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摩天水塔

时间:2022-08-06 03:24:43

摩天大楼是各地大城市里最常见的一种景观,迪拜塔刚建成不久,阿塞拜疆就宣布将修建超越这一世界高度的通天塔。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干净的淡水还能用多久的担心让很多人忧心忡忡,有研究者预言,水将成为未来世界的争夺资源。

摩天大楼除了住人,水除了是生活必须,这两者之间还能有啥关系(7有!用摩天大楼来储存干净的淡水!在近日美国著名建筑杂志《EVOLO》官网公布的2012年EVOLO美国摩天楼设计竞赛获奖名单,中国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四年级学生郑植、赵洪川、宋东白的作品《喜马拉雅水塔》,获得最高奖。

一想到“喜马拉雅”,脑海里立刻就会浮现出连绵的山脉和冰川。喜马拉雅地区有大约5.5万座冰川,拥有的水资源占世界淡水资源的40%,它们还是世界7大重要河流的主要水源。

然而,近年来,喜马拉雅冰川(包括世界其他地方的冰川)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下,正在以令人吃惊的速度消退。据一些研究预测,半个世纪后,从这座山脉流下的水流将会显著减小,冰川也将在2162年彻底消失不见。

几百万年来,喜马拉雅地区的水文循环通常都是一个自延续机制。如果在将来某一天,这座“亚洲水塔”真的枯竭的话,将直接影响到两亿多人的生存。考虑到喜马拉雅冰川的消退以及它们的水管理能力的丧失,显然需要一些替代策略。“喜马拉雅水塔”就是在这一设想之下产生的作品。

该设想是把一系列水塔建在当前正在被不断消退的冰川占领的喜马拉雅地区,储存部分水资源以供未来使用,同时对水源的分配加以管理和调整。水塔可以把雨水收集起来,加以净化,并以冰的形式储存起来。

水塔自身并不是一座摩天大楼,每座塔由上、中、下三部分构成。喜马拉雅水塔中部由六个干细胞样的管道曲线和风能一起收集、储存水,那些管道就如植物的茎一样,也是水塔的支撑。在夏季雨季,它们会像天然植物一样吸收水分,被吸收的水用来巩固该塔的供水功能,与此同时,过剩的水会被“扣押”下来,避免下游低洼地发生洪水。上部则是位于雪线以上的4个柱形结构,把多余的水以冰的形式储存起来,需要的时候再释放出来。水塔的底部有一个创新性的网状水疏散管道穿过,并在这里合并空间,形成铁路,方便人和货物从该地通过。

水塔通过中央通风孔,和各部分不同海拔高度的预期温差,实现储水和疏散水的功能。人们也可以通过观察建筑中冰块的状态未了解水资源的情况,它时时刻刻向全世界发出环境警示。

如果能建设足够数量的这种水塔,将在通过人造方式取代高山冰川的天然水管理功能方面起很大作用。这种水塔一旦建设完成,喜马拉雅地区就能利用降雨、降雪、阳光和风等自然变化,实现对该地区水资源的人工调节,为后代子孙提供稳定的淡水供应。

这一天才的想象是哈尔滨工业大学三名大四学生的作品,一举获得2012年EVOLO美国摩天楼设计竞赛最高奖。它不只是建筑设计的获胜者,还是为气候变化造成这座冰川融化引起的的水管理问题提出的一种富有远见的解决方案。

当然,作为一项设计研究,“喜马拉雅水塔”掩饰了一些令人望而生畏的工程学挑战,比如建设、操作和资金问题等等。在目前来说,喜马拉雅水塔的警示意义更大于实际意义,然而,与环境恶化可能带来的后果相比,对人类来说“不行动就是等死”,如果环境持续恶化到一种极限,也许未来几个世纪,由此而带来的生活成本和生计的费用,都将远远超过建设喜马拉雅水塔的费用。

上一篇:“贱玩文化”让愤怒的小鸟红遍全球用“智性表... 下一篇:迈阿密慢慢咪长白山巅,愿为情长守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