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壳基质育秧对水稻生育期及秧苗素质的影响分析

时间:2022-08-04 02:14:33

稻壳基质育秧对水稻生育期及秧苗素质的影响分析

摘要:本试验在于研究稻壳基质育秧对水稻秧苗素质、品质及产量的影响,为稻壳基质在水稻生产上的工厂化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显示,稻壳基质育苗较常规土壤育苗可有效提前水稻生育期;在苗期叶龄上、茎粗、根长、根数、百株鲜重、百株干重等均高于土壤育苗。

关键词:水稻;稻壳基质育苗;水稻生育期;秧苗素质

前言: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拥有水稻种植面积971.65万亩,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粳稻种植生产基地,其水稻产量的高低直接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和粮食市场的稳定性。提高建三江区域内水稻生产技术,使水稻产量提高至关重要。

1试验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设在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八五九农场科技园区进行,前茬作物为水稻。土壤类型:革甸白浆土,质地:粘重,有机质:42.49g/kg;有效磷2.68mg/kg,速效钾330.215 mg/kg,碱解氮205.212 mg/kg,全氮2.132g/kg,pH 5.4,养份含量:中等。

1.2试验设计

1.2.1试验材料

品种:当地主栽品种(龙粳31),11片叶,生育期130天。

基质配料:稻壳、麦麸或米糠、鸡粪、酵素菌、红糖或淀粉。

1.2.2试验设计

试验设计2个处理,分别为常规土壤育苗试验和稻壳基质育苗试验。2个处理的种植规格都是长、宽均为20 m的种植面积,插秧规格为30m×12cm。每穴插秧4~5株,2个处理移栽后所有管理均一致.参照水稻大田管理方式。

处理1:常规土壤育苗,苗床土经晾晒粉碎等步骤后过筛,拌入肥、药,将土壤的pH调节在4.5~6.5之间,于4月10日将水稻种子催芽,4月13日播种芽种.当水稻秧苗长到3.1~3.5片叶龄时,即秧龄达35天左右,将水稻秧苗移栽到水稻田中即可,此处理作为对照处理。

处理2:稻壳基质育苗.将1000 Kg的稻壳进行粉碎,粉成直接在2mm左右的程度,之后将80Kg未发酵的鸡粪、35 Kg的米糠或者麦麸、1.5 Kg的淀粉、3.5 Kg的酵母菌与物料重量的40%的水混合均匀。最后于稻壳一起混拌.边混拌边加入所有配料重量一半的水,最后基质的状态呈现的是用力将基质握成团,但不会有水成滴滴下,松手后基质迅速散落,不会结成硬块。4月13日进行播种,水稻达到3.1~3.5片叶龄时,进行移栽,即完成了育苗过程。

1.3试验测定指标

1.3.1生育期。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记录下2个处理的播种期、出苗期、插秧期、返青期、分蘖期、最高分蘖期、抽穗期和成熟期。

1.3.2秧苗素质。2个处理的水稻秧苗在移栽的同时对其叶龄、苗高、分蘖数、带蘖率、根数、根长和茎基粗度。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不同育苗方式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

本研究分别记录了常规土壤育苗(CK)、稻壳基质育苗两种方法育苗的各个生育期。水稻生育期调查结果如表格2-1所示:稻壳基质育苗由于秧苗能够汲取到更多的营养物质,出苗期比CK提前1天;苗期的养分充足保证了返青的加快,比CK早2天,比CK提前抽穗2天.成熟期也提前1天。

2.2不同育苗方式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如表格2-2所示,稻壳基质育苗的叶片数高出常规土壤育苗0.7片。稻壳基质育苗度株高为14.26显著低于CK株高。稻壳基质育苗茎粗为4.12mm,比常规土壤育苗的2.91mm显著提高。根是苗期生长最重要的部位。根长越长、根数越多吸收营养的能力越强.越有利于后期营养物质的积累和植株的生长。稻壳基质育苗根长为58.16cm,显著高于CK根长41.02cm。而根数稻壳基质育苗为14,远远高于CK的9条。稻壳基质育苗的百株鲜重为26.13g,CK为19.21g,可见稻壳基质育苗在百株鲜重上要高于CK。稻壳基质育苗百株干重为4.50g,CK才3.62g。苗期根部的发达直接影响秧苗干物质的积累,两段式育苗和稻壳基质育苗的百株干重都要高与CK。

3.结论

稻壳基质育苗的水稻播种期与常规土壤育苗播期相同,出苗期提前一天,插秧期与常规育苗方法差不多,返青期、分蘖始期、抽穗期和成熟期均略有不同程度的提前,这种育苗方式可提前水稻的生育时期;在秧苗素质方面,稻壳基质育苗,水稻叶龄、茎粗、根长、根数、百株鲜重和百株干重均大于常规土壤育苗,这种育苗方式提升了秧苗的素质,为秧苗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提高了秧苗的抗逆能力。

上一篇:试论大豆栽培管理技术 下一篇:合作社咋干才能拿到国家补贴如何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