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53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08-04 01:08:18

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53例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可行性。方法 对53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早期下床活动、进食、排尿及住院时间等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指征宽,手术平均时间为45min,住院平均时间为3.5天,术后进食早,疼痛轻,无尿潴留发生。结论 该术式是一种麻醉风险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简单易掌握的理想方法之一。

【关键词】 局部浸润麻醉;无张力;疝修补术;

无张力疝修补术是近20年来普外科领域的新进展,腹股沟区解剖,生理功能,以及疝的发病机制不断完善和更新,加之聚丙烯等修补材料的研制和应用,使无张力疝修补术在临床广泛开展, 笔者自2006年8月~2013年12月共应用局部麻醉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53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3例患者,男50例,女3例;年龄18~75岁,平均56岁;其中斜疝43例,直疝10例;右侧疝32例,左侧疝19例,双侧疝2例。病程6个月~15年,伴高血压、冠心病20例,糖尿病7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11例,前列腺肥大33例。均为择期手术。

1.2 材料 均为国产善释医用聚丙烯单丝编织补片,是不可吸收材料,具有良好的抗感染和组织相容性,术中做适当修剪。

1.3 方法 全部患者均以1%利多卡因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在髂前上棘内侧2cm处用1%利多卡因扇形注射以阻滞经过此处的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耻骨结节处注射以阻滞生殖股神经生殖支,切口部用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后对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再次直视下浸润麻醉,疝囊颈部给予少量局麻以防牵拉时疼痛。手术方法比传统腹股沟疝加强后壁修补术简单, 分别向上及向下游离腹外斜肌腱膜,使其足够容纳补片,切开提睾肌,寻找到疝囊后,疝囊高位游离至腹膜外脂肪,疝囊较大者横断疝囊,远端疝囊保留。将疝囊与网塞推入内环口内,根据腹股沟管后壁情况修剪平片大小,将平片置于精索后方,精索从缺口通过,用1号丝线将补片下缘与腹股沟韧带和耻骨梳韧带缝合,内侧缘应超过耻骨结节2 cm以上与骨膜缝合固定,内上缘与联合肌腱、腹内斜肌腱膜缝合,使补片平铺平整,加强腹股沟管后壁。

1.4 术后处理及并发症 术后切口沙袋压迫12~24小时,可预防应用抗生素1~2天,无需麻醉镇痛药物,休息24小时后可恢复日常活动。

2 结果

本组53例患者全部治愈。手术时间最短45min,最长90min,平均60min。住院时间平均3.5d,术后切口疼痛轻微,一般镇痛药物可以控制。术后即可进食,术毕即可自行下床,无尿潴留发生,无切口感染,无心血管等重要脏器的并发症发生。术后有3例发生阴囊血肿,经对症治疗痊愈。47例(91%)患者随访3个月~4年,术后无复发。

3 讨论

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在我国腹股沟疝每年可能有百万例病人,然而传统的腹股沟疝手术的复发率超过人们的想像,术后复发率在10%―15%[1]。传统的疝修补手术由于不符合解剖层面的修补,局部张力过大,术后并发症多且复发率高,手术操作复杂,创面大,不容易掌握,且仍为有张力修补。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是使用人工材料或生物材料为补片,通过修补、加强腹股沟管后壁而达到疝修补的目的。并在全世界得以迅速的推广,经过临床论证已经成为目前腹股沟疝修补的首选方式[2]。此术式方法简单,容易掌握,创伤小,采用局麻即可完成高位结扎疝环,同时加强了腹股沟管后壁,消除了疝突出路径,完全无张力修补,不破坏腹股沟区解剖结构[3]。 在无张力疝修补术中应注意以下事项:①术中不必广泛游离,强求原有解剖结构,但必须充分暴露疝囊、疝环及薄弱区域,以保证修补完全。②填塞物过紧、过浅都易引起术后不适。补片的疝环成形切口大小应适当,过小会引起缺血性炎,过大则可能导致术后疝复发。③修补材料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固定必须牢固、可靠,放置要平整,充分展开,无张力[4]。④网片平整置于精索后方时,应与耻骨结节韧带、陷窝韧带、腹股沟韧带及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弓状缘缝合固定,是防止疝的新发或复发的关键。

无张力疝修补术选用局部麻醉,这样使手术适应证扩大,对慢性咳嗽、前列腺增生、肝硬化腹水者,或伴有心血管疾病等不能耐受手术、麻醉以及复发性疝者亦可适用,对预防并发症、术后复发均有积极的作用。局麻手术的优点:①生理干扰小,术后恢复快,且能抑制手术伤害性刺激引起的应激反应[5],扩大了麻醉适应证,降低了麻醉风险。②术前、后进食不受影响,术后无需卧床,可早期下床活动,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肺动脉栓塞等术后并发症。操作简单易掌握,门诊可以开展此手术;③术后尿潴留并发症明显减少,本组患者术后无尿潴留发生;④可以开设日间手术,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及节约住院费用。

总之,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简便易行,效果确切,麻醉及手术时间短,痛苦轻微,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低,适应范围广泛,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型术式, 尤其适宜在对于缺乏麻醉设备和麻醉医生的基层医院开展和普及。

参考文献

[1] 马颂章,李燕青,宋化峰,等;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治疗原发性腹股沟疝60例报告.中华普通外科杂志,1999,14(2):160.

[2] 曹秋来.疝修补术244例体会.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7,35(6):334.

[3] 陈杰,那冬鸣,申英末,等;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在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中的应用.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5,21(2):38-39.

[4] 罗强.疝环填充式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体会.局解手术学杂志,2007,16(4):258.

[5] 彭章龙,于布为. 局部麻醉在外科中的规范应用.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26(1):19-21.

上一篇:痛风诊断中的X线应用价值分析 下一篇:多切口开窗挂浮线治疗多间隙肛周脓肿临床分析