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文字的旅途上

时间:2022-08-04 04:50:52

行走在文字的旅途上

略厚的书摊放在书桌之上,隐隐有墨香透过薄纸散发出来。不过是四四方方的字,却主宰了无数人的沉浮,牵引着无数人的心。

我喜爱读书,告别世间的喧嚣,走到那不被打扰的宁静当中。诗经、散文、小说、童话,都是我的领土,我与文字追逐,或喜或悲,就像落入了一个巨大而华美的梦中。

我最初接触的文字,是一个又一个小小的故事,就像沿途遇到的风景,有好有坏,却同样让人铭记。我以为读小说就像旅游,足不出户的旅游。会遇到许许多多性格鲜明的人,然后你会发现,试着去了解一个人,是多么的快乐。我喜欢这种过程,从陌生到熟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一个个故事串在一起,就变成了小说。有时我会忘了自己,只沉浸于他们的世界,甚至把自己也加入到他们当中,这是一种奇妙的感觉,就好像经历另一个人生。

书柜上满满的都是各种各样的书籍,曾几何时,我仰望着它们,希望有一天也能写出如此美妙的文字。老师说,要先看别人是如何写的,再把它们的转变成自己的。那就看吧,我对自己说,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地沉迷于书籍带给我的愉悦中去,如鱼得水一般悠游自在。

于我而言,观诗如对镜,可以兴,可以观,可以怨。我喜欢安意如的那句话“《诗经》如彼岸花,即使无法摘取,也一直存活于心。”或长或短的文字,或喜或悲的心情,在诗人笔下绽放,清雅成诗,爱淡成词。诗歌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疏远不可亲近,就好像“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那般,是前世的前世,我们心底曾响过的声音,曾念念不忘的童谣。我总是一个人默读,恍惚间走入古人在诗中留下的幻境,慢慢品味,细细欣赏,不知不觉就豁然开朗。我从古诗中学会自我收敛,慢慢找到自身需求的光亮,和潋滟坦白的心境。

若说诗歌是彼岸花,那么散文便如同清风,无处不在,洒脱无束。尤爱朱自清的散文,淡淡的景致在略微泛黄的书册中,一点一点氤氲开来,让人如临其境,许是因为他有一颗淡泊平静的心,才能写出如此美景。散文的美在于无所拘束,如风一般。我走在路上,微风轻触我的身躯,逗弄我的头发,从耳畔忽掠而过,喃喃细语,留下或深或浅的感悟,走着走着,便如梦初醒。闲暇的午后,小酌一杯清茶,细品一篇散文,心思便也同这风一般,渐渐飘荡,似风筝飞散,此时,我便成了追逐风筝的人。从稚嫩到渐渐成熟,从懵懂到开始懂事,它都不曾离开我,一直深藏于心。

不知何时,当初伏案的稚嫩少年已然长大,终于有一天,我拿起了笔,借由文字的光束照进内心的角落,将所想、所悟、所感,通过语言的包装表达出来。虽不似大家的名作,却也带着我浅浅的欢喜与初试的激动,文中有情,便也美不胜收。

蓦然回首,却好似昨日之事,历历在目。如今的我,背上行囊,卸下武装,伴着清风与花香,怀着梦想,欣赏着沿途的风景,行走在希望的旅途之上。昨日年华,转眼,已成今日芳华。

(浙江省镇海区骆驼中学)

指导教师:叶友香

正如标题所言,作者的确走在一条和文字有缘的路上。首先是她个人对各种文字的喜欢,比如喜欢小说,可以让自己在纵向的生命中巧遇那么多人和精彩的故事,一次次地体验不同“第二人生”;比如喜欢诗歌,可以让自己那么亲近地感受古人的喜怒哀乐;再比如喜欢散文,可以让自己打开一扇扇心灵的门窗,感受自由自在……作者对这些不同形式文字的喜爱之情,并非是生硬地罗列,而是结合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真实的成长体验。比如她的提笔创作,正是受着名家文字的感染有了模仿的冲动,也就是说,作者书写文字的过程和自己喜爱文字的旅程是不谋而合的。二者叠加,让作者的文字之旅更加深刻和充满意义。可以说,作者是在文字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而成长后的她也以自己的文字完成了对经典的致敬。

【适用话题】走在 的路上;和文字相约的日子;书——最美的风景…… [END]

上一篇:糖尿病患者饮食误区的健康教育 下一篇:医院医疗器械维修的现代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