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西西比河上的黎明

时间:2022-08-04 12:15:48

密西西比河上的黎明

黎明悄然而至;黑幽幽的树林如同坚实的壁垒,这会儿成了灰白色,宽阔的河面也在你面前打开;水面像玻璃一样平滑,泛着一圈圈幽幽的白雾;没有一丝风,树叶一动也不动;一切如此静谧,让人感到无限惬意。这时一只鸟儿唱起来,另一只也跟着唱,不一会儿百鸟争鸣,成了一场热闹的音乐狂欢。可是你一只鸟也看不见;只是在歌声中穿行,仿佛歌声自己唱起来。天更亮一些了,可以看到近处稠密的树叶浓郁的绿色;这绿色在你面前越远越浅;一英里外或更远一点,在下一个伸进河里的岬角上,已淡成春天娇柔的嫩绿;再远处的岬角几乎没有了颜色,最远处的则在数英里外的地平线下,它安静地睡在水中,仿佛一片氤氲的水汽,和周围的天际几乎连成一片。这一片河面好像一面镜子,树叶,曲折的河岸,和那些渐远渐小的岬角,河中都有它们幽暗的倒影。啊,这实在太美了;柔和,富郁,美丽;太阳完全跃出了地平线,这边的灌木丛上洒下一片粉红,那边一点金光,还有最美不过的那一抹紫烟,于是你得承认这是真正值得记住的一幕。

(选自《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有改动)

咀嚼英华

这里展现的是安静之美,调子是平和、安详和抒情的,行文也因此少了些跳跃,多了些平稳。通篇的小句几乎差不多长,大段写景而不使用长结构,优美而不至于“文艺腔”,正是马克・吐温的难得之处。标点符号的运用也是这段文字的一大特点。我们看到,仅从意思上讲很多用分号的地方都可以用句号,可是作者迟迟不肯结句。眼前的风景是空间性的,不管是第一句的树林、河面,还是渐去渐远的岬角,都在空间中展开或延伸,而行文却是时间性的,必须逐一写来。看到的风景是一个整体,不容分割,所以行文也在一句之内完成。可见标点的选用也是匠心独运。另外,热情而不热烈,也是作者的高明之处。随着不紧不慢和乐在其中的描写,作者对密西西比河的赞美和热爱已经透过字里行间流露出来。而且貌似平静的描写实际上是在蓄势待发,但高潮的到来却是静穆的,仿佛一幅油画。高潮之后是简短的描写,欣喜甚至欢快,最后是平静的结束:值得记住。

上一篇:刘晓坤 紧抓进口品的消费需求 下一篇:我有一个小本本(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