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诵读对中学生语言流能力培养的作用

时间:2022-08-04 06:20:44

浅论诵读对中学生语言流能力培养的作用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对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中国传统语文教学历来重视诵读,诵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可谓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诵读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有重要作用,诵读通过学生语言流能力的培养提高其语言能力。所谓语言流能力,是指学生对语言流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的认知和把握的能力,语言流是作家在创作实践中体现出的特殊语言现象,主要指通过语言的载体表现出的意识,其形式以语言的节奏体现。本文试图在分析诵读对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价值的基础上,以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郭沫若教材为例探讨诵读对中学生语言流能力培养的作用。

一、诵读对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价值

诵读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诵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力,涵养学生的性情。虽然在今天看来,传统的诵读有一些弊端,如诵读方式单调、诵读没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等,但从总体看,诵读在当时仍然不失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它在语文教学中有独特的价值。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上,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能力

汉语是韵律感很强的语言,具有音乐性,适合诵读,诵读会强化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和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语言的能力。诵读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语文教育名家历来高度重视诵读。朱自清就曾经说道“在语文的教学上,在文艺的发展上,朗读都占着重要的位置。从前私塾里教书,老师照例范读,学生循声朗诵。早年学校里教古文,也还是如此。”[1]语感能力的强弱是学生语言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而语感能力的培养只能在学生大量接触语言材料的过程中,其中,诵读是主要方式之一。在诵读中,学生切身品味语言、感受语言,全身心投入到语言学习中,通过感官的语言学习提升到理性认识语言,因为中学语文教材的选文都是名文佳篇,是学习语言的范文,特别是一些诗歌散文作品,在诵读训练上更是最佳的材料。如郭沫若的诗歌《天上的街市》,就非常适合诵读。这首诗歌联想自然,想象丰富,语言隽美,选入人教课标版《语文》七年级(上)第六单元,本单元教学要求的一个重点就是教师要引导学生熟读、美读课文。如一位教师在设计《天上的街市》的教学方案时,教学环节的第一步即为“体味诗的音乐美”,在教师范读这一步骤中,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这首诗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学生在这样的引导下进行诵读自然会强化对诗歌的感悟能力,经过长期这样的诵读训练,语感能力的形成就会成为可能。

(二)增强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于学生通过语言的学习和应用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体现在听说读写能力方面。教师一般都比较重视学生的读写能力的培养,对诵读在培养学生语言的理解能力方面却不太关注。其实,诵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还能增强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听说读写这四种语文能力,是互相渗透、紧密联系的;听读同属于理解的范畴,说写同属于表达的范畴,加强听说能力的训练,有助于读写能力的提高。”[2]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学生的诵读能力,语文能力的发展也离不开诵读能力,可见诵读能力与其他能力密切相关,共同构成学生的语文能力。诵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在诵读过程中,体味语言、理解内容、感受情感是诵读要达到的教学效果,学生通过反复的、动情的诵读,便能更深入体会文字的优美,理解文章内容,领悟作者的情感。如郭沫若的诗歌《静夜》,这首诗歌写得清幽、典雅,有着古典诗词的意境和韵味,如一首小夜曲,流过人们的心田,给人美的享受。这首诗歌是诗人五四以后的作品,面对当时中国的现实,诗人感到失望、痛苦、苦闷。这些情感学生理解有一定的困难,但在教学中,可以充分运用诵读,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先体味诗句表现出来的情感,然后教师再结合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作一定的讲解。学生在了解诗歌创作的背景后,再反复诵读诗歌,通过诵读在想象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文字的美、意境的美、情感的美,这样,便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朗读是一种再创造,可以把有文字记录的语音符号,连同无法用文字记录的节律符号,通过语音补齐全部信息后,传递出去。这里所补全的信息,就是作者隐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和言外之意。”[3]

二、诵读对中学生语言流能力培养的作用

(一)促进学生语言思维的流畅

“语言流”在语言学研究领域中还是一个空白,但有的作家已经在有意识地运用语言流进行创作,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著名诗人辛笛在论及卞之琳的体裁和风格时,就提出“语言流”的概念,在2005年第3期《文学自由谈》中,桑农的文章《谁先提出‘语言流’?》对此进行了一定的分析,该文对作家所主张的“语言流”进行了梳理归纳,认为作家在创作时“藉词语唤起和追踪瞬息变化的感受过程,必须遵循该语言的语法结构所提供的可能,否则语句便不堪卒读。能实现的无非是‘语言流’,‘意识流’只潜藏在‘语言流’之中。”[4]从这段话语中,我们知道,“语言流”要遵循语言的语法结构,它只是思维意识的一种表现,这也符合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这一规律,而强化学生的语言流能力就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作家在“藉词语唤起和追踪瞬息变化的感受过程”时,语言的表达是一气呵成的,是淋漓酣畅的,有一种“流”的意味,这主要表现为语言的流畅感。所以,学生语言流能力主要体现为学生语言思维的流畅能力,在诵读中,又体现在学生对语言的节奏感把握上。通过对诵读语言的节奏感把握,学生流畅地朗读语言,强化学生对语言的整体理解和把握,促进语言流能力的提高,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提升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力

