阅读过程的感知觉体验

所有的阅读都是多通道的体验。当我们阅读纸质文本的时候,需要灵巧的手和手指的配合。手指触碰纸张所产生的触觉是阅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阅读电子文本只需要点击或滚动,尤其触摸屏的不断改进,使阅读对手指灵巧性的要求越来越低,这与纸质文本带给我们的触觉体验完全不同。我们在阅读纸质文本的时候,我们确确实实地接触到文本的物质载体,而阅读电子文本时我们并不能确切地知道实际的文本在何处。这不仅是物理上的差异,而且是现象学上的差异。因此,这不仅是媒体研究者应该关注的问题,更应该是哲学家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从阅读研究领域的总体情况看,研究很少考虑到物质的问题。尽管有少量的研究提及数字化阅读中的多感觉体验方面的问题,[7]但至今仍没有研究真正地探讨这个课题。我们需要一种新的意义理论,讨论不同物质对阅读的影响,以及不同特性的物质与身体的生理接触所产生的意义。感知觉的体验是阅读产生的心理表征的一部分。随着数字化阅读设备和技术平台的涌现,研究者已经开始从认知和心理工程学的角度来探讨人—机交互的问题。

(二)电子文本的叙事方式提供了阅读的现实感

电子文本的非线性的叙事方式、随时可以转换到另一个文本、开放性的故事结局等特点与现实生活非常接近。我们从小阅读线性文本,听童话故事,长大后看电影,看情景剧,这些经验使我们习惯于认为事情的发展有一定的线性逻辑,事情总会有一种结局。但是,现实的真实并非如此。现实生活更像是由以各种事件为节点组成的一种网状结构,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系相互交错,互相影响,难以确定事件的线性关系;每个事件的发展进程往往是有无数的可能性的,某个选择可能会让事件进入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发展过程,就像点击可能会令文本转换到另一个文本一样。而且,真正的生活是难以确定结局的。看起来,与纸质文本相比,电子文本的叙事方式与生活的真实更接近,电子文本阅读所培养出来的认知方式可能更有利于对真实生活的认知。

(三)电子文本提供了多样化的“沉浸”

“沉浸”常常是我们阅读的乐趣所在。如果对“沉浸”进行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阅读电子文本所带来的是与纸质文本阅读不同的“沉浸”。如果说纸质文本给我们带来的是现象学的“沉浸”,那么电子文本给我们带来的则是技术上的“沉浸”,正如在玩虚拟装置、计算机模拟或者在玩电子游戏的时候我们所体验到的那种沉醉。这些技术或材料、设备创造并且支持了一个虚拟的、虚构的世界,数据手套、耳机等设备给我们提供了触觉反馈,提供了炫目的图像,提供了可以无缝和快速运动的条件,还有的设备给我们提供力量感。这种由技术和设备所创设的世界不同于通过我们想象等心理行为的努力所创造的世界。在阅读纸质文本时,我们通过自己心理的和认知的能力,从文本的符号表征中构建一个虚拟的、虚构的世界。而数字化技术精确、高效的人机互动提供的是另一种沉浸。电子文本拥有纸质文本所没有的技术优势。电子文本的多媒体技术可以增加文本的表现力,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电子文本的组成也更多样化,它可以由文本、图片、动画和声音组成,阅读过程不仅需要视觉和触觉,还需要听觉,有时甚至需要嗅觉。阅读过程变成了更多感觉通道参与的过程,读者的阅读体验可能更多元化。另外,电子文本支持多重链接,支持读者自由选择,自主决定文本的进程,读者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了主动的控制者,这种角色的转变也为读者提供了另外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四)电子文本阅读挑战传统的审美体验

阅读过程中,读者不仅会对文本符号进行语义解码,而且会产生相应的社会心理,这两个过程都带着读者的联想、体验和情感的烙印。如此,文本的语义线索促进读者和文本之间的互动,读者的阅读赋予文本生命与生机。从阅读的目的来看,阅读可以分为两种:一种着重于读者可以从文本中获取信息,称为“传出”的阅读;另一种是“唯美”的阅读,读者关注的是由文本所激活的联想、情感、记忆和体验。[8]任何文本,不管是数学教科书还是徐志摩的诗歌,都可以进行获取信息的阅读或唯美的阅读。阅读的出发点不同,会获得不同的结果。当然,对数学教科书进行唯美的阅读肯定不会得到奖赏;同样,只从诗歌获取信息显然也是不讨好的。这就是电子文本阅读所面临的纠结。读者要考虑自己在阅读电子文本时应该采取的立场。显然,用获取信息的立场来阅读《简·爱》是不合适的。但是我们的先前经验会使我们一坐到计算机前进行阅读的时候,就会采取获取信息的立场进行阅读,很难进行美学立场的阅读。

