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04 03:44:35

初探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由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法具有提高初中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等优势,因此在初中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中被广泛使用。基于此,本文对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分析,以期给同行业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 应用教学

1.引言

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信息技术也取得不断进步,而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亦处于全面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任务驱动教学法同信息技术的发展需求相符合,可显著提高初中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及信息技术学习效率与水平,因此,对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探究意义重大。

2.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2.1根据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及初中生的特点有效提出学习任务

在对任务进行设计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应对课程有效掌握并依据初中生的特点将任务有效设计出来,注意每节课设计的任务应适中且新增难点与内容亦应适中。可依据问题难易程度对设计任务的等级进行划分:首先教师要将任务目的较为明确且初中生可以模仿的模板有效提出;其次教师要在适当范围内将可让初中生充分创作与想象的任务有效提出;再次教师要将没有条件约束、初中生可以充分想象与发挥的任务有效提出。逐渐加大的任务难度可不断提升初中生的设计与创作能力。比如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时教师可布置一定的任务,即让学生设计一个新年电子贺卡。而要有效完成此任务下列三步骤为学生必须经历:首先,完全按照授课教师所给出的要求模仿教师模板中的版式、图案位置与文字等;其次,同教师所提出的要求相符合的情况下可稍微改变内容与文字格式,再按照学生自身爱好将图画格式、基调与颜色、内容等稍作改变;再次,学生可完全抛弃授课教师相关要求,对自己喜欢的样式、想说的话、喜欢的照片与图片等进行添加,凭借自身想象亲自动手将Flas完成。此类教学方式较独特与新颖,可使初中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课程。

2.2创设教学情境以有效激发初中生的学习热情

对教学任务进行设计时教师可对有关的教学情境进行有效创设,促使初中生更生动与直观地学习信息技术。教师可利用画面与声音和视频等创设情境,在较真实的一个环境中学生可较好地完成任务。比如对Flash有关内容进行讲授时,授课教师将设计任务提出时可让学生观看相关Flas。观看动画时学生可依据自身想象在电脑中把看到、感受到、听到的那些画面绘出来,再利用Flash真实地展现这些画面[1]。

2.3建立合作学习小组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在学习任务要求下学生通过网络资源的利用、图书的借阅等方式对资料进行收集,以便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然而因为查阅时工作量较大,为了完成设计教师可把学生分组,分组时可依据学生不同的信息技术水平,以确保每组学生皆可将不同难度的任务有效完成,在互相交流与沟通的同时对完成设计的过程中的相关经验进行分享。比如制作网页时自己的相关主页是所有网站皆包含的部分,而每个主页中其他网页是依赖其他众多超级链接完成的,被链接的那些子网页亦具有更多内容。对一个网站进行设计与制作的工作量较大,初中生要独立且较好地完成一个网站设计任务较困难,因此教师可用小组形式明确分工设计任务,小组中的每一位成员按照信息技术掌握能力对不同难度设计模块进行负责,设计任务的过程中所有成员在各司其职的同时密切合作,以便将网页制作的任务较好完成[2]。

2.4小组内与小组间互相交流和讨论以便共享学习成果

当学生将任务顺利完成后教师可让小组内学生对成员的作品互相观看,且分析与评价成员作品。要积极与肯定评价任务执行过程当中好的部分,亦应指出不足之处并将有效的修改策略提出。教师亦应对比分析每个小组的最终作品,对任务学习的整体效果与情况进行总结,引导学生交流和讨论任务教学的最终成效,以便共享成果,将一定参考与借鉴价值提供给下个任务的教学,进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比如对图层应用相关内容进行教学时,在学生将任务完成之后授课教师可让学生在小组内有效地交流和讨论,经过教师分析和点评及学生之间互评,由授课教师将小组代表作品有效选出,且同全班学生讨论及交流以便对经验教训进行总结,进而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3.结语

上述为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依据教学实际,灵活地转变教学方法。唯有这样,方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及水平,最终促进初中生德、智、体、美、劳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苏静.网络环境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院学报,2011,23(4):18-20.

[2]盛宏.浅谈自主探究和任务驱动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2013,14(8):47-48.

上一篇:大学生创业意识调查 下一篇:“教学做”合一与高三英语词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