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身音乐教学 实现人生理想

时间:2022-08-05 04:33:09

献身音乐教学 实现人生理想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一转眼,我作为一名普通的音乐教师,在平凡的音乐教学岗位上已经度过了五个年头。我回顾自己这几年的教学生活,感慨良多,这其间既有欢欣,又有痛苦;既有付出,又有收获;既有刚参加工作时的热情似火,又有深入研究音乐教学后的种种困惑;既有苦思探索教学难题后的释然,又有成功辉煌后的继续努力追求。当然,这里面更多的是经过自己的教学经历和探索之后形成的我自己对音乐课的独特理解。

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目标是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我们需要进一步端正对音乐课已形成的固有认识。首先它不能像从前的课堂,以老师灌输、学生接收的方式来讲解注入;也不能采用民间艺人的口传心授,敷衍地教几支歌就算上音乐课的方法;也不能像专业音乐学校强调专业技能的训练”更不能使一门艺术课、美育课不像艺术课,倒像是语文课、数学课或者是思想道德教育课。我想它应该是以多样的、科学的教学法施诸不同程度的教育对象,既要有循序渐进的规律性,又有随机应变的灵活性,随时注意和考虑怎样才能够使学生接受得更多些、更快些、精神上更加愉悦些。

鉴于上述情况,我对音乐课的授课方式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和想法。

一、欣赏课

教师不仅是课堂的引领者,还是参与者,有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才会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敢于参与和体验,这样,就为欣赏教学的展开搭建了桥梁。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教师可采用发现式教学法,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进而理解作品,达到与作者的心理共鸣。

我在讲民乐合奏《赛龙夺锦》时,除了介绍端午节的民间习俗吃粽子、赛龙舟之外,还努力引导学生们自己去发现、体会作品中描绘的端午节赛龙舟热闹场面的特点。通过交流,我发现同学们除了一些共性的体会外,感受作品明显与学生个性有关。有些同学虽然对乐器特点、特征把握不准,但对作品的整体表现内容体会很深。所以对音乐欣赏课程来说,发现式教学法往往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收到更明显的效果。

小组讨论形式也适应这一教学内容,如《船工号子》。教师先组织学生学习劳动号子的特点,再播放音乐,欣赏后将学生分组,并将需要讨论的问题板书。例如提问:全曲根据劳动内容的节奏的变化可分为几部分?各乐段速度、节奏、力度、情绪、表现内容各是什么?让学生在音乐中展开讨论。讨论结束后,各组代表发言,教师再对音乐问题、乐曲风格等进行解答和总结。通过小组评议课这种方式进行总结,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集体智慧。

音乐游戏具有愉悦性和互动性,游戏式教学是学生所喜爱的教学模式。如《船工号子》一课,教师让同学们学习了劳动号子的特点以及演唱形式,让同学们进行拔河比赛并喊上拔河号子,在游戏构成中体会号子协调动作,统一节奏,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体会劳动的趣味性,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欣赏课也可以运用表演形式。例如在欣赏电影插曲《地道战》时,教师可让学生在了解音乐故事内容后,跟随音乐,表演日本鬼子对冀中平原的抗日军民突然袭击,深夜偷偷进村扫荡,被老忠叔发现。为掩护群众撤退,老忠叔不顾个人安危,毅然敲钟报警的紧张气氛和急切心情。教师可引导学生用忠厚老实、认真仔细的神情来表演老忠叔查岗,发现敌情临危不惧,急速奔向村口报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艺术的效果和音乐的感染力,积极地参与也实现了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唱歌课

唱歌课上音程演唱是必须的,利用默唱方法帮助学生唱好跨度较大的音程效果很好。唱好音程的基础是唱准音阶。当学生牢固地掌握音阶的音准后,唱级进音程是较容易的,但要唱好跳进音程,特别是要唱准四度以上的音程就会出现许多困难了。教师可先出示音阶挂图,用唱级进音的方法领学生从低向高或者从高向低,遇到用虚线写的音就在心里默唱,实线的就唱出声来,进行反复训练后可引导学生到教材中去唱乐句里的音程或者重点乐句,学生就能很快突破这一难点。

在唱歌课中,乐理知识的学习是不可缺少的,而传统的讲授法是音乐教学最直接、最主要的方法。怎样才能使学生对所讲的内容感兴趣?我选择形象比喻和有趣味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来传授新知识。这样做不但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也会加深学生的记忆。

趣味练声法在唱歌课上也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唱歌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练声不但可以训练学生的声音,还能激发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烘托课堂欢快的气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以后的音乐教学奠定一个较好的基础。音乐课上,我有意地选择一些有利于进行创造思维的练声曲,让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力,根据所掌握的知识去创编不同情绪的曲子,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我向学生出示一条练声曲,学生很快学会了,便再问,“如何将这条发声曲唱得优美、连贯、圆润、富有诉说性呢?”“大家可以试着添加我们以前学的音乐符号。”有的同学说把它变成4/4拍,每个音符的时值扩大一倍,有的同学会想到在音符上方添加“连音线”。有的同学说还要有附点,这样才会有诉说的语气重音。还有同学说:“老师,我想换一些乐器演奏也会有不同的效果,比如说古筝,或者小提琴,也会很优美的。”接下来把同学们说的都加进来,这样一唱,声音果然优美了,连贯圆润了,还有了诉说的语气。我再问,我们如何才能让曲子变得活泼、跳跃呢?学生试着唱出跳跃的感觉,马上有同学想到把开始的曲子用上跳音记号,再换上笛子演奏,听完之后有同学又发现了新问题,“老师,我们把速度加快也许会更好吧?”

就这样通过这一次次小的创造性尝试,学生们个个兴致勃勃,因为他们自己创造出了不同情绪,不同感觉的新乐曲,产生了成功的喜悦。与此同时,他们也从中真正理解了这些音乐符号的作用和唱法,不但掌握了有关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也充分体现了课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这种开放式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实践舞台,增强了学生对音乐想象的空间,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使学生的创造思维不受局限,得以发挥!

在音乐教学中,我始终能感受到音乐带给我和学生们的美好和快乐。音乐课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和艺术氛围中得到了美的熏陶,促进了德育、智育的发展,而我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成长,实现了我的教学梦想。我热爱音乐教育事业,更追求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我热爱我的学生。我用饱满的激情感染学生,同时学生们也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惊喜,让我感动,同时也让我欣慰。总之,孩子们带给我的是纯真、快乐还有感动,让我的生活更加精彩。我很爱我的这些孩子们,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更好地钻研音乐教学业务,使我的音乐课真正成为孩子们的乐土。

【责编 金 东】

上一篇:小学作文需要“真” 下一篇:浅析篮球运动的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