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助长寿的数字密码

时间:2022-08-05 04:29:09

有助长寿的数字密码

现在世界各地都有长寿的人,而以下的6个数字是经过验证得出的长寿数据,用这些保持青春的秘密延长生命吧。完成这份清单,看看是否可以养成某个新习惯,让您更加年轻和快乐。

每周锻炼的时间―2.5小时

原因:如果坚持每周锻炼不少于2个小时,那么在未来20年里去世的概率将比在2个小时以下的人小30%。锻炼,即使是在海浪中嬉戏或者随着自己心爱的旋律起舞也可以帮助保持体重、控制血压,从而降低患病的风险。

都市人最适合的运动方式―快走是最适合女性的健心运动之一。每天超过30分钟、每分钟超过60步的快走是对心肌非常有益的锻炼。

奔跑是健康本能的需要。如果一时不能适应,就先从慢跑开始好了。我们的血液,会因为奔跑而“沸腾”,我们的身体代谢系统,会更畅快地完成新旧更新。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精神,会因为身体含氧量的增高而更愉快。压力在奔跑中一点点宣泄,脑体劳动因此形成了良好的转换更替。

身体质量指数(简称:BMI)―25以下

原因:BMI在18.5到22.9之间的女性远离疾病的机会是体重超标、常常久坐的女性的2.5倍。过量的身体脂肪分泌的蛋白质和酸可能增加癌症或其他疾病的风险。BMI在23以下为最佳,但25以下也是良好的,应继续努力。

BMI指数=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kg/m2)

偏瘦:BMI指数

正常体重:BMI指数=18~25

超重:BMI指数=25~30

轻度肥胖:BMI指数>30

中度肥胖:BMI指数>35

重度肥胖:BMI指数>40

如果BMI值为22~25,那就要恭喜你了,因为22~25是按照亚洲地区标准不易罹患疾病的BMI值。

如果您已经超重或肥胖,就需要减肥。建议您:多吃膳食纤维及富含营养但是低热量的食品,如不是太甜的水果和蔬菜;选用低脂肪的配料和烹饪方式;饥饿时,要选择一些既可以饱腹,又不含高热能且有益于健康的食物。例如全麦面包、麦片和豆子;多进行有益健康的运动,如参加健康跑活动。

腰围―89厘米以下

原因:腰围在96厘米以下的女性死亡风险比其以上的女性低23%。

腰围的测量方法是:被测量者两脚分开30~40厘米,测量者将一根没有弹性、最小刻度为1毫米的软尺,放在其胯骨上缘与第十二肋骨下缘连线的中点(通常是腰部的自然最窄部位),沿水平方向围绕腹部一周,紧贴而不压迫皮肤,在正常呼气末测量腰围的长度,精确至1毫米。

总胆固醇水平―200毫克每分升以下

原因:总胆固醇水平在200毫克每分升以上的,患心脏病的风险增加,达到240毫克每分升则风险是200以下的人的2倍。

检查自己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60以上即为过高,会增加患中风、心脏疾病的患病率。

根据卫生署“国民营养健康状况变迁调查”:成年人每人每天胆固醇平均摄取357毫克,远超过建议值300毫克以下;脂肪比例占热量来源的34.6%,也高于建议的30%以下。您应该已经知道海鲜、蛋黄、内脏是高胆固醇的食物,少碰为妙;您可知道,其实还有很多食物会帮助您的胆固醇指数健康一些?这些食物是:黄豆、燕麦片、鲑鱼、橄榄油、苹果、葡萄柚、大蒜、茶。

每天摄入的纤维量―25克

原因:美国营养学杂志上的一篇报道称,饮食中每次多10克纤维素,因冠心病猝死的风险就相应减少17%。推荐食物:豆制品(1/2杯小扁豆中含7.8克)和农产品(一杯覆盆子中含8克)。

纤维素虽然不能被人体吸收,但具有良好的清理肠道的作用,因此成为营养学家推荐的六大营养素之一。常见食品的纤维素含量如下:

麦麸:31%。

谷物:4%~10%,从多到少排列为小麦粒、大麦、玉米、荞麦面、薏米面、高粱米、黑米。

麦片:8%~9%。

燕麦片:5%~6%。

马铃薯、白薯等薯类:大约为3%。

豆类:6%~15%,从多到少排列为黄豆、青豆、蚕豆、芸豆、豌豆、黑豆、红小豆、绿豆。

蔬菜类:笋类的含量最高,笋干的纤维素含量达到30%~40%,辣椒超过40%。其余含纤维素较多的有:蕨菜、菜花、菠菜、南瓜、白菜、油菜。

菌类(干):纤维素含量最高,其中松蘑的纤维素含量接近50%,30%以上的按照从多到少的排列为:发菜、香菇、银耳、木耳。此外,紫菜的纤维素含量也较高,达到20%。

坚果:3%~14%。10%以上的有:黑芝麻、松子、杏仁;10%以下的有白芝麻、核桃、榛子、胡桃、葵瓜子、西瓜子、花生仁。

水果:含量最多的是红果干,纤维素含量接近50%,其次有桑椹干、樱桃、酸枣、黑枣、大枣、小枣、石榴、苹果、鸭梨。

每夜睡眠时间―7~8小时

原因:睡眠时间在6小时以下的人与睡眠时间维持在6~8小时之间的人相比,寿命更短的几率要大12%。睡眠时间在7小时以下会造成调节饥饿感的激素分泌紊乱,从而导致体重增加及相关问题。

器质性疾病、情绪波动、焦虑、睡眠不规律等都可以引发睡眠障碍。有器质性疾病的患者,要先治疗器质性疾病而后调节睡眠方可根治。由于心理、情绪等原因而患病的人,要调整好心态和生活规律,通过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来调整睡眠方可根治。睡眠时间既不要过长也不要过短,更不要在非正常时间睡觉。

上一篇:洗涤剂残留危害大 下一篇:苏州诱惑(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