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手松开,你拥有的是一切

时间:2022-08-05 04:06:58

《米洛斯的维纳斯》是日本当代作家清冈卓行的一篇艺术随笔。初读觉得文字优雅,风格清新;再读就会被其处处闪耀哲学光辉的文字所吸引。这篇随笔,主要就是先通过断臂维纳斯给人们带来的无限美的遐想,从而来感悟其中某些形而上的哲理思考。

为数众多维纳斯作品当中,唯有残缺不全的断臂维纳斯独领,这里面的奥妙是什么呢?清冈卓行先生的文章为我们昭示了其中的真谛――艺术也好,人生也罢,“无”中可生 “有”,有“舍”才有“得”。许多时候,必要的舍弃,反而会获得最终的完美。

“无”中可生“有”。老子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意思是说,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这里的“无”是指虚幻的、普遍的、无尽的想象空间,潜在的无尽生命力;“有”是指具体的、有限的个体。可以说,正是由于双臂的残缺,才给人以无限驰骋想象的空间,想象出种种无数秀美的玉臂,那些不定型的虚象是无尽的艺术享受和艺术美感的源泉。可见,失去双臂的维纳斯反倒格外迷人,散发着梦幻般的色彩;而复原双臂的维纳斯却根本不能产生超越“丧失”的美感。“米洛斯的维纳斯”独特之美,出于自然和造物者的巧夺天工,并非创作者的刻意追求,而是人类一切圆熟、协调、深邃、坚毅的心智的自然表现。只有这样,才使这件艺术瑰宝超越了国界,跨越了历史长河,以它的神奇的艺术光芒与天地共存,与日月齐辉。因为双臂的残缺暗示着可能存在无数双秀美的玉臂。是不尽梦幻的“无”对受到限制的“有”的超越。偶然、有限的“无”催生了必然、无穷的“有”。《米洛斯的维纳斯》真可谓“以无胜有,以少胜多”的艺术典型。

有“舍”才有“得”。维纳斯失去了双臂不仅无损其美,甚至更增添了美。双臂失去,如同芟除多余的枝叶,使维纳斯整个身体的优美的曲线表现得更清楚,给人的印象更鲜明。高明的艺术家,总是让艺术作品给观赏者留下想象的余地,造成一种悬念和遗憾,让人们永远为她牵肠挂肚。断臂比完美无缺更具有一种艺术魅力,诱发人们去发挥自己的想象,通过想象获得“全”的效果。倘若修复双臂,它的“全”就会使欣赏者的情绪达到了顶点,想象的翅膀便捆住了,少有回味,过后便忘,从而降低了作品的魅力。如果修复,手只能保持一种姿态,不能满足所有审美个体的要求。所以,各种修复方案必然走向失败,保持原貌成了最佳选择。罗丹说:“在艺术中,有性格的作品,才算是美的。”《米洛斯的维纳斯》美在一种个性。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人生路上总会遇到坎坷,不可避免会失去许多。只有直面“失去”,勇敢地“舍弃”,你才会轻装上阵,获得最大的收获,走向最后的成功。恰如像维纳斯一样虽然失去,但却换回了无穷的魅力,实现了更有意义的价值。

想起了影片《卧虎藏龙》中的经典台词“把手握紧,里面什么也没有;把手松开,你拥有的是一切”。是呀,把手松开,我们才会拥有整个世界。

上一篇: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验室建设研究 下一篇:把父亲喊成老爸好不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