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工程造价动态控制与管理的探讨

时间:2022-08-04 10:52:33

关于建设工程造价动态控制与管理的探讨

摘要:建设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贯穿于整个投资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涉及建设项目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的投资控制。本文通过论述了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阶段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总结出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动态控制与管理的几点有益结论,以便在建或拟建工程项目进行借鉴。

关键词:工程造价;动态控制与管理;建设项目

0 引言

建设项目是一个过程产品,工程造价控制是贯穿于产品形成过程中的投资管理。建设项目具有周期长、生产要素价格变化大、产品单件性等特征。影响建设工程的造价因素繁多,在生产过程中复杂多变。因此在整个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必然可能产生由于时间因素、政策因素、外部条件、内部条件、领导意识等导致的投资调整。为了更好地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更大程度上发挥投资效益,投资方应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进行全过程动态控制与管理,包括项目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

1 项目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动态控制与管理

项目决策阶段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特别是建设标准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项目方案的确定,工艺要求、材料设备选用等,直接关系到项目投资大小。因此,对此阶段的工程造价进行严格的动态控制与管理极为重要。

对于大型的投资项目,投资方宜专门成立可行性研究专案组或委托专业公司,根据市场需要及发展前景,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在充分的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投资估算,对工程项目投资进行宏观调控。对于单项工程,也应对项目进行充分的可行性研究,编制项目投资估算,对各种影响造价的因素进行分析控制,使整个建设项目投资在一开始就在掌控之中。本阶段工程造价动态控制与管理模式为:项目建议书――调研论证――可行性研究――编制工程估算――审核再论证――调整估算――决策层科学决策。

这一程序在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中极为突出,先由项目的建设管理部门组织力量编制项目建议书进行论证,在经过充分的调研讨论的基础上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时编制工程项目投资估算,报发展和改革部门审核,由发改部门组织有关专家评审后提出建议并调整工程项目估算,对可行性研究进行批复,再由建设管理部门进行决策,从而使得整个建设项目投资得到动态的控制和管理。

2 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动态控制与管理

一旦拟建项目经过科学决策立项后,设计阶段就成为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关键阶段,凭以往工程经验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占75%以上。这一阶段工程造价的动态控制与管理主要体现在“技术与经济”有机结合上,从而需加强方案设计(扩初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施工招投标和合同签订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方案设计(扩初设计)阶段设计方案的优劣直接影响建设项目投资费用的多少和建设工期的长短,直接决定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据统计,技术经济合理的方案设计,可以降低工程造价5%~10%,甚至10%~20%。对评选出的多个优选方案均编制工程概算,进行性价比对。再吸众之长修改确定最终设计方案,调整工程概算,动态控制工程投资。另外,要做到设计经济合理,除了建设方的积极配合,及时向设计单位提供可靠的工程基础资料,还需设计单位着手提高设计人员的整体素质、经济观念和技术水平,以求改变现在普遍存在的设计粗糙的局面。本阶段工程造价动态控制与管理模式为:方案(扩初)设计――编制工程概算――优化方案设计――调整工程概算――审核并批复工程概算(发改部门)――下达投资计划。

施工图设计阶段,施工图纸设计是在方案设计(扩初设计)基础上的图纸细化和深化,是建设项目在图纸上具体反映。施工图纸的完善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建设项目可实施性和建设项目投资的准确性。组织技术专家组审图或提交技术专业单位进行审图,审查施工图纸是否缺漏项和是否满足技术规范要求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方法。本阶段工程造价动态控制与管理模式为:施工图设计――专家组或专业单位审图――修改完善施工图――组织编制施工图预算。

施工招投标和合同签订阶段,施工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投标人在投标报价时,应充分考虑自身实力、工程实际和市场行情,参考价格信息,确定相应材料设备价格,投标报价不得以低于成本价恶意竞标。评标专家组对于不平衡报价或低于成本价的投标应坚决拒绝,避免中标后与招标人扯皮和高额索赔。

施工合同是根据法律法规、中标通知书、投标文件、招标文件等资料签订的。签订施工合同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主要体现在条款内容上。某市建设主管部门针对建筑材料价格波动时动态调整工程造价提出了很好的方法并建议写入合同条款,值得借鉴。

由于非承发包人原因引起主要建筑材料价格波动超过±5%时,按以下方法调整工程造价:

1、材料价格上涨时

①若pt<P0且∑(Qi×Pi)/(Q总×P0)>1.05,则:C增=Q总×Pt×[∑(Qi×Pi)/(Q总×P0)-1.05]

②若pt≥P0且∑(Qi×Pi)/(Q总×Pt)>1.05,则:C增=Q总×Pt×[∑(Qi×Pi)/(Q总×Pt)-1.05]

2、材料价格下跌,且∑(Qi×Pi)/(Q总×P0)<0.95

①若pt>∑(Qi×Pi)/Q总,则:C减=Q总×Pt×[0.95-∑(Qi×Pi)/(Q总×P0)]

②若pt≤∑(Qi×Pi)/Q总,则不予调减,即:C减=0式中:

C增――调增工程造价;

C减――调减工程造价;

Q总――某材料到第i个月的实际总用量;

Qi――施工期第i个月的某材料实际用量;

Pt――承包人投标文件商务标书中某材料的投标单价;

Pi――施工期第i个月《价格信息》的的某材料价格;

P0――投标期(商务标的编制日期)《价格信息》的某材料价格;

如投标报价中无法确认某材料的单价时,可用P0替换Pt,根据上述办法调整工程造价。本阶段工程造价动态控制与管理模式为:组织编制标底――标底审计审核――投标报价――专家组评审――合理价中标――签订施工合同。

3 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动态控制与管理

在施工阶段,由于工程设计已经完成,工程量已完全具体化,并完成了施工招标工作,签订了工程承包合同,这一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只有5%~10%,由于设计的缺陷可能存在的变更,也有可能导致工程造价的增加。因此,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非常重要。

4 竣工阶段的工程造价动态控制与管理

竣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主要体现在竣工结算的控制与管理上。客观准确的绘制竣工图纸,由施工单位根据竣工图纸编制竣工结算,提供完整的结算资料,监理和建设单位严格审核,从而进行动态控制工程造价。此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是整个建设过程中对工程造价影响最小的一个阶段。本阶段工程造价动态控制与管理模式为:施工单位编制竣工结算――监理和建设单位审核――编制竣工决算。

5 结束语

通过对建设项目各个阶段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分析与论述,得出以下几点结论:项目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是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的最重要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则较小,因此,工程造价的动态控制与管理的工作应重点放在项目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设计图纸要完善、全面,设计深度力争达到要求,工程估算、概算和预算力争准确不缺漏项,在不同阶段尽量及时更新调整相关数据动态管理工程造价。合同条款尽可能全面详细,工程造价调整办法应明文写入合同。工程项目施工期间,由于非承发包人原因(如政策原因、材料涨价原因等)引起的工程造价波动较大情况,建议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合同约定给予调整工程造价,以便科学地动态控制工程造价。

上一篇:古建园林的保护工作现状及其合理利用探讨 下一篇: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