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学变化探寻班主任之工作方法

时间:2022-08-06 05:48:18

从化学变化探寻班主任之工作方法

【摘要】化学变化有许多规律,教育教学及班主任工作也有许多规律,我们可以从化学变化的各种规律得到启迪,让我们的教育教学及班主任工作得到提升,从而使得效果更佳。

【关键词】化学变化;探寻;班主任;工作方法

Inquires about of method of work the teacher in charge from the chemical change

Chen Wen

【Abstract】The chemical change has many rules, the education teaching and the teacher in charge works also has many rules, we may obtain the inspiration from chemical change each kind of rule, lets our education teaching and the teacher in charge works obtains the promotion, thus causes the effect to be better.

【Key words】Chemical change; Inquiring about; Teacher in charge; Method of work

班主任工作是一个老话题,也是教育工作者普遍面对的工作,但如何才能把它做得有声有色,而且效果极佳呢?这也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所希望和追寻的目标;本人长期从事化学教育教学工作,故从化学变化联想到班主任工作,借此和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1 创造条件促使学生发生改变

创造条件促使学生发生改变,这是我们每位班主任必用的方法之一;我们知道,许多化学变化需要反应条件,没有条件根本不反应,例如,食盐和水,一般情况根本不反应,但是,如果给其通电,反应立即进行;而我们在教育学生,在进行学生的思想工作时,利用普通的方法可能根本没有效果,或者效果甚微,此时就应该创造条件,即就像给食盐水通电一样,促使学生立即发生改变。学习基础和行为习惯都比较差的学生,没有一定的条件刺激,他们根本不会有什么本质的改变的;那么就需要我们适时创造条件,下面我们来看几个案例。

案例一:学生文龙,爱抽烟、爱玩游戏、上课睡觉或讲话、不爱学习、学习极差。有一次他没来上晚自习,而是在寝室睡懒觉。此时我觉得机会来了,当晚我通知了他的父亲第二天到学校来,第二天他父亲一到,我便叫文龙来到办公室,向他的父亲叙述了他在学校的表现,把他说得一文不值,同时仔细帮他分析了他的所作所为,待在学校只是白白浪费时间,我的立场:希望他跟随父亲回家,并强烈要求他的父亲将其领回家。(因为我知道,任何一个家长都不可能那样做的),目的:强力刺激他的内心,让他热血沸腾,从而激发他的斗志,让他自己立即行动起来,就像给氯化钠的水溶液通电一样即迅速发生反应,那不正是我们需要的结果吗?结果:首先他的父亲向我说好话,说:“娃儿不懂事,请老师给他一次改正的机会,…暂时不回家行不?”当他的父亲说完时,我马上训斥他的父亲:“有你这样袒护娃儿的吗?不教育他还帮他说话…”这一切文龙都看在眼里,然后,我马上说:“文龙,你自己说,像你这样在学校读书,不是浪费时间又是什么?(而且我说话的语气很低,但放的较慢)你的表现只会给其它学生和老师都留下极坏的印象,难道你还能改好?难道你还能把学习搞好?难道你还有点决心?…所以还是趁早回家,帮帮家里,或回家自食其力,也能减轻父母的负担,你自己认为呢?”此时,他的父亲可能懂我的意思了,也跟着说:“好吧文龙,那就跟我回家吧!”接着我又说:“回家体验体验你父母在农村劳动有多么的艰辛!…是不是比学习轻松?马上去收你的东西!回家!”我的话音未落,文龙说话了:“老师,我知道错了,请你看我今后的表现好不好?…。”在他的再三恳求下,最后我让他写了保证书并向全班同学朗读,以观后效,并当着他父亲说:“如果今后他不改恶习,再次旷课,只好麻烦你领他回家约。”此后,文龙真的象被通了电似的,立即发生了反应,不仅改掉了他的恶习,而且还爱学习了。

案例二:王嘉沐、胡凯是我班的两名男生,刚进校时他们两都是年级排名四百多名的学生,班上排名四十多名,在班上算比较靠后一点的学生了,但我发现他们反应都比较快,于是,我在上化学课时,故意设计提出一些难度较大点的问题,先抽估计回答不上的学生来回答,然后又抽他们来回答,当然,估计他们一般都能回答上。此时,我借此机会向全班同学介绍他们两的情况,“看,他们两都是我们班上四十多名年级四百多名的学生,他们都能回答的问题我们班绝大多数的同学都应该能回答约!”而且借此机会表扬他们。目的:使他们自信、使他们有成功的喜悦。因为他们觉得其他同学都回答不了的问题,他们却能回答,自然增强了他们的自信也让他们有了成功的喜悦。半期考试时,他们两的化学成绩竟然同时并列全年级第八名,全班第一名,且各科总成绩,也由年级四百多名上升到一百多名,这一条件的利用,不就像给氯化钠水溶液通电一样吗?反应十分剧烈呀!

2 加入“催化剂”促使学生向着预期的方向发展

大家都知道,化学反应有快有慢。有的极慢,有的反应,即使升温加压,反应速度仍然很慢,然而只要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则反应速度瞬间变快;那么,我们在进行教育教学及班主任工作中,在创造和改变条件的同时,其效果仍不如人意,那么考虑如何充当好“催化剂”的作用,是否显得尤为重要呢?

案例三:我班全体学生的英语基础都比较差,对上英语课的兴趣都不高,甚至一部分学生经常上课睡觉。针对这一现象,我要求学生每天早上提前十分钟进入教室。要求:“全班学生都记忆昨天学的英语单词。”同时抽3-5明学生单独只记其中的五个单词,三分钟后,进行听写,听写达不到3个的,下午上课之前再听写,再达不到的,上晚自习之前再听写。结果:一个星期后,每天早上许多学生一进教室,第一件事就是记英语单词,学生对上英语课的态度也发生改变了,上课睡觉的也没有了。整个过程中我觉得我充当了“催化剂”的作用,让人人都积极行动起来,就好比给他们加入了催化剂,立即反应速度加快,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也是我们应该思考的呀!

总之化学反应有各种各样的规律,教育教学及班主任工作也有各种各样规律;二者的各种规律具有共同的通性,我们可以通过化学变化的规律得到启迪,从而使我们的教育教学及班主任工作进行的有声有色且效果极佳。

上一篇:浅议生活化地理教学的途径和原则 下一篇:对小学数学分层布置作业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