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日同形词的研究

时间:2022-08-05 02:33:50

关于中日同形词的研究

摘 要: 同形词是汉日语言对比研究的一个传统领域。本文从中日同形词的成因及意义上的分类两个侧面对同形词现象进行了研究,以期对中国学生的日语学习产生一定的借鉴和帮助意义。

关键词: 中日同形词 成因 分类

1.引言

自古以来,汉语和日语就一直在不断相互渗透和影响,日语当中有很多来自汉语的汉字和汉字词汇至今仍被广泛使用,现代汉语当中也存在大量来自日语的“外来语”。正因为两种语言的相互影响,以至于形成了大量的中日同形词,这些词语的存在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中日语言的交流之深远。沈宇澄与周星(1997)两位学者给同形词下的定义是“在日语和汉语当中同时都在使用着的,互相有着借用关系的汉字词汇”(笔者译)。例如:「検討—-检讨、「勉強—勉强、「得意—得意、「大家—大家等都属于中日同形词范畴。

可以说“同形词”是中日两国人民共有的文化财产,由于同形词的存在,即便是完全没有学过对方语言的人,也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交流,同形词的存在对于中日两国的交流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不过,汉语和日语中的同形词虽说字形完全相同,却并不是所有的同形词在汉语和日语中都拥有相同的含义,这些同形词也是在中日交流中容易导致误解的地方,因此,笔者认为对同形词展开详细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2.从历史角度看同形词的成因

追溯历史,日本从中国借用了大量的汉字,并且这些汉字和词汇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适应了日本社会的需要,被完全日语化了。到了近代,日本人在学习西方文明的过程中,为了翻译并吸收西方文化,便利用他们所掌握的汉字词汇造词法知识,创造了大量新的汉字词汇。这些新词后来又被大量的中国留学生等引入汉语中,并作为汉语当中的“外来语”而被定型使用,由于使用频率高,以至于我们都不觉得它们是来自日语的“外来词汇”。以上因素导致现在在汉语和日语中有大量的同形词存在。即相同的汉字构成的词汇同时出现在汉语和日语两种语言中(沈宇澄、周星,1997)。同形词的成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2.1从汉语借用到日语中的词汇

据何培忠和冯建新(1986)两位学者的研究,从汉语借用到日语中的同形词大致可以划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具体如下:

2.1.1以实物形式传入日本的同形词,如:

孔雀(くじゃく)水牛(すいぎゅう)駱駝(らくだ)獅子(しし)

芭蕉(ばしょう)牡丹(ぼたん)芍薬(しゃくやく)枇杷(びわ)

大多属于动物名称、植物名称及金石物品器物等。

2.1.2随同汉文典籍一起传入日本的同形词,如:

即位(そくい)凶事(きょうじ)首領(しゅりょう)来朝(らいちょう)

学問(がくもん)動静(どうせい)思索(しさく)道理(どうり)

2.1.3随同佛教经典传入日本的同形词,如:

講堂(こうどう)食堂(しょくどう)香炉(こうろ)僧坊(そうぼう)

彼岸(ひがん)世界(せかい)光明(こうみょう)財産(ざいさん)

佛教专用术语属于这一类。

2.1.4以科学技术、日常生活习惯等形式传入日本的同形词,如:

胡椒(こしょう)人参(にんじん)蔗糖(しょとう)水仙(すいせん)

温泉(おんせん)地震(じしん)海洋(かいよう)丘陵(きゅうりょう)

这些是日常生活词汇。

2.2从日语借用到汉语中的词汇

近代之后,日本在学习西方文明的过程中,利用所掌握的汉字知识创造了为数众多的汉字词汇,而这些新词又由中国留学生带回了中国,这些日语新词都是用汉字书写的,不需要翻译就直接进入汉语词汇体系之中并被使用,由此形成了大量从日语借用到汉语中的同形词汇。这类词汇主要有:

盲腸(もうちょう)政策(せいさく)代表(たいひょう)現象(げんしょう)

哲学(てつがく)経済(けいざい)憲法(けんぽう)文明(ぶんめい)

这些词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以至于我们都没有感觉到他们是来自日语的外来语的一类词汇。

2.3由于偶然的原因形成的中日同形词

通常认为,同形词的形成大致有以上两种形式。然而,经学者曲维老师(1996)研究指出,中日同形词当中,还存在有别于前述原因的第三种形式,即偶然的原因造成的一致。这类同形词数量很少,大多为日常生活词汇,如「汽車、「高校等属于这一类型。由于是分别使用造成的,此类同形词存在汉语意思和日语意思相差很大的问题。

