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粮企改革的京粮探索

时间:2022-08-04 06:24:02

国有粮企改革的京粮探索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粮食行业经历了新旧体制转换的蜕变。这个过程中粮食企业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在粮食流通中发挥作用。关键在于认清形势,迎接新的挑战,进行新的探索,开展新的创业。

1998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关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精神,决定建立北京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京粮集团)。1999年6月,京粮集团正式挂牌成立,成立以来京粮集团通过改革,实施“做市场、做品牌、做资本”的发展战略,将做强粮食主业与保障首都民生紧密相连。

经过近12年改革和发展,京粮集团自2002年以来连年盈利。2011年,总资产139.7亿元,净资产50.6亿元,销售收入163.0亿元,利润4.9亿元。充分发挥了主渠道作用,较好地履行了历史使命。

做大做强粮食主业

京粮集团承担着北京市的粮油集散功能。近几年来,他们坚持“立足北京、聚集环渤海、放眼全国”的市场拓展思路,形成以北京为核心,辐射全国主要粮食产销区的贸易网络。

在品牌战略的引领下,企业形成了以“京粮”为母品牌,以“古船”为核心品牌,“绿宝”、“火乌”、“古币”、“正大”、“华藤”和“京粮物流”等为子品牌的品牌体系。企业的粮油产品品类从成立之初的67个增加到2 58个,形成了丰富的京粮集团产品群。

目前,以“古船”为龙头的产品销往全国30个省(市、区),古船面粉销量2009——2011年连续3年荣列全国同类产品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

企业形成良好发展态势后,京粮集团又以做资本为支撑,扩大粮食产业规模,2011年,在北京市人民政府的推动下,企业与8个区县国资委签署北京市粮食企业重组协议,部分区县粮油企业并入京粮集团,为培育首都大型国有粮食企业奠定了基础。

提升粮食保障力

北京市是重要的粮食主销区,粮食消费量的80%左右要从外地调入。经过近几年的努力,京粮集团基本构建起以“一个方案,四个体系”为核心的首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即北京粮食应急保障方案,粮食采购、储备物流、加工生产、市场网络体系。

为了加强对一手粮源的掌控能力,保障首都粮食供给,京粮集团深入全国粮食主产区,选择优质粮油品种,采取共建、购买、租赁等多种方式,在外地建设北京市的粮源基地。经过近5年多的发展,粮源基地数量从零跃升到123个,覆盖了东北、华北、西北、长江三角区等粮食核心生产区。

近年来,京粮集团通过淘汰落后仓容,改善储粮条件,企业总仓容增加到372万吨。并实现了铁路、公路、水路的有机联运,建设起了保障有力的储备物流体系。此外,新投入运营的吉林榆树、天津临港和筹建中的北京大兴3个米、面、油加工基地,能增加产能200万吨。这样,京粮集团总产能将达到350万吨,进一步提高了粮食保障力。

双轮驱动引领粮食消费

京粮集团坚持“科技创新”与“造福民生”的双轮驱动,初步形成了以民生粮食消费导向推动科技进步、以科技进步引领民生粮食消费潮流的发展模式。

对内,整合企业下属公司的11个技术中心,成立粮科所理事会和油脂、制粉、稻米、烘焙、现代物流、粮食储藏等11个专业研究室,统筹京粮集团的科研力量,针对重点课题开展集中攻关。

对外,企业以所属的北京粮食科学研究所为依托,联合北京市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将科技创新的触角向粮油籽种产业、农业种植延伸。2009年,北京市惟一的粮油食品产业研发基地落户京粮集团。古船油脂技术中心成为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农业部国家油脂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

在产品创新上,京粮集团始终坚持“研发一代、储备一代、上市一代”的原则,每年都有10多项新技术、新产品面世,安全放心、营养健康的粮油产品不断推向市场。同时,顺应市场需求,引领消费潮流,加快方便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营养强化食品、特殊群体食品的研发力度。目前,京粮集团共有2 58个粮油品类,基本满足了北京市民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在技术创新上,他们以绿色储粮为方向,针对不同粮食品种的耐储性差异和储藏特点,选择最佳的储存方案:引入惰性粉进行物理防虫,有效解决粮食生虫问题;应用臭氧杀菌技术,抑制粮食发霉;利用空调技术,有效控制稻谷、大米度夏温度;利用立体式通风技术,解决高水分粮降水问题;利用充氮技术,有效延缓油脂品质变化等。使粮食储藏技术由过去的不生虫、不霉变,转化为营养、绿色、安全。1999年,科学保粮率为70%,2011年这个比率提高到了99%。

上一篇:回良玉:坚持不懈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下一篇:我国粮食市场运行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