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价上涨拖累上市公司

时间:2022-08-04 08:36:42

肉价上涨拖累上市公司

涨价、涨价、涨价!这两个字几乎成了近期无处不在的声音,猪肉涨、股市涨,但与猪肉有关的上市公司却倍受拖累

谁也没有想到,在六十年一遇的农历金猪年,世人皆以沾“猪”而幸的时候,猪自己却成为本年度最倒霉动物之一,一场高致病性的猪蓝耳病在国内二十多个省份蔓延。疫情肆虐之下,致使16万头猪发病,4万多头猪死亡。

一时间,存栏数的锐减导致全国各地猪肉价格飞涨。在此因素推动下,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高达到4.4%,创下32个月来的新高。猪肉价格的波动牵动着上至国务院,下至普通老百姓的心,猪产业链上下游的上市公司也概莫能外。虽然也有受益者如上市后暴涨30%以上的高金食品(002143),但更多的却是如双汇发展(000895)、新五丰(600975)等遭受了猪价暴涨的负面冲击。

猪肉价格飙升影响严重

今年以来,特别是进入5月份以后,各地猪肉价格突然大幅飙升。央行数据显示,6月份我国猪肉价格环比上涨6.8%,同比上涨幅度高达69.6%。

在此背景下,国家发改委、农业部以及商务部联合召开了部分省市生猪供应和价格工作座谈会,要求努力稳定生猪生产和价格。但这些措施短期内并未能明显遏制猪肉价格的快速上涨势头,7月份以来各地猪肉价格再次上涨,接连创出历史新高。

银河证券分析师吴旭认为,猪肉价格上涨首先缘于供给因素。近半年内玉米、豆粕等猪饲料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加上不少内地市场从生猪收购到屠宰,再到市场销售,中间环节多,费用高,令养猪户利润空间薄,不少农户在前一轮就淡出这个行业,所以,养猪的人越来越少。

目前,随着气温逐渐升高,生猪死亡率和淘汰率较高,导致南方一些地方市场供需不平衡。根据农业部提供的数字显示,截至7月22日,全国共有25个省份先后发生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疫点多达651个,发病数165144头,死亡45546头,扑杀42728头。

在疫情的打击下,生猪存栏量下降超过此前预期,生猪价格接连创出历史新高。而饲料价格的不断走高,也直接提高了养殖成本,进而压制了农户扩大养殖规模的积极性。一季度,我国畜牧产品的生产成本价格指数上涨了约11%。而根据农业部的调查,以出栏一头猪为例,饲料成本就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0~50元,直接导致出栏生猪价格上扬。

“从中长期来看,受粮价上涨的影响,饲料价格中长期上升趋势明朗。受农民工流动放开的影响,农村劳动力中长期机会成本处在上升通道。饲料成本上升,尤其是农村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将推动生猪中长期价格的重心不断上移。” 中信证券分析师表示。

上述分析师同时认为,生猪价格上涨趋势将延续到今年年底。尽管政府已经采取了有力措施恢复生猪生产,但由于能繁母猪存栏量处在低位,恢复生产至少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此外,由于疫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农户补栏积极性不高。因此,生猪存栏量至少需要等到2008年年初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生猪价格要到明年春节后才会出现明显回调。

受益公司寥寥无几

对于猪肉产业链上下游的上市公司而言,面对疯狂的猪肉价格行情,亦喜亦忧。光大证券分析师蒋小东说:“基于国内最低保护价政策和全球快速下滑的库存消费比,整个上游种植业的景气是可以维持的。受此影响,冲击较为显著的是饲料行业的毛利率下滑。而养殖业由于蓝耳病肆虐,供给下降,使整个猪肉价格上升到历史高位,但从整体上看,缺乏有效免疫手段并没有使养殖业受益。”

高金食品(002143)是为数不多的受益者之一。公司业务涵盖生猪屠宰、高低温肉制品、罐头加工和生猪饲养,其生猪屠宰量位居西部最大、全国第六。在四类业务中,猪肉销售,即生猪屠宰的收入和毛利占比都在95%左右,猪肉销售的增长决定了公司的业务增长。

