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网融合背景下广电新形态探究

时间:2022-08-05 10:19:45

多网融合背景下广电新形态探究

摘要:信息业进入多网并存与全民传播时代,但多网融合的现状不够理想:存在决策欠科学、观念落伍、各自为政、利益相关者行为不规范、体制弊端、管理真空、内容低俗等问题;在多网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呈现全新形态,比如网络电视、网络广播、手机电视、手机广播、博客和播客,微博和微信,MSN、QQ等视听群传播。

关键词:多网融合;广播电视;大传播视阙;业态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米丽娟,重庆文理学院副教授,重庆402160

一、从“多网并存”到“多网融合”

“多网并存”是指传统智能化系统由多个纵向责任子系统构成,它们在同一时空中存在,各网之间既有交叉,也有边界。它们利用各自的传输通道传送不同或相同的信息资源。目前这些并存的网络有电信网、移动网、联通网、广电网(有线和无线)、互联网、物联网、维基网、聚友网、脸谱网和无线互联网等说法,美国正着手建设GINE(globe environment network infrastructure),即下一代互联网,它将最终取代原来的互联网还是与之并存的又一个变种,现在还很难说。

多个纵向责任子系统按理能够以宽带网络为基础,通过多种接口接入局域网,并通过协议实现信息融合,让各子系统联动,让网络运营商得到最大效益,让用户得到最大舒适度。

“多网融合”技术就是这样的基于IP协议的控制网与信息网的“接人融合”,以及各个子系统间的“内容融合”,还有网络运营资本和管理融合等等。基于IP协议是实现接入融合的基础,而要实现内容融合还要由高层管理软件进行系统联动和系统融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系统效能。目前一些厂家已经看到基于IP协议的优势,开发出了可以直接上网的对讲系统、门禁系统和楼宇控制系统,但是协议上仍然各自为战,没有实现开放和统一,所以只能做到“接人融合”。而在系统建设过程中,为了分清责任,还要各自铺设局域网线路,又走到了传统的老路上去了。所以,要实现“多网融合”,还必须从设计这个源头抓起。

“多网融合”是组建信息产业大型航母的必由之路,是数字技术和传输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媒体融合的对象化别称。从泛媒体角度理解,多网融合的最终实现将彻底打破广电、电信、移动、联通、互联网等信息产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壁垒,消除人为设置的种种障碍,改变各自为政的局面,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更大范围利益均衡。

从“多网并存”到“多网融合”,可以简化系统结构,可以做到各种信息产品通过运营商的协商,经过多媒体平台实现兼容,“具有末端产品的可互换性,并且机房的位置变得不敏感了”,有利于系统运行中的维护和管理。但真正意义上的“多网融合”至少在目前看来还只是一种理想。

二、多网融合的障碍

“多网融合”概念最早见于米丽娟2011年的课题申报书,目前它面临的障碍主要有:

(一)决策欠科学

2010年6月30号,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我国“三网融合”的首批试点城市:北京、大连、哈尔滨、上海、南京、杭州、厦门、青岛、武汉、湖南长株潭地区、深圳和四川绵阳。其中东北有两个,东部五个,中部其实是四个,西部只有一个,地区分布很不平衡,特别是人口集中、辐射整个中西部的成渝地区成了“三网融合”的边缘地带。“三网融合”的最终目的是让更多的人共享高质量的信息资源,在人口集中、辐射能力强的地方搞试点肯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第一批试点城市漏掉成渝,可以说是决策上的很大失误,延缓了整个中西部地区的“三网融合”进度,导致中西部广电产业相对滞后。

戴卫平提出的“三网融合”新形势下广电网络发展战略为“多网融合”决策障碍的消除提供了参考:加快推进省级网络整合;加快广电网络数字化、双向化改造;大力发展高清电视;加快推进互动电视、高清互动电视、宽带接入等综合服务;推进多网融合新业务迅速发展。