电子文本的出现,可能需要我们重新审视阅读的唯美立场,或者需要我们重新定义阅读的美学体验。对于电子文本的作者和电子文本载体的设计者而言,如何培养电子文本阅读的审美体验是未来需要考虑的问题。

四、电子文本的阅读心理表征

Kintsch认为,文本阅读过程的实质是读者在头脑中构建起一个关于文章内容、层次及主题的表征系统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包括对逐个的词和句子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将当前加工的信息与先前信息进行整合,形成局部和整体都连贯的心理表征。[9]为了更好地进行分析,Kintsch把文章的心理表征分为三个层次的表征:表层编码、文章基础表征和情境模型。表层编码包含文章语句的解析,表征的是文章中字、词、短语以及它们之间的语言学的关系。通常,文本阅读研究的心理学家对表层编码不太感兴趣,他们的研究重点是文章基础表征和情境模型。文章基础表征是由命题及其关系构成的文章语义结构水平。文章基础表征保持文本的局部连贯。情境模式是深层次的表征,读者要提取自身知识和经验的某些节点,与文章命题网络的节点建立联系,从而形成整体连贯的心理表征。情境模型是读者根据先前知识对文章基础表征进行解释和完善。情境模型的建构除了文章内容外,还需要利用更多的知识,包括读者关于语言的知识,关于一般世界的知识,关于特定的交流情境的知识,等等。各种知识与命题相互作用和整合,就形成了读者对文章的理解,即生成情境模型。

Kintsch把形成文章心理表征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建构阶段和整合阶段。在建构阶段,读者生成文章基础表征。文章基础表征是一个原始的、丰富的,但整体上可能是不连贯或矛盾的表征。在整合阶段,读者会排除不合适信息,激活相关背景知识,建构合理的节点间的关系,最终产生一个高度整合、连贯的模型。建构阶段和整合阶段并没有明显界限,建构的命题网络一旦形成,整合就会开始,而且这两个阶段在整合阅读过程中循环反复。

从构建阅读心理表征的角度来讨论电子文本的阅读绩效,可以发现,电子文本在构建心理表征方面与纸质文本不同。

(一)电子文本阅读的文章基础表征构建

文章基础表征的研究者多采用阅读后的事实信息回忆成绩作为指标,来测量读者所形成的文章基础表征。

有学者认为我们关于这本书的记忆表征既包括内容,也包括它的外部形态,两者互为记忆提取的线索;我们会在回忆起书的内容的同时回忆起书的外部形态,而书的外部形态也可以为我们提供内容的回忆线索。电子书籍打破了内容与形式一一对应的框架,用一种设备储存大量的不同的文本。这种文本的物质支持系统的特点是所有的文本的外部都以PDA或iPad的外观呈现,文本外部形态的个性特点消失了。《教育心理学》和《鲁宾逊漂流记》的外表看起来完全一样,书籍的外部形态很难给我们提供任何外部记忆线索。

但是,由于电子文本通常是跨媒体的,因此需要更多的感觉通道的参与。多通道的参与意味着与纸质文本相比,电子文本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多的记忆线索。已有实证研究证明,电子文本在阅读的回忆成绩方面优于纸质文本。张智君将240名被试分为四个组进行阅读实验,对四种条件下(超文本有图、超文本无图、线性文本有图、线性文本无图)的阅读回忆成绩进行比较,结果发现,“阅读超文本的被试与阅读线性文本的被试在信息保持量上存在显著差异,超文本组被试的阅读成绩要优于线性文本组”。[10]因此,电子文本在阅读的信息保持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二)电子文本阅读的情境模型构建

除了记忆线索方面的优势之外,有研究者认为,电子文本还可以为读者带来其他的好处。Jonassen认为,电子文本是一种好的学习方式。[11]他认为,学习是通过习得新的概念和构建概念间的新关系从而逐渐改变知识结构的过程。读者的先前知识为构建新知识提供了框架。如果文本结构符合先前知识的框架,学习效率会更高。电子文本可以由读者控制,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阅读顺序、灵活组织信息、快速检索所需资料,从而生成个性化的文本结构,这种文本结构符合读者的内在语义网络,因此可以促进学习。

