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性,让教学课堂活起来

时间:2022-08-05 05:58:47

生成性,让教学课堂活起来

大家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在进行课堂教学的预设时虽然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但在具体实施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后,由于个体差异,学生会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和问题的生成,其中有很多问题可能是教师意想不到的,甚至有时让教师觉得难以应付,从而使课堂表现出一种“乱”。课堂的教学过程不应该仅仅是教师精心设计并严格控制的文本的演绎过程,还应当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静态与动态的矛盾统一体。这样一个过程既包括事先对教学过程的精心准备与预设,又是对教学过程的真实状态进行密切关注,对学生的认知和情感需求状态作出的价值判断,不断调整课堂教学活动,经历对忙乱、沟通和合作而产生相互影响的生成过程。

一、生成能让课堂更加充满活力

新课程下的课堂是开放的、鲜活的,是充满挑战性的,在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生成新的问题,这需要师生之间相互交流、沟通、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与观察,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师生共同发展。

例如,教师可抓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液体内部向上没有压强”的错误观点,放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展开讨论,并鼓励学生提出证据和实验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从预设教案到动态生成,学生在学习进程中,更能充分发挥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角度、多方面地探索新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发展。新课程的实施策略,更显出课堂是瞬息万变的,教师只能从学生的现状作出多种的假设,拟定一个大致的框架、轮廓或者是学习的最佳路径,以供学生运用,并在运用中随时得到调整。

二、生成能让课堂知识得到升华

真实的教学情景是具体的、动态生成的和不确定的,只有在动态的生成性教学过程中才能呈现出来;真实的课堂应该面对学生真实的认知起点,展现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真实的课堂不能无视学生的学习基础,不能把学生当作白纸和容器,随意刻画和灌输;真实的课堂不能死抱着教案,一问一答,牵着学生鼻子走。

所谓动态生成,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有价值、有创见的问题与想法等细节为契机,及时调整或改变预设的计划,遵循学生的学习问题展开教学而获得成功。倘若教师没有做好准备就进行施教,就会无的放矢,也无法上升到动态生成。可以这样说,只有在实施预设教案的进程中,教师随时捕捉学生的疑问、想法、创见等精彩瞬间,因势利导地改变原来的教学程序或内容,自然地变为动态生成,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动态生成中,教师还要高屋建瓴,甄别优劣,选择恰当的问题作动态生成的“课眼”,引导教学进程,让课堂教学健康有效。

例如,在速度的概念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设计主要围绕建立速度的概念展开,从对如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讨论和活动中引入速度的概念。这个概念反映了“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思想方法,它能够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课堂中一个学生提出了新的想法,它不是原来教学设计的要求,此时,教师可以有两种决策:一是不予讨论;二是稍加讨论,可以渗透物理思想方法的教育,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是怎样形成的,对培养学生的创迁性思维有积极的作用。

老师对学生回答的否定,有一定的“伤害”作用,并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效应,而扭转的关键首先是教师的思想意识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什么时候出现什么问题,任何人都无法把握,毕竟我们面对的是具有个性的、有自己思想的学生,他们的言行有可能是我们课堂准备内容之外的,而这些“意外”(生成性的问题)可能就是课堂教学宝贵的资源,因此,我们不但不能逃避,反而要善于利用这些“意外”。利用好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将会使学生学习的知识得以升华。

三、生成能让课堂教学得到及时的调整

课堂的生成性和预设性不同,在生成性教学中,教师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对各种问题和情况作出判断、调整和控制,因此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需要树立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观,从实施三维目标的观点来认识课堂教学,研究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课堂表现,不断地反思和积累经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和艺术。

1.对课堂教学目标意义不大的枝节问题,或学生暂时不能接受的问题,要婉转舍弃。

2.学生的认识与教材有较大差距或思维受阻时,换一种角度和方式进行教学。

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作出适当的教学调整会使用教学效果更好。例如,光的色散是一个重要的实验,学生不太容易看清演示的现象,教师重复演示可能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师可换用另一种演示方式,使光的色散现象的重要特征能够逐步地展示在学生眼前,这既有利于学生认识光的色散现象,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的能力。这种因生成性而调整后的课堂必将使师生双方都得到发展。

四、生成在课堂预设中得到开发

新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的动态生成,但并不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式地展开教学,而是要求教师有教学方案的设计,并在教学方案设计中就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这一新的设计要求,较之设计出精细的提问,预定标准答案,写下上课要讲的每一句话,准确计算好一节课不同环节的时间分配等典型传统教学方案的风格来说,似乎线条要粗了很多,留下了太多的不确定性,可变换的弹性目标、空间和时间。然而正是这些不确定性和可变因素的引入,使课堂教学更贴近每个学生的实际状态,让学生思绪飞扬、兴趣盎然,使师生积极互动,碰擦出创造的火花,涌现新的问题和答案。

教师在课堂上适时地点拨引导、引申,促进预设与生成的契合,从而推进课堂动态不断生成,这样的课堂必将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和无穷的精彩。

参考文献:

[1]朱慕菊等.走进新课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彭钢,张晓东.课程理念的更新.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张晖.新课程的教学改革.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4]杜时忠.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服饰奢侈品消费与绿色包装设计 下一篇:浅谈动画造型的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