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南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时间:2022-08-06 08:55:59

秋南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南瓜又名麦瓜、番瓜、倭瓜、金冬瓜,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果实,原产于亚洲南部,是我国栽培历史最悠久的植物之一。我国从明末清初时开始引进南瓜种植,南瓜的适应性很强,为夏秋季的主要蔬菜之一。嫩瓜可作蔬菜,味甘适口,老瓜可作饲料或杂粮,故不少地方又称之为“饭瓜”。现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

南瓜的营养成分较全,营养价值也较高。在3大产热营养素中,南瓜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脂肪含量很低,为很好的低脂食品。每100g鲜果实含水分91.9~97.8g(老熟瓜低、嫩瓜高),碳水化合物1.3~5.7g(嫩瓜)、15.5g(老瓜)。老熟瓜如此高的糖类及淀粉含量,使其可供能量居瓜类蔬菜之首,可代粮用。南瓜因含有丰富的糖类和淀粉,所以老南瓜吃起来又香又甜。胡萝卜素含量0.57~2.4mg(老熟瓜比嫩瓜高1倍),蛋白质0.9g(嫩瓜),0.7g(老熟瓜),合钾181mg,磷40mg(钾、磷含量老熟瓜均比嫩瓜高2倍)。嫩南瓜中维生素C含量比老南瓜丰富。老南瓜则钙、铁、胡萝卜素含量较高。膳食纤维老熟瓜略高于嫩瓜。南瓜合有人体所需的17种氨基酸。此外,还含有葫芦巴碱、腺嘌呤、甘露醇、戊聚糖、果胶等。最近发现南瓜中还有一种微量元素钴,是维生素B12的重要组成成分,食用后有补血作用。

南瓜性温,味甘无毒,入脾、胃二经,能润肺益气,化痰排浓,驱虫解毒,治咳止喘,疗肺痈与便秘,并有利尿、美容等作用。用于久咳不愈、哮喘、骨蒸潮热、浮肿、肠寄生虫、糖尿病等。还有治疗前列腺肥大(南瓜子可治前列腺肥大)、预防前列腺癌、防治动脉硬化与胃粘膜溃疡、治糖尿病、化结石等作用。南瓜的药用价值,南瓜为低糖、低能量食物,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糖尿病、高血压以及肝脏的病变。所含的甘露醇有通大便作用,可减少粪便中毒素对人体的危害,对结肠癌的预防也有功效,被列为防癌食品之一。南瓜中含能分解致癌物亚硝胺的酶,能消除亚硝胺的致癌作用,降低消化系统癌症的发生率。蔬菜是我区5大农业产业之一。2011年,全区蔬菜播种面积2.87万hm2,总产量111.4万t, 总产值18.6亿元。 选用既耐热又抗病的南瓜品种也是我区蔬菜品种之一,我区常年种植面积近333.5hm2左右,种植主要是设施促早栽培和春季露地栽培。以这2种种植模式为主。为了打破传统观念,摸索秋季种植思路,近年我们在所前、党山镇等地进行试种获得成功,具体总结如下。

1 出苗前栽培管理

①基地选择:土壤应选择地势高燥、排灌畅通、土层深厚、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酸碱度适宜、实行瓜果类轮作的田块。②选择品种:选用既耐热又抗病,本地地方品种(十姐妹)等优良品种。③播种方式:前作为大棚作物, 催芽后直接套直播。④播种时间:7月10~15日。⑤密度:400株/667m?左右。⑥施足基肥:在前作空隙间每667m2施优质农家肥2000kg、高浓度复合肥30kg作基肥。

2 出苗后栽培管理

2.1 肥水管理

由于夏季温度较高,播后1个星期左右出苗,出苗5~7天生长1片叶,因此管理要跟上,半个月左右要浇淡肥水1次,再隔10天每667m?施尿素3kg作追肥1次。以后要根椐作物生长势,因地制宜抓好肥水管理,一般年份仍需施肥2~3次,每667m?每次施尿素5~7kg。

2.2 绑蔓

当南瓜有8片真叶时及时整理枝蔓,采用单蔓整枝,留1条主蔓。当瓜蔓达到10片真叶时,及时引蔓上架,使枝蔓均匀分布,植株甩蔓后,引蔓上架。随着植株上架,要及时绑蔓,绑蔓时可将无效蔓及枯黄老叶去掉,以改善植株内部的通风、透光条件。

2.3 中耕除草

从幼苗期到收获前,生长过程中均需进行中耕除草,一般人工除草2~3次,基本做到无杂草危害,确保植株正常生长发育。

2.4 病虫害防治

秋季南瓜生长期间主要有蚜虫和感染病毒病,每隔7天要喷施1次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并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加20%病毒A可湿性粉剂混合液喷雾防治。在抓好农业防治的基础上,及时清除地内杂草、病叶,并集中深埋处理,加强培育管理。辅之以化学防治。因地制宜开展化学防治。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采收前15天禁止使用化学农药。防蚜虫,每667m2可用10%的吡虫啉40g兑水40kg,其它病虫害要因地制宜开展防治。

2.5 适时采收

一般年份从8月下旬可采收,到11月初为终收期,采收期长达65天以上,全生育期110天左右。

2.6 产量及效益

一般年份每667m?产量可达2500kg,由于秋季南瓜种植面积少,因此市场行情好,批发价为3元/kg,产值高达7500元左右,扣除各种成本及人工费用共计3800元,净利可达3700元/667m?以上,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上一篇:葡萄病害综合治理技术刍议 下一篇:草坪在园林绿化中的病虫害综防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