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溢出效应影响因素及对我国利用外资的启示

时间:2022-08-05 12:39:54

FDI溢出效应影响因素及对我国利用外资的启示

摘要:FDI作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方式,对促进东道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除能够弥补东道国资金不足、创造就业机会、增加税收、增加东道国出口等作用之外,还可以提升东道国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带来溢出效应。本文通过分析影响FDI溢出效应的因素,对利用FDI的溢出效应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FDI溢出效应 影响因素 启示

1.FDI溢出效应概述

外商直接投资(FDI)被认为是促进一国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力量,它被认为能够真正促进欠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间的融合。除FDI所带来的增加资本、创造工作过机会等直接效应外,FDI还能给东道国带来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等间接效应。这种间接效应也被称之为“外溢效应”或“溢出效应”。获得由FDI带来的溢出效应是众多国家积极吸引外资的原因之一。

对于FDI溢出效应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MacDougall(1960)在分析FDI的一般福利效应时,第一次把技术溢出效应视为FDI的一个重要现象。Blomstr?m (1998)将FDI技术溢出定义为: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直接投资引起当地技术或生产力的进步,跨国公司又无法通过市场手段获得其投资的全部收益,对东道国产生的正的外部效应。通常将FDI溢出效应称为FDI的技术溢出,当然,这里的 “技术”是个广义的范畴,不仅包括我们所理解的狭义的技术,还包括管理手段及营销方式等。

根据溢出效应发生在行业内部还是发生在行业之间,可将溢出效应分为水平溢出和垂直溢出。水平溢出指FDI的进入所导致的同一行业内的溢出效,水平溢出主要有三种方式:示范—模仿效应、人员流动效应、竞争效应。垂直溢出是指跨国公司同当地公司建立供应链或需求链时产生的溢出效应(Blalock&Gertler,2008)。FDI的垂直溢出也被称为联系效应,按对上下游产业影响的区分,可以分为联系效应可分为后向联系和前向联系。

2.FDI溢出的影响因素

2.1东道国企业与跨国公司的技术差距

东道国企业现有的技术水平将直接影响FDI外溢的效果。有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东道国企业技术水平越低,溢出效应越明显。东道国企业技术水平越低,与跨国公司的技术差距越大,可以学习、模仿和追赶的空间越大。但是,并不是技术差距越大越好。有学者从吸收能力的角度,指出:技术差距过大会阻碍FDI溢出效应。当东道国企业的技术过于落后时,没有能力去消化和吸收跨国公司外溢的先进技术。

2.2东道国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状况影响东道国企业对FDI外溢技术消化吸收能力。跨国直接投资和人力资源在技术扩散过程中是互补的,来自FDI的技术扩散只有在东道国有一个最小的人力资本限度时(称作“人力资本门槛” ),才可能发生。从吸收能力的角度来看,只有当东道国企业具备一定存量的人力资本,才能比较好的吸收FDI外溢出来的技术,进而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3.3行业的竞争程度

行业本身的市场结构状况也可能对FDI的技术溢出效应产生影响。一般认为,东道国的市场竞争程度越高,外资企业对当地企业的技术外溢效应越明显。原因是,当市场竞争激烈时,外资企业为取得和保持竞争优势,倾向于采用最新的技术,而这些最新的技术,更容易被东道国企业学习和模仿;另一方面,东道国企业面对激烈的竞争,也会更有效率的利用现有资源、加大研发力度、提高现有技术水平。

3.4东道国公司规模

有研究表明,同大公司相比,小公司对FDI的负向溢出效应更明显。一般来讲,公司的规模与实力正相关,公司规模越大,实力越强,在应对外资企业的竞争和市场蚕食时,越能够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一方面加大研究开发投入,通过研发能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另一方面增加对人员的培训,提高对外资企业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小公司因实力弱,无法向像大公司那样同国外进入者开展有效竞争,因而更有可能被挤出市场,遭到淘汰。

3.FDI溢出效应对我国利用外资的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吸引和利用外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经济成就。但是,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一直是一种粗放式的、资源依赖型的、非可持续的发展模式。经济总量虽然上去了,但是发展的质量还有待提升,技术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还比较低。党和国家的经济工作会议多次指出,要把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路子上来,彰显出国家对于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视。而目前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技术上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需要学习跨国公司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而FDI溢出效应为我国学习先进技术提供了平台。通过对FDI溢出效应的机制、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对于中国利用FDI的溢出效应,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具有以下几点启示:

3.1 重视人才作用,加强人才引进工作

人员流动是FDI技术溢出效应的重要渠道。企业应重视对人才的引进工作,通过把在外资企业工作并掌握先进技术或管理经验的人员吸引到企业中来,实现对先进技术的掌握。对于企业来讲,要引进人才就要增强其对人才的吸引力,一方面,要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另一方面,要为人才制定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同时,政府也应建立健全完善的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机制,促进人才在内外资企业之间的自由转移。

3.2 重视对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人力资本水平

东道国人力资源质量决定了对FDI外溢技术的吸收能力,因此,应重视对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吸收能力。对人员的培养可以从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从宏观方面讲,政府应重视教育,加强对国民的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的受教育程度,从整体上提高人力资本;从微观的企业层面来讲,企业应加强对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其技术和专业技能,进而提高其吸收能力和二次创新能力。

3.3重点扶持一批实力强,具有竞争力的企业

企业可以通过模仿示范效应学习到外溢技术。企业规模越大,实力越强,越有助于吸收外溢技术。若规模小,实力弱,则没有能力去利用这些先进技术。为此,政府应重点扶持一批规模大、实力强,具有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在政策上予以支持,如在信贷和税收方面予以优惠。同时,鼓励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使得那些规模大,实力强的企业更好的利用FDI外溢效应,促进技术进步。

3.4利用政策导向,鼓励高技术跨国公司进入

经过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摆脱了过去面临的“资金缺口”问题,彰显出来的问题是核心技术的缺失,“技术缺口”问题日益突出。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外商看重中国的人口红利,在中国投资设厂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而真正的科技型投资并不多。为此,今后政府在吸引外资时,应充分利用政策导向,鼓励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跨国公司进入,鼓励高科技跨国公司在我国投资设厂,建立研发中心,并获得由此带来的外溢效应。

3.5企业自身应加大研发投入

加大企业的研发投入,将有助于缩小内外资企业之间的技术差距,加剧市场竞争,促进跨国公司在华技术转移,增强FDI技术溢出效应。企业应重视研发,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身技术水平,进而提升对外溢技术的吸收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二次创新。政府亦应从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加强对企业研发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积极开展研发。

参考文献

[1]韩燕.FDI对东道国外溢效应及影响研究综述[J].产业经济研究,2004(5)

[2]王艳丽.东道国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回顾与展望[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12)

[3]谢建国.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的技术溢出[J]. 经济学(季刊),2006(7)

[4]程萍.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分析[D].苏州:苏州大学,2008

[5]李平 盛丹.产业集聚、FDI技术溢出与东道国的自主创新[J] .社会科学战线,2009(1)

上一篇: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解决之道 下一篇:我国上市中小企业私募股权基金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