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院校任职教育教学管理探讨

时间:2022-08-04 02:09:10

军事院校任职教育教学管理探讨

摘要:加速推进院校教育转型,提高任职教育质量,是军队任职教育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从目前参训学员特点出发,指出军事院校任职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对策建议,对改进任职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较强的针对性。

关键词:军事院校;任职教育;教学管理

作者简介:秦昕昕(1978-),女,江苏无锡人,海军工程大学训练部教务处,讲师;刘建宝(1978-),男,辽宁葫芦岛人,海军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讲师。(湖北 武汉 43003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0-0045-02

当前,军队院校正进一步收拢学历教育,适当增大任职教育的比重。因此,建立一个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需要、紧贴部队岗位任职实际的科学、合理的任职教育管理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参训人员自身的特点以及任职教育在职性、实用性、创新性等特点,使得教学管理事务杂、环节多、任务重、难度大,在教学管理实践中面临着诸多新问题,严重制约着任职教育培养质量的提高,有待正视和解决。

一、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参训人员受教育背景复杂,人才培养顶层设计难度大

目前,任职教育的对象主要由生长干部任职教育学员(主要包括合训分流学员、国防生、大学生士兵提干学员)、现职干部轮培训学员、中高级士官学员、士兵学员和新装备接装人员组成。从整体来看,干部学员学历涉及到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涵盖了高等教育的所有学历层次,而士兵学员也涉及本科生、专科生和高中毕业生等多个学历层次。这就使得同一教学班次学员接受知识的能力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加之部分任职培训专业招收学员的专业跨度较大(以国防生为例:舰艇机电技术指挥岗位可招收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学科专业的毕业生),承训院校在具体施训过程中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必须为部分学员补习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势必影响正常的课程进度。这就要求承训院校需要改变传统的一刀切式的培养模式,必须结合每期班次的实际招生情况不断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要时还要关注学员的个性化特点,合理组织,因才施训。

2.时间紧、任务重,教学质量难保证

任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用性和时效性的特点决定了学科专业的多样化以及研究课题和教学内容的动态性。迄今为止,绝大多数军事院校的任职培训课程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也没有统一的教材、教案。这既为教员发挥创造性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同时也要求教员应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对每一专题教学内容进行精选,以便能创造性地备课和授课。但在实际培训过程中,由于培训对象多元复杂、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更新太快、准备时间不足,在教学中简单拼凑教学内容的现象普遍存在,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创新的却不多,效果不佳。再加上大多数班次的培训时间在一个月左右,教学管理部门使用一般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很难在短期内得出较准确的评价结果:经常是课程成绩还没来得及上报,学员已经结束学习返回原单位了,学员缺乏学习动力,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3.开放性、时效性,信息化建设难度大,管理水平难提高

(1)通用型教务管理软件系统的规划与设计不尽合理。目前,军校使用的教务管理系统大多是依托地方公司进行程序设计与研制,而教务管理人员并不参与或很少参与程序设计与研发过程。这样就导致系统的使用者与程序的研发者的意图不完全一致。特别是任职教育的特殊性使得教学管理更加注重开放性、时效性,从而对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目前市场上较成熟的教务管理系统开发机构基本上都是依托地方高校的学历教育管理模式设计的,在基础数据建设、管理模式设计上都不完全适应以短期培训为主体的任职教育管理模式,在使用中存在诸多问题。

(2)教学管理数据的积累、延续性差。教务数据的管理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和熟悉过程,教务管理系统在使用上也需要相当长磨合期。而在具体实践中,任职教育培训班次种类多,培训方案各异,使得基础数据继承性差,基础建设工作量大。

(3)现代化技术管理人才缺乏、管理理念不够。军事院校教务管理人员流动性大,部分管理人员对教务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导致很多任职教育院校的教务管理系统无法发挥其最大效用。教务网络管理和维护技术性强、难度大,不但需要计算机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要懂得教务管理的业务知识等。由于军事院校程度高,信息网络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再加上人员编制、职称评定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影响了教务网络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以人为本的观念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服务型的管理观念难以得到贯彻,信息化的观念还没有完全深入人心。

二、对策研究

1.解放思想,更新教学管理观念

教学管理措施能否行之有效、落到实处,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学管理人员是否具有正确的理念。因此,首先需要突破思维定势,树立信息化的教学管理观念,提高教学管理效率。一是服务的观念。针对教学管理信息化的新要求,要把以服务为宗旨的思想贯穿于任职教育教学管理的全过程,以信息化的管理服务于教学。二是系统的观念。教学管理系统一般都是由计划、学籍、考核、质量评估等系统所组成,教学管理人员不能只从自己的工作出发,而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全面考虑,加强分工协作,保证各类信息的及时、准确,特别是要根据任职教育时效性的特点重点做好基础数据的及时收集、更新。三是开放的观念。面对院校教育向信息化条件转变的新形势,要敢于破除封闭管制、消极等待、因循守旧的思想,以规范化管理、信息化管理为取向,实施全新的任职教育动态教学管理模式。

2.科学规划,着力优化管理模式

科学的教学管理模式是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必须把研究和应用适应任职教育特点的教学管理模式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一是要研究国内外、军内外院校这方面成果,借鉴成功经验;既要考虑当前的实用性,又要考虑任职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同时也要注意听取一线教学管理人员的建议。二是在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重点提高用户身份认证等方面的可靠性,确保信息的安全保密。

3.加强培训,着力强化管理队伍素质

提高教学管理队伍信息素养和管理水平,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业务培训。培训应抓好以下内容:一是教育管理、军事教育、军校管理、现代教学管理等理论知识的学习;二是现代管理手段以及新设备、新系统的运用与操作的学习;三是信息意识的培养和强化,增强教学管理人员信息开发和处理能力,培养良好的信息道德,全面提高信息管理能力。

4.机制创新,着力健全规章制度

教学管理制度是教学管理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在研究和使用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同时也需要有配套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只有针对信息化条件下任职教育的特点规律建立健全相关的教学规章制度,创新教学管理信息化运行机制,才能真正实现任职教育教学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在健全完善教学规章制度中要充分考虑以下因素:一是国家和军队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上级管理部门的教学管理文件规定;二是被教学管理信息化实践证明有效、科学的规范;三是同类院校有益的现代化管理经验;四是自身教学要求和培训对象特点。

三、结束语

总之,任职教育在培养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需要、紧贴部队岗位任职实际的高素质军事人才方面已显示出强大的优势,只有在教学管理实践中立足长远,科学筹划,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才能实现任职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军,刘培涛.军队院校任职教育革新的几点思考[J].教研探索,2011,(6).

[2]唐杰,等.立足做强任职教育 深化教学管理“五种理念”[J].科教导刊,2010,(1).

[3]陈光明,等.军队院校学员管理现状剖析及对策——基于任职教育学员为研究对象[J]. 社科纵横,2011,(9).

[4]赵华伟.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浅析[J].科技信息,2010,(9).

[5]杨杰义,等.军校任职教育现实问题研究[M].北京:海潮出版社,2010:342.

上一篇:浅谈电子科技制作在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中... 下一篇:关于本科教学备课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