在诵读过程中,学生的语言流能力得到强化和发展,这将有助于提升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力,辛笛认为“所谓‘语言流’写法,是指写作时,思绪和辞意随诗行的展开,时而隽永,时而飘逸,行云流水,一‘流’到底。”[5]这样的语言风格,对学生的语言感悟力有很高的要求,需要学生用心诵读,全身心投入到所读的语言材料中,涵泳体味。正是因为语言流呈现的多样化语言风格,才使学生通过诵读锻炼自己的语言感悟力成为可能。学生语言感悟力包括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和理解两个方面,感悟是指对语言表层的感受,理解是指对语言深层的认知,当学生在对语言的这两个层面都达到一定程度的理解和体会时,学生的语言感悟力才能形成。诵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创造性活动没有对语言的深层理解是不可能完成的。诵读通过读和悟的方式完成创造性阅读活动,语言流能力既包含了学生对语言的流畅朗读能力,也包含了在诵读过程中对风格多样的语言流的理解能力。

如郭沫若的《雷电颂》,其语言流特点表现很明显。这是郭沫若创作的著名历史剧《屈原》中主人公屈原的内心独白,是屈原在受诬陷、被囚禁时,内心悲愤而发出的呐喊。这段内心独白,剧作家写得行云流水,一“流”到底,借风、雷、电唤起和追踪主人公瞬息变化的内心感受过程。剧作家先写屈原对风的呼唤,“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在这暗无天日的时候,一切都睡着了,都沉在梦里,都死了的时候,正是应该你咆哮的时候了,应该你尽力咆哮的时候!”但面对严酷的黑暗现实,屈原是清醒的,他自知“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史记·屈原列传》),所以,他又发出这样的期盼“尽管你是怎样的咆哮,你也不能把他们从梦中叫醒,不能把死了的吹活转来,不能吹掉这比铁还沉重的眼前的黑暗,但你至少可以吹走一些灰尘,吹走一些沙石,至少可以吹动一些花草树木。你可以使那洞庭湖,使那长江,使那东海,为你翻波浪,和你一同地大声咆哮呵!”最后,剧作家让主人公的思绪飞扬,“啊,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波澜呀!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屈原的这段内心独白,是比较典型的语言流,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在引导学生诵读时,强化学生的感悟力。

(三)强化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诵读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直接和明显的,但诵读所体现的口语交际能力与语言流能力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得到人们的关注,语言流能力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之间存在一种密切的关系,“注重口语化,是‘语言流’的主要特征。在辛笛看来,关键是符合日常白话的习惯,平易、亲切、自然、纯熟,而我国的‘七言古风’中也有这样的传统,可以借鉴。”[6]这就是说,语言流突出的作品,在语言的表现上,注重语言的平易、亲切、自然、纯熟。其实,具有这样语言风格的作品往往能被读者接受和喜爱,鲁迅曾经阐述过这种语言的特点“采说书而去其油滑,听闲谈而去其散漫,博取民众的口语而存其比较的大家能懂的字句,成为四不像的白话。这白话得是活的,活的缘故,就因为有些是从活的民众的口头取来,有些是要从此注入活的民众里面去。”[7]这样的语言因其来自民众的口语而具有生命力,具有平易、亲切、自然的特点,注重口语化,这些都是语言流特点的体现。这样的语言风格特点对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如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诗歌的语言清新、明丽、亲切、自然,学生诵读易于理解和体会诗歌的语言,诗歌第1节用生活化的语言抒写画面,“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这些语句都是日常白话,平易亲切,在诵读过程中,只要教师加以适当地引导,学生容易读出诗歌那种淡远的意境,并体味诗人借助幻想的形式表现出的美好理想世界。

诵读对中学生语言流能力的培养有直接的关系,诵读可以形成和强化学生的语言流能力,虽然语言流能力的构成及在语文教学中的独特作用还没有引起语言研究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但作家的创作实践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语言流现象的存在,这对语文教学实践来说,就提供了探索通过诵读培养学生语言流能力的可能。

附记:本文为2011年度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郭沫若研究)课题“教材中的郭沫若作品评价研究——以大学现代文学史教材、中学语文教材为例”[课题编号:GY2011C08]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朱自清.朱自清语文教学经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倪宝元.语言学与语文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4][5][6]桑农.谁先提出“语言流”?[J].文学自由谈,2005,(03).

[7]鲁迅.鲁迅全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杨宏 四川省 乐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 614004)

上一篇:音乐快乐教学法浅论 下一篇:“点击”词语 演绎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