(二)观念落伍

受众对“多网融合”知晓度很低,而且原先的免费收视消费模式在他们心目中根深蒂固,很不情愿为网络建设买单;经营单位由于缺乏远见,看不到“多网融合”后的光明前景,所以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大都持观望态度;管理部门的扶持政策迟迟不见出台,使“多网融合”限于困境。

为了实现融合,必须对有线电视进行数字化改造,成都市2010年底有300万有线电视用户,其中有120万户实现了数字化,2011年预计完成50万户,2012年实现城镇家庭电视数字化,这个目标在实现过程中遇到重重困难。重庆数字电视收视费2009年明确为每月20元,至今仍然是这个价格,难以弥补有线电视网络经营单位的投资成本。

因此,网络运营商必须充分利用各种平台,通过宣传和广告改变人们的落伍观念,使大家都认识到:“多网融合”作为一个新事物,作为信息传播业革命性进化的趋势,正在世界上诸多地区涌现。

(三)团队精神缺失,各自为政

国内多家网络运营商一起来瓜分传播产业这块蛋糕,他们大都只顾盘算自己的利益,很少考虑融合后组建大型信息产业航母,以对抗跨国资本的挑战;有的甚至沦为洋买办,为默多克、维亚康姆等国际传媒巨擘效力。我国网络产业如果继续这样缺乏团队精神、各自为政的话,多网不但不能融合,还会孳生更多的网络经营单位,加剧整个信息传播产业的私有化程度,分化瓦解一致对外的传播力量,传播失控的局面将难以收拾,国内各家网络运营商都将面临被各个击破进而被跨国垄断资本收编的危险。

对此,主管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以及时合理的政策加以引导,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掐灭传播业各自为政的苗头,严格审批网络运营企业,增强网络运营商的大局意识、团队意识和全局观念,增强他们的民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四)体制弊端和产权关系不明

目前,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我国信息传播业多种所有制并存,一些网络公司、广告公司、制作公司的产权关系混乱,既有国有国营、集体所有的企业,也有外商控股和个体独资企业。种种迹象表明:私人产权有逐渐蚕食、侵吞国有和集体产权的趋势,行业腐败和潜规则更加剧了这种趋势。

对此,主管部门不妨对信息传播业进行“融合业务划分”和“基础设施规制”:在业务经营方面严格确保公共利益,对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进行规制;对网络基础设施进行统一管理,尽管短期内可能性不大,但从长远来看,“可以将功能基本类似的基础设施归为一类,采用一种体制进行规制,这种方式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基础设施的产权关系一定要明确,公有制主体不容侵犯,私有化势头一定要遏制,这有赖于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颁布和实施。

手机电视两种标准的冲突、网络电视牌照发放和业务推广等问题都表明多网融合进程中,体制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

(五)管理真空导致利益相关者行为不规范

多网融合的过程既是网络技术进步的过程,更是管理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管理真空是难免的。多网融合过程中,全新的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本身就给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利益相关者的行为难以规范。

管理真空地带主要有:既是企业化管理又是事业单位,广电集团身份定位模糊;既是行政机构又是经营实体,广电集团组织结构混乱,岗位设置不科学;在财政补贴削减的情况下,过分依赖广告收入,盈利模式单一;频道定位过宽,专业性不强;节目编排缺乏个性;专业人才短缺,等等。

为了规范广电集团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必须明确身份定位,理清组织结构,明确岗位职责,增加盈利模式;提升频道专业化程度,创新节目编排,大量吸收专业化人才,等等。

(六)内容低俗

尽管我国对传统信息传播业的内容有严格的准入限制,有多级审稿的把关制度,但网络打破了这种限制,把关明显弱化,多网融合下内容准入门槛大大降低,一些不堪入目的暴力、色情等低级趣味的内容大行其道,借助多网融合的资源共享平台得以广泛传播,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甚至毒害广大少年儿童。

