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时间:2022-08-06 01:51:13

电子商务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一、电子商务专业本科层次高职教育的发展依据

(一)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对本科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

科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要求劳动者必须具有更高的职业素养。目前,普通中、高职专科学校培养的中、高级技能人才已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培养具有更高科学文化水平和更强技术技能的实用型人才,因此,本科层次高职教育需求增加。

(二)国家领导人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

主席在2014年6月23日召开的国内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中强调,职业教育肩负着推动创业就业、传承技能技术、人才培养等多元化职能,属于青年人才走向成功之路的基本途径,是人力资源开发、国民教育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有必要加快发展,有必要进行高度重视。

(三)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

2014年6月国务院正式《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决定中指出必须提升现代职教体系构建速度。尝试构筑契合职教特色的学位机制,构筑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产学结合为途径、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培养体系,摸索发展本科层次职教事业。畅通由中职院校、专科学校、本科院校直至研究生之间的提升通道,强化普通教育、职教之间的交流,全面推动继续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引领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化成技术应用类高校,各类、各级职教要统筹发展,为学生提供多路径成才、多样化选择机会。

二、拓展电商专业本科层次职教的重要意义

我国教育结构体系分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教育体系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作为高教发展类型之一,完整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囊括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专科与本科以及专业硕、博等学位,担负着对面向管理、服务、建设、生产一线所需的职业技能型、技术应用型高等级专业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使命。在国内现代化进程中,高职教育的功能无可替代。发展本科层次职教事业,有利于培养契合企业、地方的市场拓展、技术改造与升级、研发新产品及调整产业结构的人才。此类人才不但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实践能力,还具有相对扎实的理论基础,能够化身成为“用得上、留得住、下得去”的本科层次典型技术实践人、职业人才典型职务——现场技师、工程师。这些高技术人才对加工程序、加工过程、服务过程、生产过程、生产设备的改良与维护更加精通,对组织服务、生产等具体操作更为专注,对技术原理、知识在生产实践过程中的具体运用更加重视。同时,此类高等人才的基本特质也是本科层次职教人才的基本培养目标要素、内涵。研究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层面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完善职教理论建设,普及高等教育对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国内教育界关于本科层次高等职业的基本培养、教育途径争议颇多。通过实践考察、理性分析后发现,当前探索本科高等职业人才的有效培养模式已具备实践基础,且有现实需要。迅猛发展的电商市场现实及其特色,特别是电商企业经营岗位的操作步骤,证实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教育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能型、高素质人才。因此,该层次人才培养必需涵盖管理型、技术型、应用型,基本定位必须是懂得电商企业普通管理、现代商务知识、掌握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型电商人才,而电商交易业务员是其工作起点、首选就业岗位。

三、、电子商务专业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专业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涉及六个方面。第一,培养目标不明确。高职本科教育缺乏明确定位,不能旗帜鲜明地确定高职本科的职业教育属性。第二,专业设置不征求企业行业的主导意见,没有考虑市场对人才的需要,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且沿用普通本科专业的名称,未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第三,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技术技能的养成,过于强调理论教育知识理论,教学内容脱离社会实际,相对陈旧。第四,存在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落后等问题,实践教学设施设备存在陈旧、短缺现象,课堂教学仍占主要地位,实践课时少。第五,存在教师知识陈旧、动手能力差及双师型教师缺乏等问题。第六,由于高校自身的惯性和惰性,不能最大限度发挥与企业合作教育的作用。

四、构建电子商务专业本科层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一)明确培养目标

电子商务专业本科层次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培养掌握电子商务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具有商务管理、信息技术应用、网络营销能力,能从事电子商务领域的管理、策划、营销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

