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38例保留灌肠的护理

时间:2022-08-06 12:33:58

溃疡性结肠炎38例保留灌肠的护理

【摘要】 目的 总结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C)灌肠治疗时护理的有效方法,提高治愈率。方法 选择38例UC患者采用中西药结合保留灌肠治疗,同时给于精心护理。结果 38例患者经过灌肠治疗与细致护理,总有效35例,总有效率9211%。显效20例,占5263%;有效15例,占39476%;无效3例,占789%。效果满意。结论 应用中西药保留灌肠治疗UC,同时配合良好的护理能促进UC患者康复,提高了治愈率。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保留灌肠;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医院应用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8例,其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22~67岁。38例诊断符合2000年全国炎性肠道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痛位于左下腹或下腹部,呈阵发性发作,便后缓解。

12 方法

121 灌肠前准备 治疗前3 d停用一切西药口服药物。自拟中药灌肠方:白头翁30 g,陈皮15 g、紫花地丁15 g、紫草15 g、炒白术15 g、丹参15 g、艾叶15 g、元胡15 g。将草药熬制成汤药,取浓汁100 ml,预备用50 ml注射器分4次缓慢推注。1次/d,15 d为l疗程。

122 灌肠护理方法 给患者提供整洁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注意病室的温度,灌肠前关好门窗并用屏风遮挡。灌肠前应嘱患者先行排便,温水冲洗,保持肠道清洁,便于药物的吸收,灌肠液温度一般为39℃~40℃,温度过高会损伤直肠黏膜,温度过低易刺激直肠引起痉挛,影响药液保留与吸收。溃疡性结肠炎以侵犯左半结肠多见,患者取左侧屈膝卧位,此可使灌肠液顺利到达病变部位,使药物与溃疡出血面充分接触,有利于药物充分吸收,同时抬高臀部10~15 cm,以延长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选用一次性14号尿管,用石蜡油尿管前端,操作过程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便于患者括约肌松弛易插入。插入深度20~30 cm,推注速度要慢,使药液压力较低,患者容易适应,药液在结肠内保留时间较长。吸收充分。如病变侵犯右半结肠,则采取右侧屈膝卧位闭。全结肠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则灌肠后每15 min更换1次,让药物与肠壁充分接触,保留4~6 h。

2 结果

38例患者经过灌肠治疗与细致护理,总有效35例,总有效率9211%。显效20例,占5263%;有效15例,占39476%;无效3例,占789%。

3 讨论

31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变特点 溃疡性结肠炎病变多数在直肠、乙状结肠,呈连续性非节段分布,可扩展至降结肠、横结肠,少数可累及全结肠,偶见回肠末端,多数起病缓慢,病程呈慢性经过。早期黏膜弥漫性炎症,可见水肿充血与灶性出血,由于炎性细胞的浸润,可形成广泛浅小不规则溃疡,溃疡面可逐渐扩大。后期病变一般局限于黏膜与黏膜下层,少数可累及肌层,常出现炎肉。黏膜因不断破坏和修复,可丧失正常结构,并由于溃疡愈合形成瘢痕,黏膜肌层与肌层增厚,使结肠变形缩短,结肠袋消失,甚至肠腔狭窄。中医认为UC属于“肠癖”、“脏毒”等范畴,病位在脾胃、大肠,病邪以湿邪为主兼热毒[2]。其病因多由机体脾胃虚弱或饮食不节,或忧思恼怒,肝克土,导致脾胃损伤,传导失司,水湿内停,郁久化热,湿热毒邪瘀滞肠道,肠络受损,血腐肉败化为脓血,从而形成溃疡。

32 中药灌肠治疗UC的优势 我们选用中药灌肠治疗UC,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理甚为相宜,促进了溃疡面的及早修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给药灌肠的临床疗效是值得肯定的,因为直肠局部给药,避免和减少药物的有效成分在肝脏被降解,也防止了胃肠消化系统酸、碱、酶环境对药物的破坏,药物直达患处可充分发挥作用。严格的灌肠操作和胃管插入的足够长可迅速减轻症状,提高治愈率。灌肠疗法对轻中型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满意,所以UC患者应早期诊断,早期采取灌肠治疗将对预后、减少并发症和复发起到积极的作用。灌肠治疗期间,指导患者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避免精神紧张、过度劳累。摄入足够的营养,避免多纤维及刺激性食物,忌生冷,忌饮酒。向患者介绍疾病有关知识,了解本病的长期性、反复性,嘱患者坚持治疗,遵医嘱用药。

参 考 文 献

[1] 王风,张红艾迪沙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护理.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5,7(1):44.

[2] 赵启香,庄慧中药保留灌肠治疗23例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黑龙江中医药,2005,34(7):439440,21.

上一篇: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护理干预 下一篇:乳腺癌根治术后应用紫杉醇化疗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