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北模式:兵地融合新样板

时间:2022-08-04 06:47:01

天北模式:兵地融合新样板

冰化雪消,广袤田野里因融雪变得濡湿的泥土黝黑一片,我们似乎能听到一颗颗种子经由农人之手落地的声音。

位于奎屯市城区北部,紧靠圆梦湖的天北新区也正在迎来又一个播种季节:一期30万锭的意大利马佐里(东台)纺织工业园项目,投资7000万元的澳牛乳业日处理200吨鲜奶项目,浙江兰溪裕华纺织有限公司箭杆织机项目,以及3万吨精炼油、20万吨牛羊饲料项目等等近期都将开工建设。天北新区管委会负责人介绍,2003年,天北新区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2.8亿元,今年预计可达10亿元。

令人感兴趣的是,无论是农七师还是奎屯市的领导,在谈到按照奎屯市城市总体规划,由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委托农七师全权负责投资、建设、管理的天北新区时,都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合则兴,分则衰。记者在奎屯采访时了解到,1975年建市的奎屯市长期处于有城无乡的状况。虽然农七师师部就在奎屯城内,周围还有隶属于农七师的众多团场,可是由于兵团和地方管理体制上的不同,加之利益分配关系没有理顺,双方虽然同在一片蓝天下,喝的也是同一条河里的水,可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可少的城乡互动、产业衔接却基本上无从谈起。兵地两家各行其是,相互之间缺少实质上的沟通,缺少一盘棋的思想,重复建设的现象比比皆是:你搞什么项目,我也跟着搞什么项目;你在路北架你的输电线,我在路南把我的输电线也架起来。

兄弟阋于墙,相互掣肘的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奎屯市周围沃野无边却苦于没有农牧业作基础,资源短缺成了招商引资的致命伤,进而影响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发育,影响新的税源、财源的培植,直接导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农七师遭遇的境况也是苦涩的:尽管该师无论耕地资源还是综合实力都属于兵团的大师之一,可是由于没有自己发展城市二、三产业的平台,过分倚重农业尤其是棉花长期占压倒优势的种植业结构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和整体推进,在此之前该师在计划经济年代创办起来的一批工业项目由于经营体制的问题已相继陷于困境,新的招商引资项目由于兵地“两张皮”的体制,至少在农七师这头积极性是打了很大折扣的。

个中原因其实再简单不过:计划经济年代兵团师、团创办的企业纵然税收交到地方,利润还是自己的。现在的招商引资项目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投资,利润是经营者自己的,税收再百分之百归地方,师、团两级费那么大的劲招商引资究竟图的什么?

面对这样一个局面,农七师和奎屯市的领导都在思考,都在寻找一种在现行体制下有利于调动兵地双方积极性,能使优势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和充分发挥,互利互惠的融合模式。

经过一段时间酝酿,2001年初,农七师党委和奎屯市委两家经过协商,决定从那时起每逢双月的第一周双方共同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就兵地双方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协商。这一年的6月18日,农七师和奎屯市召开师、市融合发展大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主要领导都参加了这次会议;周围克拉玛依、博尔塔拉、沙湾、乌苏的有关领导也应邀出席会议。会议的最大成果是在融合发展问题上,兵地双方达成共识,初步形成了不分你的、我的,人人想融合、促融合的氛围。

同年8月,双方开始筹划在兵地共建、共管、共商、共享的原则基础上,从奎屯市区以北划出一片地方作为兵地融合发展的舞台。

自治区、伊犁州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对奎屯市和农七师在发展融合经济方面所做的创造性努力给予了充分肯定。那段时间里,伊犁州和兵团的主要领导曾多次到奎屯调研,听取汇报。经过反复斟酌,审时度势,2002年7月,伊犁州党委对农七师和奎屯市共同提出的建设奎屯天北新区的报告做了批复,委托农七师全权负责对占地61平方公里的天北新区进行管理和建设,在该区域上年税收总额基础上,新增税收前5年先征后返,用于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后5年按奎屯市6成,农七师4成的比例进行分配。

2003年1月27日,奎屯天北新区正式成立。新区的定位是生态环保型高新技术工业园,重点发展棉纺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轻工业。

经过一年多的运作,新区已经完成了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绿地建设、旅游发展的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6500多万元,修建道路21公里,新区绿化、上下水、路灯等设施配套也在加紧进行中。

2003年,新区招商引资合同金额39亿元,当年到位资金2.8亿元。这一年新区税收由上年500多万元增加到961万元。到目前为止,新区已新注册公司31家,注册资本金4250万元。

为了和天北新区建设相呼应,全面实现产业对接,农七师凭借145万亩耕地这一优势资源,作出发展100万亩高产优质棉花、100万头标准畜、10万亩加工番茄、10万亩园艺的重大战略决策。

棉花一统天下的种植业结构发生变化。除了10万亩工业番茄以外,2004年农七师苜蓿面积将扩大到5万亩,种植青贮玉米面积1.5万亩。和城市居民生活紧密相关的反季节蔬菜种植在一些团场也提上了议事日程。如一三一团今年就提出“千户千棚”举措,要求在2003年700多座蔬菜大棚基础上再新建1000座大棚。

天北新区建设创造的是兵地双赢的局面。2003年奎屯市完成生产总值15.7亿元,同比增长10.5%,建市以来第一次实现了两位数增长。这一年全市招商引资4.8亿元,比上年增长92%,无论是投资规模,还是项目的科技含量也都是突破性的。

天北新区的成功经验引起了方方面面的关注。南骚的农二师,北疆的农四师、农五师、农九师都派人到天北新区考察取经,希望从中得到更多的关于兵地融合、共同发展的启示。

“‘天北模式’已经成为兵地融合的新样板。”农七师党委书记万卫平说:“天北新区为农七师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了桥梁和舞台。”

“天北新区是兵地融合的产物,是伊犁州为加快奎屯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并且也是我们在城市管理理念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奎屯市委书记牛正夫说。

上一篇:改制以后 第6期 下一篇:保持房地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