坭兴陶 :养在深闺人未识

时间:2022-08-05 11:18:05

钦州坭兴陶,与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陶、重庆荣昌陶同誉为“中国四大名陶”。作为一种传统民间工艺,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其生产技艺十分独特,以刀,将中国的书法、绘画、金石、篆刻诸家艺术融于一体,形成了古朴雅致、浑然天成的陶艺风格,成为民间一种独特优秀的工艺品。

然而,时至今日,坭兴陶无论知名度还是“身价”和销量,都与其四大名陶的身份并不相称。宜兴紫砂的大师作品在拍卖市场成交价屡屡突破千万元,而坭兴陶的大师作品则只有几万元级别,价差悬殊。

“养在深闺人未识”,成了钦州坭兴陶的悲剧宿命。为此,《中国民商》记者专访了钦州昱达坭兴陶有限公司总经理翁兴权,听他聊聊钦州坭兴陶的故事。

《中国民商》:您怎么来看待坭兴陶这个行业?

翁兴权 :我的判断,坭兴陶处于产业发展的起步阶段,将起而未起来,属于一种很朦胧的状态。但是,就未来而言,作为广西两大宝(坭兴陶和壮锦)之一,它很有文化特色,对外代表了钦州以及广西的形象,其发展前景还是很不错的。

2000 年以来,特别是最近这两三年,整个坭兴陶有了一个爆发式的增长。企业从 100 家左右发展到现在 280多家,从业人员上万人。但是,在这200 多家企业中,产值在 1000 万以上的规模企业只有不到十家。其中大部分都还是家庭作坊式的,以夫妻店居多。整个行业的总产值也只有 1 亿多,可以说是一个小的可怜的行业。

实际上2010年之前, 钦州坭兴陶总体的价格是一路走高的。但是 2010年以后,随着参与的企业增多,不同的企业竞相杀价,价格又回落。这是低端市场也就是日常用品的情况。而在高端市场,也就是工艺用品的部分,存在着明显的有价无市的情况。我们昱达公司有一款全国获奖的坭兴陶产品,最初报价在 10 万元,但最后成交价位 5 万多。

另外一个方面,从坭兴陶这个行业整体来说,社会知名度还不是很高。一是体现在坭兴陶行业大师还不是很多,并没有很好地推销和包装自己。二是当宜兴紫砂的大师作品在拍卖市场成交价过千万元 时,而坭兴陶的大师作品只有几万元级别,价差实在太悬殊。

《中国民商》:您刚提到了坭兴陶知名度偏低的问题。在您看来,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翁兴权 :历史上的坭兴陶曾经有过很辉煌的时期。

但是,由于种种的原因,钦州坭兴陶的发展实际上一直磕磕碰碰,并不顺利。这在很大程度上,与钦州当地的文化底蕴有关。紫砂实际上一直是跟文人士大夫相结合的。明代嘉万年间,时大彬、陈继儒等人创造了以文人为目标市场的文意壶,开启了中国文人的“玩壶”的新风。清代著名的”扬州八怪“,既是茶友,又是壶友。正是与文人的结缘,造就了宜兴紫砂的辉煌。

相较之下,广西钦州远离中原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文化上与浙江宜兴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上。所以,只能依靠民间手艺人在弄,基本上都是家庭作坊式的生产。

这种家庭作坊式的生产,导致长期以来钦州坭兴陶烧制技术和制作工艺缺乏明显的进步。直到上世 纪七十年代,基本上都还是在用柴火来烧,温度在1000 度左右。直到最近十年以来,关于坭兴陶烧制的临界点(1200 摄氏度)温度的控制才有了明显的突破。

从产品形态上讲,主要也就那么几种 :吸烟小坭器、茶壶、小花瓶和文具等少数的几类,样式上也比较单一,缺乏创新和突破。

而从制造工艺上讲,兴紫砂泥它的硬度更高、可塑性更强,基本上都是用手拍、竹拍的方式。由于钦州泥的质地比较松软,所以坭兴陶基本上都是采用“拉胚成形”。“手拍”基本上可以做到很尖锐的 90 度角,很漂亮。但是“拉胚”的话,无论如何很难做到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陶艺家的艺术发挥。艺术的生命在于创作,缺乏了创作的艺术是没有生命力,而这正是坭兴陶的软肋。

