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模式

时间:2022-08-04 02:57:33

春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模式

前言:小麦是新疆的主要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常年在1200万亩左右,近几年种植面积均在1600余万亩,占新疆粮食作物种植总面积的50%以上。笔者文中对于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模式进行了探讨,以供读者参考。

1 品种选择

选择高产、抗逆性强、株型紧凑、叶片上挺、灌浆速度快的优良品种。如新春14号、新春11号等。

1.1 品种介绍

1.1.1新春14号

生育期为115-120天。株高70-80厘米,穗长6.5-7.0厘米,穗粒数27-30粒,千粒重40-42克,容重800-810克/升,子粒半角质~角质,白色,短椭圆形。在水肥条件好的情况下,每亩收获穗数可达55万穗左右,大面积亩产达500公斤以上,具备亩产700公斤超高产的潜力;但在土壤瘠薄、缺水的条件下,单产不及新春11号等品种。

1.1.2新春11号

生育期为120-127天,为中熟类型。株高75-85厘米,穗长8.0-10.0厘米,穗粒数35粒左右,千粒重38-42克,容重780-800克/升,子粒角质,白色,护颖无茸毛,穗纺锤形,白色长芒。株型较紧凑,分蘖力及分蘖成穗率中等,高抗白粉病及锈病,黑胚率低;抗倒伏能力强,属于中强筋品种类型。在中上等肥力条件下一般亩产450-500公斤,在较冷凉的春麦区种植,更能充分表现出超高产潜力,具有亩产650公斤以上的潜力。

2 主要技术指标

2.1 群体结构

亩有效收获穗数45-50万穗,每穗粒数28-32粒,千粒重38-45克。

2.2 土壤肥力及施肥指标

根据合理的无公害无污染原则,亩优质有机肥的价格,每亩肥料评价指标的最高水平的基础上: 30 公斤尿素、 磷酸二铵 15-18 公斤,无有机化肥、 尿素最高限额不应超过 33 公斤每亩,磷酸二铵不应超过 18 公斤;同时,还应针对钾、 锌、 锰肥肥等,以平衡全小麦的养分吸收。

2.3 灌溉指标

根据对土壤肥力和土壤质地的不同,春小麦一般农作物需要大量灌溉 4-6 倍的整个阶段,更多在戈壁,灌溉定额为400-520立方米/亩。

3 栽培技术

3.1 土地准备

在豆类、 糖用甜菜,如玉米,中等至高生率的地面前的选择,进行秋灌冬翻秋施肥,整地达到待播状态,为下年春麦顶凌播种或适期早播创造条件。

3.1.1基肥

根据土壤测试和配方施肥建议给予足够的基底一般犁地,有机肥每亩 2 吨磷酸胺8-10 公斤加 5-8 公斤尿素均匀播向地面若土壤为砂土或砂壤土,每亩增施硫酸钾3-5公斤作基肥,全耕层施入。若未将上述各种化肥施入的,可结合播前深施一并均匀施入(即采用两台播种机作业,前面一台播种机深播基肥于地面10厘米以下,后面一台播种子和种肥)。

3.1.2土壤处理

野生燕麦伤害情节严重的地面,需要使用 40%每亩燕麦畏180克加水16公斤搅匀后,均匀喷洒在地上前,一边喷洒一边耙地,次日方可播种。

4 种子准备

4.1 种子质量

需要纯度 98%以上,萌发率达 85%以上,满足国家二级标准以上种子

4.2 种子处理

播种前,晾晒在 2-3 天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种植前40%的种子每 100 公斤用 150 克的干混拌种双充分搅拌,闷播种在 4-6 小时,以防止小麦黑穗病等的发生。

5 播种

雪融化之后,当机车可以进入地面即可播种种植原则上要突出一个“早”字,最好实施顶凌播种,为形成大穗奠定基础。

5.1 播种量及播深

每亩23-25公斤,即每米下籽110-115粒;播深4-5厘米。

5.2 种肥

播种时通过播种机,每亩带磷酸二铵5-7公斤作种肥,为小麦苗期增补营养。如果种肥不能顺利播种,可以使用3 公斤每亩磷酸二铵混合在一起和小麦同时播种。

5.3 播种方式

使用 90-120 厘米的打埂器作业, 20 厘米宽 ;每台播种机24行,间距14 厘米。播种之后,通常每隔 50 米打造一条毛渠。

6 肥水管理

春小麦生育期短,一般应在播种后25-30天即二叶一心期,及时浇头水;促进小麦分蘖生长和次生根 ;后 10-15 天应第二段浇水,看起来长势弱的土地施肥尿素 8-10 公斤 / 亩 ;长势好的地段根据地况浇灌第三段水,以控制茎基部节间的长势,防止倒伏,长势贫瘠的地段,及时浇第三段水,并追尿素8-10公斤每亩。第四段浇水,防止标阶段性干旱,导致小麦减产 ;最后根据作物长势,浇好麦黄水,采取大水快灌方式浇,即“跑马水”,促进子粒饱满;切记高温干旱大风大雨时灌溉,避免因倒伏从而减产。

7 病虫害防治

小麦拔节前后是全蚀病和根腐病发生和防治的关键时期。用蚀敌粉剂防治小麦全蚀病,防治后白穗率可降低80%以上,并可兼治小麦纹枯病和小麦根腐病。蚀敌粉剂属生物农药,应大力推广应用。使用方法:喷灌根部,分别于三叶期、返青期、拔节期进行,每667m2用药100-150g,加水80-100kg,充分搅匀,顺垄喷灌于小麦茎基部。另外在小麦白粉病、锈病常发区,可在病害发生始期进行喷雾防治,选用的药剂包括三唑酮、丙环唑、戊唑醇等药剂,喷雾时应做到均匀,细致,亩用水量不低于30升。小麦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可在发病初期对发病中心进行药剂防治,使用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进行田间喷雾,可控制该病害的蔓延和流行。

8 适时收获

对于收获时间的把握同样非常重要,过早或者过晚都会对小麦的质量产生影响。过早的话小麦还处在青牙阶段,穗丽不够饱满,太晚的话,容易造成穗粒脱离,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当95%的小麦进入黄熟期时,即可进行机械收获。收获过程中要防止淋雨、芽变降低品质,确保颗粒归仓,丰产丰收。

上一篇:西南中山区酒用高梁泸糯8号、青壳洋高产栽培技... 下一篇:禄劝县甜脆玉米栽培技术试验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