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彰显伟大的慈善义工精神

时间:2022-08-05 04:47:56

平凡,彰显伟大的慈善义工精神

“仁者,为天下度”。一个普通的律师,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技能、资源,参与各项慈善义工公益活动,她照顾世纪老人、照顾远在内蒙的困难学子、建爱心图书馆,为的是帮助与自己素不相识的贫困老人和孩子。她把人生最美丽、最灿烂的时光,奉献给慈善义工事业。……

在博爱古都金陵3万多名慈善义工队伍中,提起慈善义工,国安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萧虹女士没有人不知道。她十几年如一日,乐于助人、默默奉献,时刻关注着社会上贫困的兄弟姐妹,热情地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燃眉之急。

2008年3月,她加入了南京市慈善义工组织,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注册慈善义工之后,自觉地履行着慈善义工关爱弱者、奉献爱心,造福社会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她的善良仁爱之心也影响着她的丈夫和女儿,(女儿陈卓现在在南京琅琊路小学4(6)班上学,也是全市慈善义工年龄最小、最早一批加入慈善义工的),全家人都用来自于内心朴实的善良和仁爱照顾着别人,帮助者别人,与人和谐相处,先后资助了3个困难学校,为其建立了图书馆;帮助和资助远在内蒙和家乡四川及南京困难学生6人;为了长期的资助社会上的困难群体,她和女儿都在市慈善总会建立了个人慈善冠名基金。同时,她还义务担任两所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法律顾问,利用自身技能、资源更好地帮助农村进城务工的农民子弟普及法律知识。慈善义工们尊称她是“为别人着想”的萧大姐。连续三年,都被南京市慈善总会评为优秀慈善义工。

她常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不论贫富,都应有一颗慈善的心,帮助别人,磨练自己,慈善之心是一种人文情怀,并非只是富人、名人的专利”。朴素不加修饰的语句是她发自肺腑的真情流露,听起来使人震撼。她所在的巴蜀慈善义工团体兄弟姐妹中,称赞她的眼睛总能发现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人。前年的七月份,萧虹陪女儿暑假期间去了内蒙大草原,让女儿尽情地在这空旷的草原上放飞心声,自己也找回失去的童年。夕阳西下之时,在路过一家牧民的帐篷时,她发现这家人家的帐篷与其它的不一样,破旧不堪,有一种风吹欲倒的凄凉感觉,她信步走到帐篷前,从窗户向里观望,看上去一位有50多岁老人家躺卧在帐篷内,两个大约十三四岁的男孩陪伴在老人身边,看到此景,萧虹心中已明白了一切,走进房间,牧民老大妈一看不是当地穿戴的她,非常友善地说:“请问姑娘是不是在这里迷了路?”“不是的大娘,我路过此地,看到您病得挺重呀,为什么不去看医生呢?家里几口人?……”老人一一回答了她的问话,在谈到两个孩子时,老人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家里很贫困,丈夫去世的早,没有劳动力,也没有更多的钱来供他兄弟俩上学。”萧虹母女为这家的不幸难过,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不读书,孩子是未来呀,你不能就这样永远地穷下去吧,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一个贫困家庭的现状呀”。她说,当即掏出4000元钱,交给老人家。“一定要让孩子上学,没文化是多么可怕的事呀!他兄弟俩的学费我来帮他,直至大学毕业。”三年来,萧虹每年都会定时向草原上两位小兄弟寄上2000元和学习用品以及物资,今年暑假,她还打算请草原的小朋友到南京做客呢!

在一次市慈善总会组织100名慈善义工进白下区棉鞋营社区,为空巢老人服务活动中,她作为一名慈善义工参与了当天的服务,她所服务的老人今年94岁,家住棉鞋营36号209室,这位独居高龄老人叫陈雪莲,老人做梦也没有想到,在自己的人生岁末,还能有缘遇到萧虹母女这么善良的慈善义工。老人一身未育子女,年轻时收养过一个养女,前些年因车祸身亡,留下一个孙女,因房产纠纷,对老人疏于过问,正在老人最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刻,慈善义工萧虹母女来到了陈雪莲老人身边,她不仅给老人带来精神上的慰藉,还时常给老人带鸡蛋、面包、蛋糕等营养品;还因同信基督教,她们母女给老人带来了许多欢乐和笑语,女儿陈卓那甜美的歌声,抚慰着老人那苍老的心灵。陈雪莲老人是低保户,一生从未有人给她过生日, 3月14日,萧虹和女儿又来到陈奶奶家,女儿捧着蛋糕和许多陈奶奶喜欢吃的食品,还给老人买了一件新衣服,为这个从未过过生日的奶奶唱起了《生日歌》,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活了这把年纪,第一次有人为她唱《生日歌》,这对萍水相逢的慈善义工母女,是老人生命最后旅程中最珍贵的人缘财富。在近两年多的结对中,母女俩对陈奶奶的关心无微不至,冬天,老人床上的被子薄,她就从自已家里拿来了棉被;春天老人的晒衣架坏了,她自己掏钱嘱咐社区主任让人为老人安装新的;夏天,老人没有空调,她给老人安装新的空调;秋燥,老人易便秘,她及时地给老人送来蜂蜜。常挂在她嘴边的话就是:“我就把陈奶奶当做我的老外婆”。

萧虹积极参与慈善义工服务活动的同时,还先后发动两个学校一个同乡会共计1300多人,加入了南京市慈善义工组织,并成立了慈善义工团体。利用业余时间参与为社会服务,同时她积极宣传慈善理念,向慈善总会捐集了40多万元善款,在捐赠者中有她的朋友、同学、同事,他们都不是富翁,其中还有残疾人、学生,但他们与她一样,都有一颗乐善好施的善心,她常夸她的朋友们有善心、肯助人。

汶川大地震后的第二天,全国各地都在积极为灾区开展赈灾募捐活动,她作为四川籍人氏,更是火急如焚,几天未能睡一个完整的觉,到处联系四川籍在宁的所有人员,上跑省里、军区找同籍领导老乡,下跑企业、学校找老板老乡,为家乡开展募捐活动,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的真情感动下,灾后第三天,在锁金村南京“国际展览厅”如期为家乡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500人广场募捐活动,当场募集到善款近40万元。原司令员向守志等省市四川籍领导都参与了此次的募捐活动。灾区同胞在南京养伤那段日子里,她又发动同乡慈善义工,参与到医院护理家乡来南京治疗的亲人的工作上,烧汤的烧汤、送菜的送菜,护理的护理,开展心理慰藉、精神慰藉等工作,短短的半个月时间里,在她的慈善义工精神感召下,参与在医院的慈善义工服务的人数达1500人次。

……

萧虹是一个令人尊敬的律师,更是一个心中永远装着别人的慈善义工,她的爱心犹如春风,给人以温暖,送人以希望。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传统美德,展示了人格长城的魅力。”

上一篇:略论慈善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下一篇:春光明媚展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