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红绿卡"制度方法探索

时间:2022-08-05 06:00:15

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

摘要:2005年6月1日,国务院颁布实施《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提高儿童建证率、疫苗接种率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由于《条例》规定的部门职责和工作流程,在基层很难完全落到实处,尤其是《条例》规定由卫生部门培训教育部门,再由教育部门负责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这一工作方法,在基层无法真正落实。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试图探索一种既不违背法律基本精神,又在基层能够付诸实施,并且切实可行,流程简单的工作方法。经过实践,我们探索了一种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的新的工作方法——"红绿卡"制度。该制度在基层付诸实施以来,操作简单易行,特别得到当地教育部门的认可。该制度实施后,经抽样调查,接种率达99.52%(209/210),与制度实施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儿童;接种; 红绿卡;探索

1背景

为保障儿童的身体健康,控制相关疾病的流行,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1],规定儿童在出生后1个月内应到接种单位办理预防接种证。同时,国家又实行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该制度是国家为提高儿童免疫接种率而实行的一项工作制度,它规定"儿童入托、入学时,托幼机构、学校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发现未依照国家免疫规划受种的儿童,应当向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儿童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报告,并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接种单位督促其监护人在儿童入托、入学后及时到接种单位补种"[2]。该制度的实施,曾一度对儿童接种证建证率、儿童规划疫苗接种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建证率、接种率均有较大幅度提高。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接种率达到一定水平后,就进入一个瓶颈阶段,接种率再往上提高难度就相当大,主要是国家规定的职责和流程在基层很难落到实处。

2《条例》在基层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境

2.1由于《条例》把查验预防接种证的职责交给了教育部门,教育部门由于工作量大,工作繁琐而出现厌烦心理,大多时候敷衍了事。

2.2由于教育部门在履职过程中相关专业知识的不足,不能很好地开展接种证查验工作。

2.3即使教育部门查验工作做得不够好,卫生部门也没法进行处理。

2.4由于查验职责交给教育部门,卫生部门,特别是基层接种单位也不愿主动介入查验工作,使查验工作不彻底,同时,由于工作繁琐,基层接种单位上报数据时都是神仙数据,上级疾控机构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进行核查,经常出现查验和补种不彻底的现象。

3探索新工作方法的必要性

鉴于这些情况的出现,我们拟探索一种切实可行的,既规范并简化工作流程,又能切实提高接种率的工作方法。经过反复分析研究,并结合基层工作实际情况,在总结工作经验的同时,我们在本辖区范围内全面实施了预防接种证查验"红绿卡"制度。

"红绿卡"制度是对卫生部、教育部关于接种证查验工作流程和方法的完善和补充。本制度适当调整了工作职责,简化并规范了工作流程,完善了相关查验记录,并充分调动家长积极性,使该项工作变得更简单更直接,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教育部门的职责调整为宣传动员、入学把关、督促补种;卫生部门职责调整为接种证查验、接种证查验凭证——"红卡"或"绿卡"发放、补种疫苗;家长职责是主动带儿童及接种证到各接种单位申请查验,并取得查验凭证。

4具体工作流程

4.1宣传动员 ①由疾控机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卫生主管部门会同教育主管部门联合签发,同时两个部门联合召开动员会,全面推动该项工作顺利进行。②由各学校(托幼机构)、接种单位开展全方位的宣传动员,让该项制度宣传到每位家长,让每位家长知道该项制度的目的、意义、方法和流程。

4.2实施查验 要求家长利用假期主动带儿童及接种证到各接种单位申请接种证查验。查验后,如果该儿童已全部接种完该年龄段全部应种疫苗,则接种单位统一向家长发放接种证查验凭证——"绿卡";如果该儿童未全部接种完该年龄段应种疫苗,则向家长发放接种证查验凭证——"红卡",并预约补种,将漏种疫苗的预约补种日期用红笔明确标注在相应位置。如儿童在当年9月1日前已全部补种完全部漏种疫苗,接种单位收回"红卡",换发"绿卡",如未全部补种完全部漏种疫苗,则不再换卡,家长继续持有"红卡"。"红卡"或"绿卡"有效期为一个学年。

4.3入学把关 每年秋季开学,所有7岁以下儿童,必须凭预防接种证查验凭证——"红卡"或"绿卡"报到注册,没有查验凭证的暂缓报到注册。这一阶段能确保查验率达100%。

4.4督查补种 开学后,各学校(托幼机构)清理查验凭证,做到学生和查验凭证一一对应,并核对持"红卡"的学生,详细记录每位学生应种疫苗的补种时间,按时通知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接种单位补种漏种疫苗。疫苗补种完后,接种单位收回"红卡",发放"绿卡",学生将"绿卡"交回学校(托幼机构)存档备查。

4.5督促检查、通报整改 每年开学后,卫生部门会同教育部门对辖区所有学校(托幼机构)进行专项检查,检点为:①每个班级学生"红卡"加上"绿卡"数量是否等于学生总数;②学生中持"红卡"的比例;③持"红卡"的学生是否已补种完至目前为止的漏种疫苗。在检查中凡发现有在今后还需补种疫苗的,督促学校按时督促补种,凡发现持"红卡"学生已超过期限还未补种的,责令限期整改,及时督促学生补种相应疫苗,并通报批评,教育部门将纳入年终考核。

5该方法的优点

5.1取消了学校查验接种证的职责,变查验接种证为查验"红绿卡",学校老师避免了因缺乏专业知识的困扰,同时,老师只需要分辨查验凭证的颜色即可,"红卡"为红色的卡,"绿卡"为绿色的卡,查验起来更简单直接,更一目了然,老师更容易接受。同时,充分发挥学校(托幼机构)的把关作用和督促作用。

5.2由接种单位查验接种证更专业,能准确发现漏种疫苗,并及时安排补种或预约补种,提高工作效率。

5.3充分调动了家长的积极性。大部分家长在子女进入幼儿园前基本上都知道要打预防针,几乎都能按时接种疫苗,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家长的接种意识慢慢淡漠,特别是当子女进人幼儿园后,就认为万事大吉,认为反正幼儿园都要通知打预防针,都是幼儿园的事情,忽视了自己的职责。该制度的实施,主要是要求家长每年暑假都必须主动到接种单位申请查验,并取得查验凭证,以确保每位儿童都能全部接种完免疫规划所规定的疫苗针次。

5.4疾控机构能准确监控接种单位的查验及补种情况,做到数据真实可信。通过该制度的实施,可以保证只要你要读书(上幼儿园),你就必须接种相应疫苗,即使你漏掉某种疫苗,一旦入学也必须补种,从而可以确保学龄儿童的疫苗接种率几乎可达100%(有接种禁忌者除外)。

6结论

为检验该制度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我们对该制度实施前后进行抽样调查,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该制度实施后的儿童疫苗全程接种证率达99.52%(209/210),制度实施后接种率明显高于制度实施前(P

参考文献:

[1]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管理条例[S].第二十六条.

[2]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管理条例[S].第二十七条.编辑/张燕

上一篇: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临床探讨 下一篇:肌间沟加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用于锁骨骨折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