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研究

时间:2022-08-05 05:55:01

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研究

摘要:列宁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实践家,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许多方面都做出了卓越贡献。虽然列宁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并不很多,但其所提出的尊重自然、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思想具有着前瞻性和指导性。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生态环境破坏的批判也值得我们引以为戒。对列宁这些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研究有利于我国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循环经济发展道路,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列宁 生态文明建设 自然 循环经济

一、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所谓生态文明,即是指人类为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而生态文明建设,并不是要人们放弃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回到原始状态的生活方式,而是要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超越和扬弃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和不合理的消费模式,将生态文明理念纳入社会建设的全过程之中,提升社会整体素质,降低人类生产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力,使资源的消耗利用限制在自然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二、 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1.对尊重自然、重视人与自然关系的强调

列宁坚持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强调要尊重自然,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言:“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2]列宁在哲学笔记中针对黑格尔的观点也表达过类似的意见即,:“不能用精神的发展来解释自然界的发展,恰恰相反,要从自然界,从物质中找到对精神的解释…”[3]

2.对资本主义破坏环境上的批判

列宁在批判资本主义破坏环境方面表现出与马克思恩格斯的完全一致性。他在《土地问题和“马克思的批评家”》一文中引用恩格斯的话表达了对资本主义大城市糟糕环境状况的厌恶和批评,“在大城市中,用恩格斯的话来说,人们都在自己的粪便臭味中喘息,所有的人,只要有可能,都要定期跑出城市,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喝一口清洁的水。”[4]133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的工人生存环境恶化,列宁一针见血地指出:“说工人生活日益困是由于自然界减少了它的赐物,这就是充当资产阶级的辩护士。”[4]90纵所周知,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的作用。自然环境越优越,自然资源越丰富,其对劳动的作用效果就越明显,对社会生产力发展就越有利。因此,可以说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对于我国来说,在想我国这样一个生产力发展水平并不十分发达的国家中发展社会主义,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思想运用于经济建设之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将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新路。

3.对资源循环利用的阐述

列宁通过人造肥料的使用这个角度来阐述资源循环利用的思想。他指出,“十分明显,人造肥料代替天然肥料的可能性以及这种代替 (部分地) 的事实,丝毫也不了下述事实:把天然肥料白白抛掉,同时又污染市郊和工厂区的河流和空气,这是很不合理的。”[4]134

4.对科学技术在保护生态环境中积极作用的肯定

列宁积极肯定科学技术在改善环境中的作用。他认为,用先进的技术来开采天然富源,能够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

三、 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启示意义

1.充分尊重自然力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有效实施

苏联的经验表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并不等于资源和生态可持续性问题就自动解决了。[7]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我国的经济实现高速增长的同时,其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列宁关于尊重自然、重视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再升华。

2.支持资源的循环利用,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我国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就必须遵循列宁资源循环利用的理念,引导各领域资源合理化流动,各生产要素合理配置,不断促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通过不同生产企业间的生产废弃物作为生产原料的彼此交换,实现园区内的生产废料“零”排放。只有通过不同机构、不同行业间的积极配合,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宏观到微观、从政府到社会公众的全方位的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撑体系,我国才能真正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3.大力发展绿色科技,走低碳节能发展之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直以来,由于我国在发展模式的选择上未能摆脱“先污染、后治理”老路,使得现今条件下,我国的自然资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环境污染程度较高,生态问题愈积愈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生态危机的可能性愈来愈大。因此,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必须牢牢抓住科学技术这一发展动力,通过政策支持、财政补贴等手段,大力发展对环境有利的绿色科技,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使传统工业化道路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把工业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

生态环境问题具有综合性和长期性,需要全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列宁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对于解决现天人类所面临的严唆的生态问题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和价值。在全球各界都积极研究找寻生态危机产生根源、找寻生态危机得以解决的理论支撑之际列宁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渗透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唯物的、辩证的和历史的生态思想,是强大的理论武器,必将为生态危机的真正解决提供崭新的理论选择。在我国的经济建设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列宁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合理内核,充分尊重自然、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依靠科技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助推作用,摒弃“唯GDP论”,为困扰全球的生态问题的解决提供创新性的策略和途径。我国只有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探索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走循环经济发展都路,才能够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有序、健康的发展,最终实现人类社会发展合目的性和规律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周生贤.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J].求是,2012(10).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人民出版社,2009:38.

[3]论马克思主义[M].列宁专题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4.

[4]列宁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5]列宁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42.

[6]列宁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28.

[7]田猛.前苏联的环境保护问题及其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人文地理,2010(3).

上一篇:浅议完善土地利用规划公众参与的对策 下一篇:浅议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