因此,多网融合后的内容净化成为当务之急,网络的内容过滤机制亟待

建立,郭兆亮提出了三级过滤机制:网址过滤、文本过滤和图像过滤。其中文本过滤有两种策略:关键字过滤和基于分层的文本内容过滤。他还提出了具有一定客观性的关键字过滤方法一一利用网络爬虫从网络上获取样本库,根据一定的策略提取关键字,生成关键字库。而基于分层的文本过滤是通过对获取的网页进行分层,并区分网页中的元素,网页中的题目、1-4级标题、网页关键字作为第一层次,正文作为第二层次,超级链接作为第三层次,层级越高,权值越大。图像过滤系统则采用肤色过滤和人脸识别进行有效结合的策略。

三、融合后大传播视阈下的广电新形态

多网融合后形成大传播视阈。大传播包括一切资讯、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与传递,由互联网衍生出来的物联网及其他变种都可被视为传播网络。物联网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把物品与互联网相连,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它是不同于原先互联网的信息传播工具。中国电信、联通和移动还联手打造了没有硬线路的无线互联网。

大传播视阈下有了以互联网为播放平台的网络电视和网络广播、以移动人群为收视主体的户外电视和楼宇电视等广电新形态,手机电视和手机广播诞生说明“三网”(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已经难以囊括广播电视新形态,因为移动和电信从运营、技术、管理、行业上都不同网,手机电视和手机广播目前主要以移动通信技术(中国还停留在3G时代,美国已进入5G时代)为支撑。

总的说来,大传播视阈下广电新形态还有:数字电视、数字广播和网络视听自媒体等。

数字电视(Digital TV),它是信号传播技术革命的产物,是“继黑白和彩色电视之后的第三代电视”,又叫数位电视或数码电视。它是与传统的模拟电视信号传播全然不同的电视类型,它并不单指人们家中的电视机,而是指内容生产、传输和接收的整个电视系统,在电视信号采集、制作、播出、发射、传输和接收等各个环节都使用数字信号,或整个系统的所有信号都是通过0、1数字串所构成的二进制数字流来传播。与模拟电视相比,数字电视信号损失小,传播效果好,具有图像质量高、节目容量大、伴音效果好等特点。

数字广播的原理与数字电视差不多,只不过它只是将音频信号数字化。视音频信号数字化更有利于各网之间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更有利于统一的播放平台构建,更有利于多网融合后的大传播格局的形成。

网络视听自媒体主要有博客和播客,微博和微信,MSN、QQ等视听群传播。博客可以根据博主的意愿随时上传文字和图像信息,也可链接视音频网站,播放视音频信号,而且播发内容基本不受限制,互动性强,共享性强,具有超强的链接能力;播客“既继承了传统广播的诸多优点,又使听众成为了节目制作的主要参与者,是“对网络传播的更新”,“使传统电台和网络电台的主流权威性受到强烈冲击”;博客和播客都颠覆了被动接受的方式,给了受众在时间和内容选择上很大的自由度。微博是基于互联网web2.0和web3.0技术的一种网络应用和手机应用,用户可以依据虚拟的社会网络关系,通过“背对脸”的广播式传播方式,传播140个字符以内的信息或容量相当的视音频信号,以达到实时传播、获取信息、人际交往等传播目的;微信被称为“第六媒体”,它是即时通讯向移动终端飞速发展的形势下出现的一种信息方式,是计算机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联姻的产物,是国内禁止使用FACEBOOK的替代品,已成为普通人宣泄情绪的重要渠道,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虽然微信公众平台可以群发(一对多)信息,但它实质上还是“一对一”方式。微信必须下载安装相关软件方能使用,而且耗费手机流量,移动和联通的收费标准不一样。2013年4月11日,腾讯微信团队通过微信正式向部分用户声明,称网上流传的“微信要对用户收费”系恶意造谣,同时强调微信绝不会对用户收费。2013年8月15日,微信海外版(WeChat)注册用户突破1亿,一个月内新增3000万名用户。2013年10月24日,腾讯微信的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6亿,每日活跃用户1亿。MSN、QQ等视听群传播也是已被人们广泛使用的在线传播工具,视频聊天具有现场直播的功能,可以一对多,也可以一对一,一般是缴纳网费即可使用;如果用手机上网,所耗费的流量包含在话费中。

上一篇:一山昙华 11期 下一篇:轮子与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