高金食品的猪肉销售80%以冷却肉、冷冻肉形式投向市场,不同于热鲜肉1~2天的存货期,冷却肉的存货期达22~25天,这一特性决定了猪肉价格波动趋势将极大地影响公司利润。当肉价处于单边上涨过程中,产品成本价差较高,其毛利水平较高,反之则毛利较低。

数据显示,在猪肉价格微幅上涨的2004年,高金食品毛利较为稳定,毛利率为8.02%;2005年受猪肉价格单边下跌,公司产品售价下跌领先于成本下跌,毛利率大幅下降至6.81%;2006年猪肉价格先跌后涨,且涨幅高于跌幅,公司毛利率维持较高水平,上升至9.18%。

蒋小东预计,今年受益于猪肉价格单边上涨的有利因素,高金食品猪肉销售毛利率有望达到9.8%,公司业绩将较为理想。

猪蓝耳病的蔓延对于生产动物疫苗的中牧股份(600195)而言却是一个利好消息。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已经成为当前影响最大的猪病,只有有效控制疫情才是生猪存栏量回升的前提。

目前,农业部已经指定12 家企业生产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其中3家属于中牧股份。根据农业部数据,截至7月25日,已使用了猪蓝耳病疫苗1.5亿毫升,预计到9月份还将生产蓝耳病疫苗2.5亿毫升左右。

分析师认为,从农业部角度考虑,希望控制疫苗生产企业家数,这样可以更好地监测产品的质量,便于管理。从中牧股份的定位来看,是立足于疫苗产品全面覆盖的定位,而不是哪种疫苗赚钱生产哪种,产能扩张,或者说同业并购变得不可避免。凭借其现有的行业地位和政府关系,中牧股份将是行业整合的最大受益者。

养殖加工类公司受拖累

与高金食品幸运地赶上了猪肉价格上涨不同,生猪养殖业及肉制品加工业却并未从中受益,甚至受到不小冲击。

目前,与生猪养殖相关的上市公司有*ST罗牛(000735)、顺鑫农业(000860)、裕丰股份(600559)以及新五丰(600975)。

业内一般用猪粮比(即待宰活猪价格除以玉米价格)来反映养殖业的盈利状况,当猪粮比达到5.5时,是整个养殖业的盈亏平衡点。今年以来,随着猪肉价格的快速上涨,5月份猪粮比也迅速上升至7附近,养殖业景气似乎正处于历史高位。但实际的情况是,养殖户并没有在肉价高涨中获得太大的好处。

顺鑫农业由于采用协议收购生猪进行生猪屠宰及猪肉产品生产,猪肉价格上涨对公司影响轻微;而新五丰收购生猪出口港澳,约2/3的生猪来源靠采购,收购价上升而出口价涨幅有限,价格上涨将对公司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此前,中金公司一份研究报告显示,香港生猪批发价系统性调价今年只有过一次,涨幅仅7%,根本无法消化平均22%的猪肉收购价涨幅,甚至出现猪价倒挂现象,盈利不容乐观。

“目前情况对新五丰非常不利,生猪价格上涨幅度很大,饲料成本也大幅上涨,因此,公司的盈利状况短期很难改善。”吴旭认为。

最直接受益于猪肉涨价的似乎应该是裕丰股份和*ST罗牛,这两家上市公司均是从事生猪和种猪养殖业务,而且生猪来源都是自给的。由于毛利率太低,终端价格上涨传导到公司层面已经没有多少涨幅,猪肉价格上涨对公司产生的正面影响有限。

对于国内肉制品龙头企业双汇发展而言,却饱受猪肉价格上涨之累。双汇发展产品主要是以猪肉为原料,猪肉涨价加大了其成本压力,而肉制品加工业的成本转嫁能力较弱,猪肉价格大涨直接加大了其经营压力。

数据显示,随着生猪价格的上升,双汇发展毛利率逐步下滑。2007年一季度,公司毛利率为4.67%,同比下降了1个百分点。而按照中金公司分析师的预计,双汇发展生猪屠宰量同比将下滑15%以上。

由于生猪存栏率的下降,对饲料行业也产生了负面影响,饲料行业甚至出现了近十年来少有的全行业大倒退,新希望(000876)等主营猪饲料的上市公司亦受此负面影响。

上一篇:乔布斯与苹果的创新之魂 下一篇:通葡股份重组幻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