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方法

时间:2022-08-04 07:41:51

探析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方法

摘要:数学是一门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的学科,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课程。对于小学数学来说,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堂练习设计至关重要,做好课堂练习的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为了使小学生能够较快地掌握和吸收数学知识点,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对数学课堂作业做出合理安排。本文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围绕如何优化数学课堂练习进行阐述,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方法

G623.5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课堂练习是一节课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促进学生深层次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以教学目标为中心,对练习的内容与形式进行精心设计,将练习的度和量把握好,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本人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围绕如何优化数学课堂练习浅谈以下几点:

一、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人文性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数学是一种文化,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与练习设计中就应该将现代文明体现出来,让呆板枯燥的练习融入到人文关怀的导语中。如:把选择题改为“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把应用题改为“活用知识,解决问题”等,使问题要求表述得更富有亲和力,让学生感到轻松有趣。要根据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对数学课堂练习进行设计,让生活与数学融为一体。这样的数学课程能够使学生更加理解数学、热爱数学,让数学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

二、分层设计,逐步提升

在数学课堂练习中,教师要精益求精,并通过对题目中的内涵进行充分挖掘,让每一题都充分发挥出自己的“特色”,从而使其利用率得到提高。可采用多层次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从而实现“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教学效果。

三、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增强实践性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数学教学中,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一些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为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让他们能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同时感受到数学和生活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如在教学完“千克和克的初步认识”的内容后,我设计了这样一节练习课:新授课结束后,让学生去超市购物并收集有关重量的信息,练习课上让学生把从超市所购的自己喜欢的食品重量告诉大家,然后让学生互相交换掂一掂、拎一拎,感受对方物品的重量;再用秤称一下进行验证,看看与自己的估计相差多少;最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个鸡蛋、一块香皂和一袋大米等物品的重量。

在这一系列的练习中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趣味化,将单纯的数学概念延伸到生活活动中,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四、课堂练习要新颖多样,突出趣味性

课堂练习不能只注重数量而忽略质量,在设计练习时要对儿童的心理特点加以考虑,要在“精”和“趣”字上下功夫:让学生做课堂练习的主人,设计改错题;让学生当医生,设计判断题;让学生当法官,设计操作实验题。当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课堂练习,如讲故事、猜谜语、摘取智慧星、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和各类小竞赛等,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课堂练习、在实践中进行认真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五、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训练,注重开放性

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社会经历不同,对同一问题的理解与把握也各不相同。基于此,教师在进行课堂练习的设计时,从练习内容的选取到练习形式的呈现都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让学生对已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解决带有一定思考力度的题目,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这种高层次的练习,不仅能拓宽学生的思路,也能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还能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拓展。

现行教材中的习题多数都是“条件齐备”,问题单一,结论单一,从而导致W生的学习只停留在“知”的层次,而无法达到“活”的层次。这样,学生的思维不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强。为此,我们要进行开放练习,来发散学生的思维,变原来枯燥乏味的数学练习为学生感兴趣、肯动脑的数学活动。所以,在教学时,教师要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为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创造空间,激发求异思维。

六、加强知识间的联系,提高应用性

在设计数学练习时,教师要走出数学学科,让学生去领略学科间的精彩。设计时要综合学生所学科目,以学科知识为基础,以情景主题为背景,适时地将其他学科的知识穿来,对数学的内涵进行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学习数学学科以外的知识,从而领略数学的精彩。

例如:学校举行50米短跑比赛,小红用了12秒,小风用了15秒,小强用了9秒,小立用了11秒,谁跑得快?谁跑得慢?最快的比最慢的快多少秒?学生解答这道题必须知道跑步时用的时间少说明他跑得快,只有知道了这一点,才能将这道题正确地解答出来。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应努力研究如何彻底改变传统教学“重知识轻方法,重结论轻过程”的做法,如何有力加强学生在数学练习活动中的体验、感悟和反思,让我们的课堂练习成为人人参与的有价值的练习、人人都能获得必需技能的练习,每个学生都能一改以往“望题兴叹”的局面,在练习中感受到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进而乐于练习、喜欢数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小娟.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与优化[J].学周刊,2014(5):170.

[2]季金花.浅析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策略[J].考试与评价,2015(5):114.

[3]卢启松,杨海云.新课改下数学课辅练习设计探讨[J].中华少年,2015(22):121.

[4]张爱军.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J].才智,2015(29):4.

上一篇:解析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的教学方法 下一篇:关于新疆少数民族汉语课堂教学方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