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爱 敲开问题生内心世界的大门 班主任个案分析

时间:2022-08-06 12:05:31

用 爱 敲开问题生内心世界的大门 班主任个案分析

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德育工作中最令班主任头痛的是转化“问题生”,转化“问题生”是老师所肩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教育工作者不容推卸的责任。下面就谈谈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如何把 “问题生”转化为优生这一典型案例。 2009年9月,我所接的高二(15)班是个音乐班,音乐班一直被大家认为是不折不扣的“差班”,学生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纪律观念比较淡薄,所以心里难免有点畏惧。刚一进班有个学生小a, 这个学生在我见到他的第一眼就觉得他有些特别。别的孩子对于新的老师,都有些畏惧,最起码是很有礼貌的,而他确是一种玩世不恭的架势,这让我有种很不舒服的感觉。开学之初,他早上经常迟到、旷课,对学校的一日常规无动于衷,而且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完成情况也不是很好。在以后的一个月里,也会有学生来反映他喜欢欺负同学,甚至由于某个同学的玩笑就大打出手。另外从他以前的班主任那里了解得知他还有很多不好的习惯。听了这些事情,让我很震惊,使我意识到了小a就是我从事班主任工作以来遇到的第一个难缠的对手,于是在心中暗暗地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他引上正道。

要纠正一个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首先要寻找其问题的症结所在,不同的同学所处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不同,其不良行为养成的原因也是不同的,我简单的分析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教育原因 小a出生在农村,家境比较贫寒,为了养家糊口,父母都在外面打工,一年很少回来几趟,偶尔他们回来一趟也是来去匆匆。因此父母和孩子交流机会很少,他们无法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无法做到和孩子真正的沟通。小a从小与年迈的爷爷、奶奶住在一起,平时爷爷、奶奶很少过问他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他也不愿主动与爷爷、奶奶交流,所以他感觉不到来自家庭的温暖。另外,偶尔在学校发生了一些错误时,爷爷、奶奶的情绪过于激动,处理方式过于偏激,没有过多的考虑到孩子的真实想法,也没有给他太多改正的机会,而是对小a过多的责备,有时也会动手打他。虽然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这样做却深深的刺伤了他的心。 二、行为习惯和心理原因 小a同学的学习成绩在开学之初就不稳定,不是他不想学,也不是他不上进,主要是因为他有多动的毛病,凡是在他视线内的,都可能成为他的玩具。上课的时候他会一边听课,一边摆弄着周围的东西;他会一只手放在上面写字,一只手放在下面,勾勒出他理想的人生轨迹;听课的时候,他会因为想到有趣的事情而露出会意的笑容,还自我陶醉在其中。他会把在班级里做的一些奇怪的动作或是欺负同学的事情,看作是自己炫耀的资本等。 三、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现代社会是个信息化的社会,人类获得信息速度之快,可谓惊人。但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还没有能力辨认哪些信息是有用的,哪些是没有用的。上网可以说是最遍及的信息获取渠道,在没有家长的陪同下,孩子会上一些不健康的网站或玩一些网络暴力游戏,这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健康发展。比如,小a喜欢把欺负同学当做是自己的乐趣,这就是沉迷于网络游戏所致,他想体会一下现实中“做老大”是什么感觉,然而他却没有想到会有怎样的后果。想到这里,我不禁要问,都是孩子的错么?

四、教师评价误区

教师总是认为,有小a在班级是很让人头疼的,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把他请到办公室里,麻烦不断,学生怨声不断。对于这样的学生,任何教师都会盯着他的缺点而不会发现他的亮点。只要想起他,老师就会想到他的固执和顽皮。因此,多半老师处理这样琐碎的事情时缺乏耐心,草草了事,这样对于小a来说是不起什么作用的。而且当班级有什么事情发生的时候,老师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这也无形中给了小a一种反面的暗示,也让他在心中有了阴影。其实,小a这样行为的形成,不能不说是家长、老师教育的缺陷以及班级不正确的舆论的“功劳”。如何客观评价、科学评价像他这样的学生,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所以,对待小a要有一颗宽容的心。他的不良行为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不要看见学他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就不能容忍,更不能带着有色眼镜去看这些学生,视这些学生为另类人物,动不动就发脾气,指责他,而应该理性分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心平气和地指出其利弊是非,让学生自己认识错误。

