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混凝土的施工优化

时间:2022-08-05 03:40:22

浅谈混凝土的施工优化

摘要: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质量以及使用性能。然而,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往往存在很多问题,如何优化拉制混凝土施工质量,是当前关注的焦点。本文阐述了当前形势下,混凝土施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混凝土优化施工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 混凝土施工技术优化

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要求也日益提高。混凝土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基础,其安全、可靠的优势,使其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然而,随着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的提高,以及施工缺陷的存在,使得混凝土施工存在一些方面的间题,严重制约着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提升,因此,加强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优化,势在必行。

1、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现状概述

当今建筑施工行业普遍使用的混凝土一般是由砂,石,水及水泥混合而成的,有时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性能还需加人一些外加剂和掺合剂。建筑施工是一项耗时耗力的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而混凝土施工作为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必须要提前做好施工准备,制定周密的施工方案,才能高质量的完成施工任务。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防止混凝土施工通病的发生。常见的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混凝土麻面

所谓混凝土麻面是指混凝土表面凹凸不平,水泥砂浆不匀,局部缺浆粗糙,但并未造成石子和钢筋外露。分析其形成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混凝土振捣过程不严谨,造成混凝土中存有气泡,气泡停留在混凝土表面造成混凝土麻面;(2)混凝土拼装过程不严密,留有缝隙,在灌浆时极易造成漏浆现象,造成混凝土麻面;(3)装模和拆模过程不细心,模板使用前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清理检查工作,造成模板表面留有水泥砂浆等杂物,在拆模时极易造成混凝土表面被粘损;(4)钢模板脱模剂涂刷过程不均匀,也极易造成拆模时混凝土表面破损。

1.2 蜂窝

表现为砼局部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其原因分析:(1)砼配合比不合理,石、水泥材料计量错误,或加水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2)砼搅拌时间短,没有拌合均匀,砼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3)未按操作规程灌注砼,下料当,使石子集中,振不出水泥浆,造成砼离析。(4)砼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灌注,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未振捣又下料。(5)模板孔隙未堵好,或模板支设不牢固,振捣砼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

1.3 裂缝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有变形引起的裂缝:如温度变化、收缩、膨胀、不均匀沉陷等原因引起的裂缝;有外载作用引起的裂缝;有养护环境不当和化学作用引起的裂缝等等。在实际工程中要区别对待,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引起裂缝的首要原因是混凝土的收缩。众所周知,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由于水分蒸发、体积逐渐缩小,产生收缩,而板的四周由于受到支座的约束,不能自由伸展。当混凝土的收缩所引起板的约束应力超过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现浇板的开裂,开裂的部位往往产生在应压力相对集中的地方。因水泥具有快硬、高强、水化热大的特点,再加上多数工程的主体施工发生在夏季,混凝土浇捣后又未及时浇水养护,混凝土在较高温度下失水收缩,水化热释放量较大,而又未及时得到水分的补充,因而出现裂缝。

2、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优化策略

2.1材料控制以及配合比配置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其质量控制的前提是材料的控制,以及施工前配合比的确定。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必须检查原材料质量,如水泥产地、品牌、品种、标号,砂、石产地、细度模数、含泥量等指标,对于强度要求高的施工,必须对原材料进行复核检查,其相关要求必须达到国家标准。如果施工前,对某厂家的水泥质量有质疑,或者是水泥的出厂时间大于三个月,则必须对水泥进行复检,合格后,才能投人施工之中。对于水泥的标号,必须清楚明晰。施工中应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测定集料含水量,针对不同的气温条件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控制好坍落度,保证出槽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避免因配合比控制不严,使含水量过大,以至在采用整体钢模时水分无法排出而导致水泡,影响梁体质量和美观。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混凝土的施工管理,确保配料准确和合理的搅拌时间,定期校验各种称量仪器,保证原材料用量准确。

2.2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

毋庸置疑的是,混凝土浇筑作为建筑物振实成型的重要环节,其质量控制必须到位,在进行建筑施工工序时,必须委派专人进行其施工质量的监测。混凝土在浇筑前夕,必须严格检查整个工序中的拌和系统、各个槽口,并在浇筑前进行预浇筑。浇筑过程中加强振捣,并控制振捣时间,保证振捣过程均匀一致,直至表面泛浆,振捣的间距必须匀称,具体间隔以振捣力波及范围重叠二分之一为宜。混凝土浇筑完毕之后,保证表面平整,并采取压实以及抹平措施,来防止裂缝的产生。对于温度较高的天气或者在太阳辐射较强的时间里,尽可能不进行混凝土浇筑。当前混凝土施工中,有很多都出现在夏季,尽可能在夏季的夜间进行混凝土浇筑,这样有利于混凝土避免温差过大而产生温度裂缝。当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强度的75%以上,其中心温度与表面的最低温度在25℃以内,并且预计拆模后混凝土的表面温降小于9℃时,方可进行拆模。在混凝土养护阶段的温度控制应遵循以下几点:(1)确保混凝土中心五年度和表面温度差不大于20T;如果对于抗裂强度高的混凝土,温差控制在25℃之内即可。(2)在拆模过程中,同样必须控制温度差在20℃之内。(3)在夏季施工过程中,适当采用内部降温的方式,来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4)保温法是在结构物外露的混凝土表面以及模板外侧覆盖保温材料(如草袋、锯木、湿砂等),在缓慢的散热过程中,使混凝土获得必要的强度,以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在20℃之内;(5)混凝土表层布设抗裂钢筋网片,防止混凝土收缩时产生干裂。

2.3裂缝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控制往往是控制混凝土施工期间的温度,通常情况下控制温度的方法为加水法,也就是在拌和过程中加水或冷却碎石等,从而降低混凝土浇筑时的温度。随着施工技术的发展,通过采用干硬性混凝土、混合料、加引气剂或塑化剂等措施改善骨料级配,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并且在在温度变化较大的地区而言,此法也有有效减少因急剧温度下降而产生裂缝的几率。混凝土施工中,最困难的是在炎热的夏季以及寒冷的冬天,在夏季施工过程中通过加水法来控制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在浇筑混凝土时,必须采取相关措施来稳定混凝土温度,如有条件,可采用蓄电水保温,并在混凝土表面敷膜或温麻袋,进行混凝土养护。在早期养护中保证混凝土温度的财时要注意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度及混凝土表面梯度,使混凝免受不利温、温度变形的侵袭,防止有害的冷缩和干缩,使水泥作用顺利进行,以期达到设计的强度和抗裂能力。

3、结语

建筑施工当中,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非常重要,无论是从材料、配合比、施工过程中浇筑以及整个施工中裂缝的控制施工,都必须严格按规范进行施工,只有从整体出发,重点把握各个工序的施工环节,才能将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提升的更高的台阶。

上一篇:阐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下一篇:浅析公路裂缝的危害与处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