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细节 把握细节

时间:2022-08-05 01:39:16

据《人民日报》报道,2003年北美历史上最严重的停电事故,造成了当地60亿美元的惨重损失,后经联合调查组专家论证,原因是俄亥俄州克里夫附近一些长得过于茂盛的树丛造成了电线短路。一段小树枝微不足道,当它在不恰当的地方连通电路的时候,细节引发的是全局性灾难。

世界著名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讲述他成功的秘诀时,总结出了广为流传的名言:“魔鬼在细节”,也就是说无论一座建筑多么恢弘大气,只要细微之处留有瑕疵、存在遗憾,那这件作品就算不上成功。

经济生活如此,建筑艺术如此,新闻作品更是如此。

认知细节与把握细节

对于细节在新闻中的作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感悟:先是认为细节是新闻的补充,可以让新闻主体变得丰满亮丽;后来认为细节是新闻主体的点睛之笔,可以让新闻主体现出神韵;现在认为细节本身就是新闻基本元素之一,重大事件的报道,细节可以四两拨千斤,使其威力大增,在有的时候新闻细节则像人的细胞一样,本身就能垒起新闻基本框架。

虽然是有20多年新闻龄的老报人,由于不是科班出身,上述想法是不是符合新闻理论我心里一直没有底,直到《丰碑无言》一文在社会上引起良好的反响,才让我肯定了自己的感觉。

1998年初秋,本人偶然得到一个信息,一个乡村医生为救在姜井中被有毒气体熏倒的村民光荣献身。赶到死者所在地,当地领导证实了事实但劝我不要采访,理由是死者生前没有感人事迹。

记者没有放弃,依然来到死者所在村,经过前后几天的时间,走访了几十名当事人,得到的材料的确如乡镇干部所说,零零碎碎:出诊看病、风雨无阻、童叟无欺……几乎清一色这类信息,除了他救人临死的那个情节算是壮烈以外,几乎找不到一句豪言壮语或可以让人挥毫泼墨的完整故事。

回到编辑部,满脑子一团乱麻,按照惯常人物写作的三段论,稿子根本提炼不出主题,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细节越来越清晰:被送到医院的那天,几百号人放下农活拥上街头等候消息,当时正是秋收大忙季节;得到死讯的第二天是当地有名的节日(财神爷生日),燃放鞭炮的千年古俗不约而同地改了,周围几个村没有一个人燃放;他的葬礼上,为抢救哭晕过去的亲友和群众,三个医护人员都忙不过来……

后来我突然明白,群众感动的,不是他的什么豪言壮语,而是多年来他总是在病困之时伸手扶一把的“细节”,群众回报的,也是等待、哭丧、不放鞭炮这样的“细节”,这种“细节”集合在一起,就勾勒出一个活生生的英雄。悟出了这个道理,我就把这些“细节”,以记者的感受为主线贯穿起来,写成了《丰碑无言――一个乡村医师的故事》。这篇通讯刊发在1998年10月6日《潍坊日报》的头版头条,报社值班总编亲自操刀写了评论。

细节的本质真实

新闻的生命在于它的真实性,这个真实不仅仅是指新闻本质真实,还包括它的细节真实。一篇作品无论它的气势多大、立意多高、结构多恢弘,只要发现其中一个细节有误就像一桌丰盛的宴席吃出一只苍蝇,立即倒了胃口。

这个逻辑反过来也成立,新闻的细节真实还必须要本质真实,无论细节再翔实、再生动、再感人,如果它反映出来的新闻本质背离主流价值,那这个细节可能就是坏掉一锅汤的耗子,还是舍弃为妙。

细节之细,除了小的含义之外,还有数量众多、泥沙俱下、良莠不齐的特点,这就使得精心选择与提炼成了新闻细节是否具有生命力的关键。

当年对孔繁森这一典型集中报道的时候,涌现出了不少知名的新闻力作,让人至今记忆犹新。也有个别作品把孔繁森写成了“高大全”式的英雄,读者看了不敢相信。

没有人质疑孔繁森的伟大,他的伟大之处恰恰是浓浓的人情味和几近宗教信徒的那种虔诚菩萨心,对同志、对老乡、对民族兄弟。在与他共事的人眼中,他不是顶天立地的英雄,而是良师、益友、兄长、好人。正因为如此,孔繁森生前在,故事在人们中间口口相传,广为传播,但几乎没有一件见诸报端。他的朋友没有一个人想到要为其树碑立传,包括本人。

集中宣传高峰时,有几家媒体向我约稿,但都被我婉言谢绝了,因为我知道,在当时写不出这些媒体所规定的“高度”,如果为宣传而宣传去无限“拔”高,有损于孔繁森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

风头过后,我动笔写了一篇《良师益友孔繁森》,写了他请客、他的乡情,甚至还有他的“泄密”。那是我们刚人藏不久,孔繁森就把几个新到的小老乡叫到拉萨的宿舍,用几个小时的工夫,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有些信息还不为外界所知,处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状态。他的用意很明显,在干新闻,不了解真实的,就难以把握底线和分寸,老乡不能出错,舆论导向不能出错。

文章1995年11月3日刊发在《潍坊日报)头版头条,在当地引起很大反响,人们从中看到的不是“高级干部”的雄才大略和冷峻,不是英雄的“脸谱”,而是一个活生生的好人。

十年后的今天,当年那些铺天盖地的宣传文章,许多已被人淡忘,但孔繁森卖血、收养孤儿以及儿女亲情等细节却一直留在读者记忆中,并广为传颂。这些细节,不仅没有淹没他一丝一毫的光辉,还让他不管在什么年代、不管被赋予什么样的政治光环,始终给读者以可亲可爱可敬的长者形象。

不管是还原本质的细节,还是拔高典型的细节,客观地说,只要敢于在媒体亮相,就不太可能是虚假的。但是同样的素材在不同的记者手里却能塑造出截然不同的形象,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细节的提炼与视角的选择。这种提炼和选择功力在相当大程度上决定了细节真实能不能体现、在多大程度上体现出本质真实。

(作者系潍坊晚报记者部主任)

编校:张红玲

上一篇:新闻之道,在于求真 下一篇:电视新闻的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