在情境模型构建方面,相关的研究结果表明,超文本对情境模型的构建有积极的影响。Eveland等人对线性文本阅读和超文本阅读的情境模型构建进行了对比研究。[12]Eveland用概念关系来测量情境模型的构建情况。他们的研究发现,超文本读者在评价概念关系方面的成绩优于线性文本的读者,表明超文本在帮助读者形成文本的情境模型构建上具有一定的优势。相似的支持来自关于超文本中的链接的研究。Jonassen和Wang研究了弹出窗口对阅读理解的影响,发现如果弹出窗口提示的是目标内容时,可以促进理解。[13]Boron等人比较了不同类型链接对阅读的影响。[14]他们的研究发现,如果链接标记提示了节点间信息的层次关系,有助于情境模型的建构。还有研究表明,对于背景知识比较缺乏的读者而言,含有超链接的电子文本可能更有帮助。Potelle和Rouet的研究发现,如果采用层次结构图来设置导航,有助于低知识水平的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本,在回答推理问题时比阅读线性文本的得分更高,表明有恰当的导航设置的超文本可以帮助低知识水平的读者构建更优良的情境模型。[15]

具有超链接的电子文本在帮助读者构建情境模型方面的优越性可能源于电子文本可以在多种信息之间自由转换,可以链接文本之外的大量信息的特点,这种特点可以为读者提供文本自身内容以外的知识,读者可以在自身的背景知识框架内对更多的知识进行整合,情境模型中的概念关系可以更准确,在广度和深度方面也可能更好。当然,这种优越性的体现必须以不增加信息冗余为前提。

五、 结 语

技术的日新月异会让我们心驰神往。电子产品越来越强调用户体验,电子阅读器在设计上正力求在体验方面达到与纸质文本相似的用户体验。要预测未来会在什么样的物质支持平台上阅读文本依然为时过早。电子读物带给我们的最大挑战应该是它的文学形式没有遵守我们传统的运作规则:作者、作品与商品。从趋势看,电子读物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会越来越重要。随着电子读物的日益成熟,我们可能会发展出适合数码环境的独特的修辞、语法和各种叙述手法。我们也将发展出适合电子文本阅读的解码技能,体验新的阅读乐趣。可以肯定地说,电子文本的出现,必将带来阅读方式和写作方式的改变,也必将带来思维方式的改变。

[参考文献]

[1] DeStefano, D., LeFevre J-A.. Cognitive Load in Hypertext Reading: A Review[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07, 23:1616~1641.

[2] Corbalan, G., Kester, L., van Merrifnboer. J. J .G.. Selecting Learning Tasks: Effects of Adaptation and Shared Control on Effeciency and Task Involvement[J].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08, 33: 733~756.

[3] Wirth, J., Künsting ,J., Leutner ,D.. The Impact of Goal Special city and Goal Type on Learning Outcome and Cognitive Load [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9,25:299~305.

[4] Niederhauser, D. S., Reynolds, R. E., Salmen, D. J. et al. The Influence of Cognitive Load on Learning from Hypertext [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2000,23(3):237~255.

[5] Kintsch ,W.. The Role of Knowledge in Discourse Comprehension: A Construction Integration Model[J]. Psychological Review, 1988, 95(2):163~182.

[6] Lamb,A..Reading Redefined for A Transmedia Universe[J].Iearning & Leading with Technology,2011,(12):13~17.

[7] Back, M.. The Reading Senses. In G. Liest_l, A. Morrison & T. Rasmussen (Eds.), Digital Media Revisited: 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 Innovation in Digital Domains[M]. Cambridge, MA: MIT Press,2003.

[8] Douglas, J.Y.. The End of Books—or Books Without End? Reading Interactive Narratives[M]. Ann Arbor, MI: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2000.

[9] Kintsch, W.. The Use of Knowledge in Discourse Processing: A Construction- Integration Model[J]. Psychological Review, 1988, 95: 163~182.

[10] 张智君,沈昉,朱伟,江程铭.先前知识、超文本层次深度和类型对低结构化信息搜索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3,26:680~683.

[11] Jonassen,D. H.. Hypertext /Hypermedia[M]. Englewood.

[12] Eveland, W. P., Cortese ,J., Park Hetal. How Web Site Organization Influences Free Recall, Factual Knowledge, and Knowledge Structure Density[J].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004, 30(2):208~233.

[13] Jonassen ,D., Wang, S.. Acquiring Structural Knowledge from Semantically Structured Hypertext [J]. Journal of Computer-Based Instruction,1993, 20(1):1~8.

[14] Baron,L., Taguesutcliffe,J., Kinnucan,M.T. et al. Labeled, Typed Links as Cues When Reading Hypertext Documents [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1996, 47(12):896~908.

[15] Potelle,H., Rouet,J.F.. Effects of Content Representation and Readers Prior Knowledge on the Comprehension of Hypertext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 2003, 58(3):327~345.

上一篇:《中国音乐教育》总目录 下一篇:基于移动学习感知变量的远程学习者聚类研究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