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时间:2022-08-06 09:04:33

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 要:文化产业在许多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发挥着战略性作用,已经开始成为各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和核心产业,我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着力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坚持以大开发带动文化产业大发展,推动文化与城建、科技、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由此可见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我省优化产业结构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举措,更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黑龙江省;文化产业;问题;对策

我国虽然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但由于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目前在世界上只能称得上是“文化资源”大国,还无法被称为“文化产业”大国。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我省文化产业发展也刚刚起步,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因此,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便成为当务之急。

一、我省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发展经历多年努力,产业规模不断提升,发展环境越来越好。全省现有文化产业机构6.59万个,从业人员36万人。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210亿元,占GDP总量的2.1%,是2005年的2.6倍,年均增长21%,为黑龙江文化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我们依然不能忽视我省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产业发展意识不强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忽视了文化的重要作用,往往有这样一种思维定式:“文化就是教化”,人们很难把文化和市场联系起来,更不会意识到我们应该注重文化产业的发展,由此就缺少对市场的研究和发展产业的思路,对文化产业重视不够。美国著名经济管理学家德鲁克就指出:“今天真正占主导地位的资源以及绝对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要素,既不是资本,也不是土地和劳动,而是文化。”思想决定行为,因此我们需要提高发展意识,促进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资金融通渠道不畅

投融资渠道不畅是文化产业发展中一个较为突出的难点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作为政府的国有文化产业投资,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国防科技等原因,无法保证文化产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第二,作为银行的信贷投资,由于文化产业的高风险性以及文化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表现出“惧贷”心理,导致银行门槛高。第三,民间资本进入不畅,民间资本的准入制度不宽,享受待遇与国有资本相比还有所差别,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

(三)文化产业人才缺乏

文化产业是一个需要高素质人才进行管理和经营活动的领域。目前,由于我省处于边疆高寒地区,长期以来人才的短缺一直难以解决,我省文化领域不仅缺乏既同时具有高文化素质和精明头脑的管理人才,而且技术人才短缺,我省现有文化产业从业人员36万,相比之下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已超100万人,文化创意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0.6%,成为服务业中仅次于金融业的新兴支柱产业。人才缺乏原因主要是:一是单位所有的人事制度、一定终身的就业方式阻塞了人才正常流动的渠道,不利于人才的选拔与成长。二是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引不来人,也留不住人。三是人才使用不合理。闲置人才和用非所学人才在文化产业领域并不是个别现象。

(四)缺少大企业集团的支撑

近年来,我省的一些文化部门在发展文化产业上做了许多探索,但是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规模普遍弱小,竞争实力不强,发展进程要滞后于一些发达省市,尤其是受体制制约,已经成立的集团实力仍然比较弱小。如新闻出版业,虽然产出规模比较大,效益也很可观,但是,基本上是靠广告和辅助教材支撑。我们可以学习其他省份的成功经验,例如,2010年安徽出版集团重组科大创新,成立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同年,安徽出版集团输出版权项目286种,居全国第一;其在俄罗斯兴建的新时代印刷公司,是迄今为止全国惟一“走出去”发展的印刷企业。

(五)文化产业政策相对滞后

不断完善的政策体系是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之所以成为支柱性产业,其完善的产业政策支持是重要前提。例如,日本不仅在政策上鼓励文化产业的发展,而且早在1996年制定了《21世纪文化立国方案》,确立了“文化立国”战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振兴文化艺术基本法》、《文化产业振兴法》等。十七大以来,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中,文化产业的发展已被看做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陆续有相应的政策出台,但到目前为止面临两大问题,一是政策体系不够完善,二是可具操作性的支持措施较少。大背景如此,我省也不例外,到目前为止,虽然我省出台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行动规划》、《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方案》等政策措施,但是没有形成指导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制约文化产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挥作用。

二、我省发展文化产业的对策措施

(一)转变对文化产业的认识

必须在观念上实现“三破三立”。第一,破除将文化作为只讲投入不讲产出的公益性事业的思想,树立文化的经济价值和产业属性的新认识。第二,破除将文化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对立起来的思想,树立以充分满足社会文化需求为标准的市场效益观念。第三,破除把发展文化产业看做只关系到文化系统的事的思想,树立文化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新认识。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振兴我省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增加文化产业资金投入

要根据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和我省发展相对滞后的实际,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国内一些文化产业发展比较好的省份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例如,江苏省对文化事业单位转为企业的或者新办文化企业,在税收、职称评定、市场份额、土地征用、规划建设等方面都有优惠政策。所以我省在资金投入上,一方面,进一步加大政府财政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另一方面,争取社会资本投入,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投资发展文化产业,要建立有效的筹资机制,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建立各种类型的文化基金,形成多渠道的投入机制,并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积极动员和吸收各方面的资金投入文化产业。

上一篇:物流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下一篇:优化“新乡镇干部”成长的镇本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