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范文,实现作文讲评课的高效性

时间:2022-08-04 03:53:25

引入范文,实现作文讲评课的高效性

实践告诉我们,作文讲评不能只是“教师讲,学生听”,这样的讲评方法对提高作文讲评课的有效性作用极其微小。对此我们尝试新的讲评方法,在实践探索中初步形成了一套“引入范文,实现作文讲评课的高效性”的方法。这套方法具体如下:

一、 前期准备

1、精心选题。要发挥课题组教师的集体力量精心设计每一次作文题目,题目设计要考虑到学生的学龄因素,要充分考虑学情。作文的提示语不要过多,两三句话牵引即可,不能让提示语完全左右或框定学生的写作方向。

2、快速批阅。学生写作完毕,教师开始集中精力批作文,批阅之前先制定一个评分标准,从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语言文字五个要素考虑进行批阅。

3、选定范文。将优秀的文章选出,每次全年级总篇数控制在5篇以内,这些选出的作文不能说是最好的,但每篇都有它们明显的优点。

将这些入选作文的原稿还于学生,将作文输入电脑变成电子稿(文章题目下一行署上自己所在的班级和姓名)。阅读这些入选文章,每篇写一句话点评,点评可以自选角度,可以是文章优点的鉴赏,也可以是指出其不足。

二、 课堂操作

作文讲评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导入――回顾写作要求――范文讲评――小组互评――集体点评――对比分析――课后修改。

具体操作如下:

1、抛砖引玉。讲评课的导入直接明了(总体上是此次写作的范文讲评),实践过程的前期基本都是由老师抛砖引玉,慢慢地开始尝试请学生来读自己的点评,这样学生很快就进入了点评课的学习状态。这里要注意教师的点评不能泛泛而谈,要有重点切入,抓住选文的某一方面,或立意,或结构布局中的首尾呼应,或语言中的人物描写等,给学生一个示范,让学生有方向可循。

2、小组交流。学生前一天对每篇选了自己的点评,那么要让他们的劳动成果共享。我们采用小组的方式进行交流,每位成员交流一至两篇文章的点评,最后小组指定一名代表综合小组意见成文字形式。为确保每位小组成员有发言的机会,达到充分交流的目的,时间为10分钟左右。此时教师的任务是巡视、参与交流、听取各小组的意见。

3、集体点评。小组交流结束,每组派一名代表在全班范围内进行交流点评,此时的点评是小组集体讨论后的共识,是每小组集体智慧的结晶,全班同学都能享受到各个小组的学习成果。这里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小组交流巡视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关注各小组点评的角度,及时协调好全班交流时内容方向的合理分配。

4、对比分析。这是课堂操作的最后一个环节,当集体点评环节结束时,教师将每位学生的作文下发,学生在交流和听取点评后再次阅读自己的文章,选择一至两个角度与选文进行对比,找出自己文章中的优缺点,在文章末尾写好评语。

三、修改批阅

讲评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整个教学过程的全部结束,后期的修改工作不可忽视,一定要做到扎实。学生在课堂中领会与感悟之后对自己的文章有了更清醒和深刻的认识,能够对文章进行正确的评价。此时教师一定要把握机会,要求学生回家修改自己的文章,教师则根据学生的自己点评进行针对性的批阅并再次给予点评,主要谈进步或目标的达成。

这种模式的讲评,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并在不同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成就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四、作文讲评原则

首先是尊重与鼓励的原则。每一篇作文都是孩子的心血,或流畅淋漓,或绞尽脑汁,一篇篇习作都是孩子们用脑力劳作而成的珠宝。对孩子来讲,自己的作文是极其珍贵的,是极其渴望得到关注与赏识的。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是讲评学生作文的第一原则。在批改作文时,对学生作文中的亮点要加以肯定,学生谈出的体会和感受,只要没有错误,教师都要给予尊重,因为那都反映了学生各自的认识和收获。教师尊重学生的发言,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用心去体会文章的积极性,这样在讲评课上的收获就是自己真正感受到的。

其次是重视合作与互动原则。作文讲评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关联的、师生互动的。在作文课堂上,学生之间的讨论和见解同时也是他们对自己习作的讨论和认识。只有通过讨论,他们才能体会到学习的兴趣;只有重视讨论,注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才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让学生在作文讲评中自主建构知识。

最后是教学的系统性和阶段性相统一的原则。作文教学应该是一个整体,每一学年的作文教学是整个作文教学的一个阶段,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在研究作文讲评课时应充分考虑到整个阶段作文教学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在对学情做充分研究的情况下制定每一阶段的作文训练和讲评重点,这样作文教学能达到连贯性,使学生作文水平达到阶梯形提高的效果。

上一篇: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 下一篇:高考区域地理有效复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