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组合作、自主探索式学习的实践

时间:2022-08-06 09:31:59

关于小组合作、自主探索式学习的实践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基础教育的课程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改变学生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随着课改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然而,反思却让我们清醒的看到,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也透射出放任c浮躁,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实践呢?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标;小组合作;自主探索实践

随着课改的深入,基础教育的课程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其中数学的教育尤为重要,通过学习数学,可以有效开发儿童的潜能,运用探索、实践等方式锻炼儿童的自主能力。使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了“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了“自主活动”,“亦步亦趋”变成了“合作探究”,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并成为学生张扬个性和生命涌动的乐园,这一转变确实令人惊叹万分。然而,反思却让我们清醒的看到,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也透射出放任与浮躁,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实践呢?在一次课堂技能大赛中,我抽到了“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用字母表示数》第一课时”的内容。我通过对数学课程中关于字母表示数部分具体要求进行认真研究,对怎样“注重、强调让学生充分体验和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进行详细规划,并合理设计教学方案。以下结合自己在课中所作的几点研究,谈一谈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的感受:

一、让学生利用所学探究新知

新《课程标准》强调“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对此,我安排学生用已学过的找规律知识来解决例1的内容。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可以用符号和字母表示具体的数。是学生初步感知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同时,我又出示探究报告单,让学生合作、探究、完成填写。从而使他们知道字母还可以表示运算定律,并且简明易记,便于计算。

二、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课本是学生了解世界的窗口和工具,数学老师要让学生主动地去接触、使用这个窗口和工具,让学生在读课本的过程中接受信息,并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去解读这些信息。学习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离不开学习主体与课本之间的交互作用。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过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所以我采取的方法是让学生自学课本,然后针对学生自学时普遍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这样学生通过自学,凭借自己的力量来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主体作用。

三、给学生创设思考空间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课堂上教师应该大胆放手,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通过自学、思考、讨论、合作交流等活动,发现规律,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性和潜在的创造力,促进个性发展。

四、在游戏中练习巩固新知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在练习的内容的设计上是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运算定律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让学生在不同层次的实际问题中逐步加深。在练习的形式上是形式多样。有填空、判断、诵读儿歌等。特别是在做儿歌练习时:“1只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2只青蛙( )张嘴,( )只眼睛( )条腿;3只青蛙( )张嘴,( )只眼睛( )条腿;n只青蛙( )张嘴,( )只眼睛( )条腿。”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一下子就激发而出,让学生体会到了“做数学”的乐趣。

五、让数学知识呈现生活化

新《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把数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等。在新课学习完以后,我安排了“生活中的字母”如:“CCTV、KFC、NBA、扑克牌、车牌号”等这些学生比较熟悉的例子,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

六、课后阅读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是很抽象的、较枯燥的一本学科,尤其是用字母表示数这方面的知识,小学生很难去理解,因为这些知识违背了他们原有的认识与习惯,但这些知识又是为后期学习简易方程,甚至中学中代数的基础,必须完全消化、理解。因此,这节课我让学生首先进行2次探索,通过产生兴趣来建立符号感;然后积极调动学习氛围,并适时对新知识进行反复的巩固,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明白字母表示数的广泛性。

总之,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伟大的艺术,我们每位教师只有认真研读新课标,领会其深刻内涵,在数学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创新,给学生一片希望的蓝天。我觉得通过这次比赛后,我在钻研教材,把握教学的每一个要点时,都会更加的准确,而且设计的问题也会更加的合理,同时对学生的评价也会更加的科学,相信通过我的继续学习和探索,将来的表现会更加的精彩!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周玉仁.课堂教学艺术集萃[M].山东教育出版社

[3]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4]钟启泉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邮寄地址:内蒙古呼市赛罕区电力家园G7栋2-303李1320480022

上一篇:基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模型思想的研讨 下一篇:城乡结合部幼儿园小班绘本阅读的观察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