《中国民商》:您前面提到钦州坭兴陶最近这些年有了一个爆发式的增长,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翁兴权:最重要的原因是钦州市委市政府的支持。近年来,钦州市把做大做强坭兴陶产业作为建设“文化钦州”的重要内容,制订了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了加快坭兴陶产业发展政策,成立了坭兴陶行业协会,组建了坭兴陶工艺研究所,设立了坭兴陶职业技术学校。

2012 年 12 月,钦州启动了融城市景观、文化、旅游、物流为一体的千年古陶城项目建设,项目包括坭兴陶文化公园、博物馆、大师工作室、名人坊、厂房、综合服务区及配套设施等,总规划面积 2000 多亩,项目总投资约 11.6亿元。预计到 2015 年,钦州坭兴陶产业园产值将超过 15 亿元。

可以说,钦州坭兴陶能有今天的规模与政府的支持密切相关。特别是2 012 年八项规定出台之前,可以说钦州市的领导走到哪里,钦州的坭兴陶就走到哪里。各种展销会、推介会、交易会,都能看到钦州坭兴陶。最近这两年,我们稍微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这也体现在价格的回落上。当然就昱达公司来说,我们主要是面向省外的市场,实际上影响并不大。

《中国民商》:昱达公司目前发展的情况怎么样?

翁兴权 :2012 年,我们投资 900 万人民币进入这个行业,三年产值就达1500 万,进入行业前五。虽然整个行业的状况并不是很好,但我们每个月基本上能够实现收支平衡。目前,我们昱达公司正在计划引进一套全流程的生产线设备,我们希望借助这套生产线可以实现流水线作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像一把茶壶,我们之前成本可能完全是靠手工来做,需要100多块钱,经过流水线作业,可能就只需要几十块钱。

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基础之上,我们就可以腾出更多的人手来做一些创新的工作。比如,我们现在公司就成立了创新小组。我们会在日常工作之外,抽出时间来进行集中的学习和研讨,甚至出去参加一些展会进行学习和观摩。这个小组的组长里李人老师是国家级的工艺美术大师。他从上个世纪 70 年代开始,就在从事坭兴陶的创作。此外,还包括微雕名家覃墨、我们的艺术总监中国著名教育专家、广西书法教育学会荣誉会长黄麟生教授。

大众化与高端化相结合,这是我们未来的一个基本发展方向。坭兴陶整个行业的发展需要一些高端化、标杆性的产品来带动。同时,也需要降低价格,让它普及到千家万户里去。目前,它整体的价格还是偏高了。比如,我们之前就曾经与一个酒厂合作制造坭兴陶酒壶。但是,后来因为价格的问题,合作破裂。市面上一个普通酒壶的价格也就在 10 来块钱,而我们的成本最少也要在二十块钱以上。

《中国民商》:目前,昱达公司在发展中遇到了那些困难和问题?怎么来解决这些问题?

翁兴权 :应该说,知名度的问题时行业内所有公司共同面对的问题。老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这样也不行啊。所以我们更多的面向省外,积极的进行市场的推广。比如说,我们已经在全国各地建立10多个网点,包括像北京的广西大厦就有我们的网点。同时,我们正在积极的与茶文化相结合,参加茶博会。毕竟茶壶的影响力更大一点,几乎家喻户晓。

除此之外,就是积极的参加全国各地的展会。比如,最近我们就参加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联合举办的“大地奖”的评选。我和我们的一位很年轻的员工赖润娇合作的“祥瑞花瓶”荣获了金奖。这是一个整个陶瓷行业的评选,应该说很不容易。

提到这个赖润娇,我要介绍一下我们昱达公司的学徒制。昱达现在有 30多位员工,我们基本上采用一种老中青相结合的方式。像赖润娇,2012 年进入公司,就由覃墨老师手把手带了一年多,现在她自己手下已经带了三名学徒,同时她也是我们产品小组的成员,成长非常快。因为坭兴陶是一个千年传承的行业,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把这门艺术一代一代的这样传递下去。

上一篇:P2P :左手崩溃 右手繁华 下一篇:符星华 :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行业的四个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