通过对小a不良行为养成原因的分析,针对其特殊情况我也制定了一些具体的策略,如下: 一、因地制宜,找准切入口 教育不光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所以这里涉及到的不止我一个人,它也包括学生的父母,原来的老师和同学等等。如何扭转小a的观念?那就是让他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比如,在教育小a的过程中,我发现以往的“冷、训、骂”等不良教育的影子在他身上还有反映。于是我通过各种途径和他的家长、同学和任课教师交流,征得他们的支持。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一起总结和反思,寻求最佳转化方案。最后我们一致认为:先让他多走进集体活动,让他搞好同学关系开始,以“先让他感觉到集体的温暖”为突破口。有时我也会和他们一起搞活动,来有意亲近小a,我会有意的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也会通过作业写一些鼓励的话,以此来拉近和他的距离。“情、理、导、引”是我常用的方法,而我的工作重点也放在这个方面,效果还不错,渐渐地小a 已经可以和我说些心里话了。 二、奖惩分明 在教育的过程中表扬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没有必要的批评是万万不行的。相信这样简单的道理,每个人都懂,对于一般的学生这样的方法使用没有什么先后顺序。但是对于小a这样性格偏执的学生来说,一定要注意“奖”和“惩”的顺序。如果是“惩”在先,势必要引起他对你的敌意,很难和他沟通,对于以后的思想工作就很难开展。于是我采用了“奖”在先的原则,可以先把他捧在手里,让他感到他在老师和同学中间很有“面子”,也会树立他的自信心。记得有一次,我批评了一位同学,我问小a为什么要批评他,小a说:“他说我。”我又问:“他为什么说你?”小a这时不说话了,我先对另一个学生做了自我批评,“同学向你借东西,为什么不能帮帮他呢?相信小a可以把你的东西保护好的,而且也会按时的交还给你的。”这些话听起来是表扬他的,其实我是再提醒他这件事其实是由他引起的。当我说这些话的时候,我发现小a低下了头,于是我又把话锋转向了小a,委婉的批评了他,当我说完这些话,小a不再说什么了,主动向那位同学道歉。当我看到原本一位高傲的学生真心的低下了头,我心里感觉到了一丝安慰。通过这件事,我们之间树立了良好的关系,可以以一种朋友的口吻来要求他,相信他就不会对老师或是家长产生敌意,这样才能更理智的处理问题。后来听说小a有一次因为生病没有按时完成作业,不敢来学校,一定要完成后才来上学,知道此事后,我很欣慰,因为我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他的觉醒。之后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我说并且希望同学们也学习他的精神,相信他会在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许声中做的更好。 三、力求多方教育 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有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有内在需求的动因,学生成长就会少走弯路。从我的教育经验和许多成功案例中我深深感到,只有有了良好的家庭-学校-社会三维教育网,才会真正形成教育合力。如何做到这一点?首先,要经常与家长多交流,了解情况,制定正确的教育方案;其次,不吝啬对学生赞美的话,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那些行为偏差生,给他们机会去改正;再次,不放过学生细小的错误,发现问题立刻解决,绝不姑息等等。总之,面对那些具有任性、自私、专横等不良行为的学生,教师或家长绝不可轻易下结论,过之甚至会酝成悲剧。因而,对这类学生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容易造成对抗情绪和逆反心理,不利转化。从小a身上,我发现,教师或家长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表现上,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优点和特长。更多地加以渗透性的教育,多旁敲侧击,使之一步步放开自己心绪,慢慢地转变看待周围事物的不正确思想,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一点点感受大家给他的善意。

教育家斯宾塞指出:“正确地进行教育,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而是一个复杂和困难的任务。”要做到正确有效地教育具有不良行为的学生,那是一个更为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因此我们班主任还要进一步研究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方法,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也许学生的心门并没有紧锁,而是我们没有找到打开它的方法,相信“爱”就是开启这扇门的力量。

上一篇:论英语教学中学生自卑心理的成因及转化 下一篇:浅析改革传统大学课堂教学方式 培养学生创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