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阿多诺对哲学绝对同一性的解构

时间:2022-08-04 10:05:42

浅析阿多诺对哲学绝对同一性的解构

摘要:西方哲学史上自巴门尼德始,就已经存在着认识论中思维和存在分裂的问题,即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二分。许多哲学家终其一生都在致力于弥合此二者的裂缝。阿多诺经过充分研究和探索,从“否定的辩证法”中寻求解救认识论困境的秘方,而对哲学绝对同一性的解构便是认识论解救的关键,只有揭示出传统哲学绝对同一性的根源,认清传统哲学绝对同一性的幻象并指出其虚假性,才能推进认识论的发展。

关键词:第一哲学 绝对同一性 否定辩证法

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哲学绝对同一性,意指用概念构造一个无差别的世界,思维过程与现实存在物合一,因此,这是一个纯粹的思想国度,所有存在物的具体属性都被剥离,只剩其内在的思维痕迹,以及一个高高在上的本体。有鉴于此,阿多诺对“同一性”和“绝对同一性”作了区分,他指出:“同一性的外表是思想本身、思想的纯形式是内在固有的。思维就意味着同一。”[1]意即,“同一性”是正常思维所固有的,是思想的本性,是思维把握事物的方式,没有同一性,思维就无法认识事物。但是对这种“同一性”的过度放纵和过分追求会走向“绝对”的陷阱,变成一种绝对的同一性。第一哲学认识论的本质就是这种绝对的同一性。其实无论是在认识论领域内,还是在存在物的自然状态序列中,多元主义总是居于首位,也就是说,世界的展现方式是异质的,那些否定的、不一致的存在物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概念并不能够真实地反映现实的状况,所以应当保留概念无法企及的领域,而不是将其简单地同一化。阿多诺指出,同一性哲学“会提出同一性的要求,通过赋予它的方式一种至上性,让作为内容的异质的东西先验地服从这种至上性,以此来穷尽它的对象”[2],因为概念是一,而事物是多,事物的丰富多样性经常会让概念破绽百出,而真正的问题是,同一性哲学拒绝承认概念在进行总括事物时的瑕疵,并把它悄悄抹去,以此来实现概念与事物同一,所以阿多诺认为“同一性是不真实的,即概念不能穷尽被表达的事物”[3]。

一、绝对同一性源自第一哲学的方法论

阿多诺在阐述资产阶级认识论的困境时,已经意识到第一哲学的一个重要方法论基础:“那种建立体系的自我原则、即先于内容的纯方法一直就是理性。它不被任何在它之外之物所限制,甚至不被所谓的精神秩序所限制。”[4]用资产阶级的理性来认识世界,会发现世界完全处于一种扭曲的物化状态之中,第一哲学留给人们的只是全能的主体和经验的客体相对立的场景,而资产阶级需要的却是既快速又便捷的认识方式和经济效益,所以一旦客体难以被穷尽、或者客体与主体的思维规定性不相符时,资产阶级的理性观念就要使用终极概念的本体论方式来解决矛盾,使客体被主体同一化,如此一来,就可以使一切存在物都完美地符合概念的意义了,客体也会安分地居于主体之下,对主体完全臣服。

另外,阿多诺还发现在第一哲学方法论的合法性得到证实后:“被认可的操作方法、纯粹的手段取得了支配认识的目的和目标的第一性。经验遭到痛斥,因为它们与明确指定给它们的符号相抵触:它们所造成的困难被唯一归咎于松散的、前科学的术语。”[5]显然,第一哲学贡献给世人的是一整套的逻辑符号,它们取代了现实里的一切存在物,使物成为一种被剥夺了内容的纯形式,只需进行思维活动而无需进行经验检验,同时它还异化了一切存在物,把物当成是逻辑外化的体现,如此一来,人成为物,物成为概念,概念化了的世界也就是同一化的世界。因此,第一哲学的方法论必然导致绝对同一性的出现,这是一朵开在形而上学之树上的花。

阿多诺难以释怀的是,第一哲学的方法论还造成异质的消亡,并取消了主体中暗藏的客观性部分,让主体和客体的接合失去了真实性根基,于是阿多诺指出:“从哲学中我们得不到任何与其结构相同一的东西。”[6]对个性、特殊性的排斥和压抑,使得绝对同一性制造出来的幸福、自由、和平的世界就像是一幅自我嘲弄的幻景,是不真实的。

二、绝对同一性的虚假性证明——客体优先性

阿多诺在谈到同一性哲学时曾说过:“说到底,对同一性的批判是对客体优先性的探索。”[7]认识客体之于主体的作用和基础,是一种客观性的东西,而不是特定的心理内容,所以当主体认为自身可以超越存在物时,也就排除了自己的作用基础,否认自身的经验性、客观性,而假使没有客观基础,主体是无法获得思维、想象和超越的。对于此,阿多诺论证道:“主观的要素实际上被框在客观的要素中。作为一种强加于主体的限制,它本身就是客观地。”[8]而且,“感觉领域和知性领域的分离、即支持这种障碍的论据的神经也是社会的产物。”[9]所以,在认识可以发生的一切过程中,客观性都是优先于主观性的,客体的优先性是不容置疑的真理,否认了它的优先性,那么主体关于世界的认识,就是虚假的。

阿多诺继续论证道:“由于中介概念内在的这种不等性,主体以完全不同于客体进入主体的方式进入客体之中。客体虽然只能靠主体来思考,但仍总是某种不同于主体的东西;而主体在天性上一开始也就是一种客体。即使作为一种概念,我们也不能想象一个不是客体的主体;但我们可以想象一个不是主体的客体。主体也是一种客体,这是主观性的一部分意义;但客体成为主体却不是客体性的一部分意义。”[10]从这种主客辩证法出发,使用同一性思维生成的世界只能是没有任何物质根基的总括概念,它产生于卑微的尘世,却声称自身超出尘世的束缚,这是不真实的,所以要接受否定辩证法的批判。

不管是主体还是主观及其中介,其本质都是客观的存在物,如果非得存在一个终极意义的“本体”,那它只能是客观存在物,这对于消除主观主义、唯心主义、意识形态幻象有重要的意义。就连黑格尔也不敢把绝对同一性的客体性彻底抹掉。“黑格尔尽管把哲学包括进他的绝对精神学说中,但他知道哲学是现实的一个纯粹因素、劳动分工中的一种活动,因而对它作了限制。由此产生了哲学的狭隘性,产生了哲学与现实的比例失调。这种失调越明显,哲学家们也就越彻底地忘记了此种限制,也就越不敢考虑自己置身于一个被他们当作对象来垄断的整体中,并把这样的考虑都当作异己的东西加以蔑视,不承认他们在他们的哲学的内在构成上、在它永恒真理上都自始至终地完全依赖于这个整体。”[11]所以阿多诺说:“当一种学说概括地宣扬意识依赖于存在时,也就用这种同一性证明了世界的合理性。”[12]这大概就是阿多诺所说的在“物质的逼迫”下,任何同一性企图都会现出原形、直至破产。

上一篇:走近“小人物”写出“大故事” 下一篇:临洮县沼气建设及其综合利用的现状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