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现金流量增大的成因\影响及对策建议

时间:2022-08-04 02:39:24

常德市现金流量增大的成因\影响及对策建议

据人行常德市中支调查,结果显示,受到经济发展、投资增长、支付结算方式和现金管理等因素影响,常德市现金流量呈逐年增大的趋势,发行基金投放回笼量亦随之增加,对中央银行货币发行、现金管理和金融机构营运管理等产生了一定影响。

一、2005-2009年常德市现金流通的基本情况

(一)总量逐年增加。2009年末,全市金融机构现金流通总量达4383.8亿元,较2005年增加1403.9亿元,年均增长280.8亿元,增幅为47.1%,年均增幅9.4%;尤其是2007年现金增长非常迅猛,比上年增加791.9亿元,增幅达23.9%。其中:现金收入总额达2209.4亿元,较2005年增加716亿元,增长47.9%,年均增幅9.6%;现金支出总额达2174.4亿元,较2005年增加687.9亿元,增长46.3%,年均增幅9.3%。

(二)货币投放稳定、回笼递增。2005-2009年,全市现金投放总量徘徊在83-90亿元之间,比较稳定,变化幅度小;回笼总量逐步递增,由2005年的96亿元逐步增至2009年的121亿元,增加了25亿元,增长26%;净回笼迅速增加,从9亿元增至34亿元,增加25亿元,增长约3倍,平均每年增长5亿元,年均增幅为56.7%。

二、导致常德市现金流量增大的成因分析

(一)经济总量与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推动现金流量增长。2005-2009年,常德市GDP分别为627.6、723.8、864.1、1049.7和1239.2亿元,5年间增加611.6亿元,增长97.5%,年均增长率为19.5%;2005-2009年,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9776元增至13859元,增长41.8%,农村居民从3229元增至4909元,增长52%;消费品零售额分别为205.2、235.9、279.3、341.8和405.3亿元,5年间增长近1倍,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现金也相应增加,表现出经济增长与现金流量增加的一致性,经济加速增长时,现金流量快速增加。

(二)法规滞后与现金管理职能弱化导致现金流量加大。目前开展现金管理执行的仍是198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已明显不适应当前现金管理工作实际,与《人民币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不相匹配。且在2007年以后,《关于大额现金存取管理职责调整的通知》(银“三定”办〔2007〕19号)“将大额现金存取管理职责从货币金银部门划转至负责反洗钱业务的部门”,大额现金支取报备和审批制度被废止,反洗钱部门主要侧重于从账户使用上监控大额和可疑交易等方面,货币金银部门主要侧重于开展人民币收付业务检查而都不负责大额现金的用途审查,人行现金管理职能明显出现弱化,导致金融机构不合规现金支出增加。

(三)支付结算环境滞后、工具单一致使用现量增大。截止2010年6月末,该市平均每35.5平方公里、11.5个自然村、1.29万农村居民才有1个支付服务网点;全市有POS机2489台,占商家总数的9.7%,平均每2个乡镇才有1台,银行卡主要用于柜台存取款,“有卡不能刷”的情况比比皆是,非现金结算功能大打折扣;有ATM机457台,其中县城116台,占25.4%;乡镇47台,占10.3%,平均4.7个乡镇只有1台ATM机,且ATM机转账结算率远低于现金支取率。同时,目前县以下农村信用社能提供的非现金结算业务仅有支票、电子汇兑和个人账户转账等业务,银行汇票、商业汇票、网上银行等结算工具均未开通使用;邮政储蓄仅能提供个人结算业务,且无法对农村居民办理跨系统结算。

(四)支付结算知识缺乏与“用现偏好”导致现金流量居高不下。内陆欠发达地区,由于人们支付结算知识缺乏,“用现偏好”突出,无论是消费支出、商品交易或是个人投资,大多以现金交易为主。同时,转账结算涉及诸多收费项目,而现金支取业务除跨行提现支付手续费外,其他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都促使现金流量增大。据对5000农户调查显示:97.2%从未使用过支票,97.6%不知晓票据可背书转让、贴现,93.5%未接触过网上银行或电话银行,65.7%从未使用过银行卡;72.5%在日常消费支出、务工收入、经营收付等使用现金结算,使用银行卡结算的只占14.1%,使用汇兑等其他支付方式的仅占8.9%。

三、现金流量增大带来的影响

(一)增大中央银行货币发行成本。现金流量的不断增大必然带来现钞印制量的增加,现钞印制量的增加又必然导致印制成本的大幅增加。同时导致发行基金调拨频率增加和调拨费用增大。如该市2009年共调拨86次,调运费用约5500元/次,合计约47.3万元,较2005年增加开支20余万元。另外,也导致残损人民币回笼清点及残损人民币复点、销毁的工作压力加大和费用开支增加。

(二)增大金融机构营运成本。据调查,针对近年现金流量加大趋势,该市各金融机构不得增加点钞机、ATM机、清分机、鉴别仪、卡把机、捆钞机等现钞处理设备,每年用于购置、维护和保养的费用高达800多万元。同时,致使“头寸”押运车辆不断增多,2009年全市押运车增至100台,较2005年增加20台,由此新增费用约2000万元。

(三)降低金融机构现金收付服务质效。现金存取款业务量居高不下,在加大营业网点和出纳人员现钞整点工作量的同时,直接导致出现储户办理存取款业务排队难、时间长等问题。

(四)增大人民币流通管理工作压力。受现金管理制度不健全、日常大额现金交易监管难到位等因素影响,势必造成不合规现金支出增加,导致人民币流通管理和反洗钱工作难度加大,也给各级行发行基金调度、现金供应预测等方面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四、控制现金流量的对策与建议

(一)改善支付结算环境,大力推进转账结算方式。人民银行及各金融机构应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媒介,向社会公众广泛宣传转账支付结算知识和方式,提高转账结算认知程度。改善银行卡使用环境,拓宽POS机覆盖面,弱化ATM机取现功能,推广同城银行本票、支票影像、特色卡、网上银行等业务,最大限度满足客户转账结算需求。进一步拓展支付清算网络的辐射范围,完善支付系统功能,缩短小额支付系统批次时间,努力扩大支付系统农村地区覆盖面,畅通清算支付渠道。

(二)加强现金管理,抑制不合理现金支出。建议人总行修订和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现金管理条例》,进一步明确现金使用的范围、条件和额度,界定现金使用人、开户银行和人民银行的各自职责及法律责任。进一步细化反洗钱和货币金银部门在现金管理方面的职责,赋予货金部门相应监管权限;将日常大额现金管理纳入反洗钱工作,建立和完善金融机构大额现金支取报备和审批制度,严肃查处金融机构现金管理违法行为。

(三)实行取款收费制度,合理控制现金流通总量。建议人总行牵头制定现金支取收费制度,确定一定取现额度,超额实行累计费率,取现越多,收费越高,倡导转账结算方式,控制现金流量。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常德市中心支行)

上一篇: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体系现状及对策分析 下一篇:浅谈我国企业成本预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