3.从含义看同形词的分类

以上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中日同形词的成因,同时了解到了并不是所有的同形词在汉语和日语中的含义都相同。由于同形词各自产生于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和社会环境之中,存在含义上的差异是理所当然的。一般而言,根据含义不同,同形词大致可分为“同形同义”、“同形类义”和“同形异义”三种类型(沈宇澄、周星,1997)。

3.1同形同义的词汇

同形同义词汇不仅在汉语和日语中有相同的词形,连意义和用法也是一样的。此类词语以助词、动物名称、植物名称和科技术语居多。例如「一、二、三、水牛,光線、低音、産業、生物、数学等均属于这一类(曲维,1996)。此类同形词在汉语和日语中大量存在,对中国的日语学习者来说也是一个好的消息。

3.2同形类义的词汇

所谓同形类义词汇是指中日两种语言中词语形式相同,双方的词语含义在一定范围或程度上相似的词语。其含义既有彼此完全重叠的部分,又有各自所特有的含义部分,进一步细化,可以分成日语含义比汉语含义大、汉语含义大于日语含义等几种不同的情况。下面举例加以说明。

例1:「意見

①君の意見はどうだ?(你的意见怎么样?)

②ちょっと意見を交換しよう。(让我们来交换一下意见。)

在①和②中「意見一词,在汉语和日语中都具有“对某一事情或判断所持有的想法、见解和观点”这一含义。

③これからはまじめに勉強するようにと、父親は息子に意見した。(父亲规劝儿子今后要好好读书)

④他老爱给别人提意见。(彼は人の文句ばかり言っている。)

上述两例中「意見一词在汉语和日语中都有各自特有的含义。这也是我们在日语学习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例2:「大事

①国家の大事(国家的大事)②筹划大事(大事を企てる)

上述两个例句中的「大事在汉语和日语中的含义是相同的,很好理解。

③体を大事にする(保重身体)④大事な問題(重要的问题)

上述例句中的「大事仅在日语中使用,在汉语中是不能这样用的,说明「大事一词在日语中的适用范围要大于汉语中的适用范围。

例3:「保険

①火災保険(火灾保险)②海上保险(海上保険)③这就保险了。(これでも安全だ。)

④照我的话办,保险不会出错。(私の言う通りにやれば絶対に間違いない。)

例句①、②中日含义相同,彼此都能理解,③、④则是仅仅在汉语中使用而日语中所没有的情况。(例句出处:『現代日本語語彙論、『日本の文字)

3.3同形异义的词汇

汉日同形异义词汇是指尽管汉语和日语有相同的词形,可是含义却有很大差异的词汇(沈宇澄、周星,1997)。属于此类型的同形词数量不太多,不过对于中国的日语学习者来说,确实很容易造成理解错误的类型,因此必须非常注意才行。该类词语举例如下:

例4:「勉強(勉强)

①一生懸命に勉強する。(拼命用功学习)

②こんなにたくさん買ったんだもの、もっと勉強できないか?(买了这么多,能再便宜点吗?)

如例①、②所示,日语中的「勉強具有学习掌握某项技能的能力、贱卖商品等含义。

③他要是不肯来也不必勉强。(彼が来たがらないのなら無理しなくていい。)

④我认为这个理由很勉强。(この理由がどうも不十分だと思う。)

如例③、④所示、汉语中的「勉强具有任意、恣意、不够充分等含义,其汉语含义和日语含义互不相干,完全不同。

除了上例之外,还有「階段、「経理、「汽車、「工夫、「検討、「試験、「手紙等词汇也是属于这一类型,为了方便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这类词语的使用,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其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4.结语

在汉语和日语中具有完全相同含义的同形词只占其中的一部分,其中还存在相当一部分具有含义差异的同形词,他们的存在对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来说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否则就会引起误用,产生误解。由于汉语词汇和日语词汇是在不同环境中生成的,存在差异也是理所当然,不过对于中国的日语学习者来说,同形词也是最容易产生误用的领域,笔者认为今后有必要将中日同形词研究继续深化。

参考文献:

[1]何培忠.冯建新中日同形词浅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2]沈宇澄.周星现代日语词汇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3]曲维.日本的文字[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

[4]秦明吾,等.日汉同形异义词词解[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上一篇:审美:回荡在语文课堂的主旋律 下一篇:数学教学中的美学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