1.适当调整专业方向,强化专业特色为适应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从科学的专业定位入手,在培养目标定位上锁定工商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的目标岗位群;在专业方向定位上选择侧重于电子商务策划、开发、维护和管理的路线,服务地方经济和行业经济,遵循区域性与行业性原则。把产教结合、学练并重、能力本位等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从实习实训、师资队伍、课程设置等层面着手,做好电商专业特色建设事宜,全面进行契合实际需要的特色人才培养。运用模块化项目教学手段,开展技能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系统研究、分解电商岗位,构成系列性的项目单元、教学模块,从而让各项目、模块的内容量化、明了、清晰。2.优化课程体系,整合专业课程伴随世界范围内网络信息化、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电商理论研究、学科建设领域的相关内容随之发生变化。电商课程外延广泛,在商务、技术的基础课程范畴外,还必须关注对学生电商设计、探索、分析、意识方面的能力培养。与此同时,全面强化分析电商法律、电商道德与伦理等事宜。从课外课内融合与课程教育目标、专业与校园培养目标间具有的本质联系层面,全面审视既有课程体系,关注后续课程、选修课程间的有效融合,处理好课外、课内关系,协调好公共选修课、学院任意选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普通教育必修课关系,持续、全面地优化课程体系。这种新型课程体系不仅与电商应用技术、基础知识及有关通信网络科技等课程相关,也在课程体系内融合了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等有关学科内容,意在构筑“特色+核心+基础”的现代课程机制。本质上,基础类课程大多凭借管理、经济等学科特色,全面促进学生展开扎实的电脑、管理、经济理论知识的基础构建。核心课程重点对诸如电商运营与管理、电商概论等电商层面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阐述。其中,项目管理、市场营销学、客户关系管理、管理学等是管理学的基本课程;设计与制作WEB、数据库原理、程序设计等是计算机类基本课程。经济应用文写作、会计学、网络经济学等是经济类基本课程。

(三)加强课内实践教学

课程实施依据“导入项目演示示范工作任务阐述基本知识训练工作任务衡量归纳项目”过程。对《网页设计与制作》《ERP沙盘模拟》《photoshop图形处理技术》《电子商务运营与管理》等技能类课程进行改革。具体来说,导入项目环节,运用问题式、案例式导入学习项目,对学生学习方面的注意力进行最大限度地有效提升;演示示范工作任务环节:通过演示、示范工作任务,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阐述基本知识环节:阐述必备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化;训练工作任务环节:布置工作任务,让学生在持续的训练工作中获得相应的工作能力;衡量归纳项目环节:学生归纳学习成果,教师做出评价、反馈,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诸多实践表明,电商实践教学效果较好,已获得全面认可,能够积极投入使用。

(四)改革专业技能课考试方式

课程考核,可依据课程特点,综合运用多种考核措施。考核企业顶岗实习时,宜运用所在实习企业的等级评价标准,对学生工作能力(实践效果)、职业道德、适应能力、工作纪律等进行考核;对综合模拟实训,宜运用任务考核与模块考核并重的办法;对计算机类课程,宜运用作品设计(课程)办法,也可采用期末笔试、上机考试、上机实验相结合的办法;对以理论为主的课程,宜通过期末考试、平时提问(测验)、作业相结合的办法;对多隶属考查课领域的基本能力培养课程,宜采用心得体会撰写、提交小论文、开卷考试等手段。

(五)开展企业专家培训、项目实践

定期进行校企合作培训,全面运用企业、学校各自对培养人才方面的优势,如生产现场环境(主要以实践应用能力的直接获得为主)、教育环境(主要以间接知识的课堂传授为主)等。通过校企合作,入学学生即开始接触、了解电商企业,明确个人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位,从而增强学习动力,明确学习目标,了解、熟悉部分电商环境中的现实商务运作过程,培养创新能力,累积实践经验。离校参加工作时,便可在最短时间内有效适应电商企业的现实工作岗位。

(六)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为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学校需要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安排学生有计划、有组织地参与相应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和实践能力,在提高院校的教学能力的同时,为电商企业培养高质量人才。例如,学校可以与企业共建实习基地,由学校教师负责理论知识教学,企业技术人员在实习基地进行实践指导,实现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双重提高。学校也可以在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一定资金支持,引导学生进行创业实习,目前,电子商务专业在校生中已有多名学生开办了自己的网店,开启了创业之路。

作者:任雪莲 单位:大连艺术学院

上一篇:电子商务平台治理及竞争策略 下一篇:电子商务环境下信用机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